每当夜幕降临,重庆这座“美食之都”也迎来了一天中“出片率”最高的时候:翻滚的红油火锅色泽鲜亮,毛肚、鸭肠、贡菜、酥肉将色彩层次拉满,烤脑花的腴滑、柔嫩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镜头之外,是年轻的美食博主精心设计的摆盘、光线和角度。通过这些勾起人强烈食欲的画面,博主们积攒起了巨大的流量和众多的“粉丝”。
即使在全国范围来看,重庆的美食博主都算得上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然而深谙流量密码的“网红”们其实越来越明白,在美食诱惑的背后,他们更多是在借助重庆的影响力。
在十八梯吃火锅(摄影/其实我不莽)
吃出来的“网红”
美食、探店博主“其实我不莽”在重庆工作生活了多年。2015年左右,她开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探店笔记。几年下来,她的探店笔记不知不觉累积了数千篇,账号也成了平台7级“大V”。2020年,她辞去白领工作,将探店从副业变成主业。目前,她活跃在七八个社交平台,作品总浏览量上千万。
吃,在“其实我不莽”的工作和生活中占很大比重,“毫不夸张地说,我已经吃遍了重庆的各类型美食。”在长期分享美食的过程中,她练就了一身本领:拍照、修图不在话下,文案也总能精准找到吸引流量的关键词。
精心摆拍让美食更加诱人(摄影/其实我不莽)
去年快速崛起的“00后”美食博主“旺了旺仔”,仅用一年时间就在B站获赞13.5万积累“粉丝”5.9万。他的美食视频,满屏都洋溢着欢乐,弹幕里飘过全国各地网友对重庆美食的向往。他还经常收到外地网友的私信:“旺仔,看了你的视频,我都想来重庆了。”
“旺了旺仔”真名叫王俊涛,他是重庆文理学院2021级的本科生。去年7月高考结束后,他首次尝试拍摄美食,“当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竟发展成了自己的‘小事业’。”通过流量变现,王俊涛如今已不用家人给生活费了,他正在考虑成立工作室。
“网红”与餐饮业的共生
尽管美食博主们在拍摄、精选、修图上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但如果就此认为他们只懂表面功夫,那也有失偏颇。相反,凭借多年吃出来的经验,他们往往能很准确地对菜品的得失做出判断。而且他们对互联网高度敏感,知道哪种特质的菜品具有流量,因此在宣传推广的同时,网络博主们也在影响着菜品的研发。
比如在探店拍摄过程中,他们不仅要设计不同的摆盘方式,甚至还要DIY一些独具创意的“吃法”。“其实我不莽”甚至在日常跟朋友吃饭时,还会不由自主思考店家应该如何吸引顾客的问题。
渝北区紫薇路的小酒吧(摄影/李野)
大量美食博主的出现,反映的是餐饮业的蓬勃发展。2021年,重庆餐饮业收入达1953亿元,同比增长28.5%。发展的背后也伴随着激烈的竞争,促使餐饮业不断提档升级。这其中,美食博主往往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澜作用。一大批“网红店”逐渐走上“实力派”的发展道路,即使如珮姐、周师兄、朱光玉等具有相当知名度的火锅品牌,也在保留老味道的同时,不断创新菜品。
而这,也在不断为美食博主创造新的话题。
城市活力的缩影
今年7月,来自东北的B站 up 主“方芳”和王俊涛在重庆合作录了一期视频,播放量超过30万。视频里,他们吃的是一家串串香,排了很久的队才吃上。即使被辣得面部表情扭曲,“方芳”仍禁不住竖起大拇指,边吃边点赞。那趟重庆之旅,“方芳”还吃了重庆小面、火锅、麻辣小龙虾,用她的话说是“吃辣吃到爽”。为了吃到地道的重庆小面,她起了个大早,找到一家开在居民楼下的面馆,一口气吃了四碗。
很多外地“网红”到重庆来打卡,就是奔着吃来的。从博主的视角来看,重庆的美食色泽鲜亮,在镜头下十分诱人,而且话题度也很高。比如像肥肠、脑花这类下水菜、边角料,在独具特色的烹饪方式下变得活色生香,非常容易引起网友关注,可以为博主带来流量。如“方芳”所说,她的“粉丝”很喜欢颜色鲜艳的食物,也喜欢吃辣,所以一定会点开重庆美食的视频。
很有重庆特色的竹筒甜品(摄影/重庆卡妹)
借助“网红”博主的宣传,重庆美食也在全国声名远播,同时还吸引了天南海北众多喜欢美食的游客。
在他们看来,在重庆这样的美食之都,美食并不仅仅意味着“吃”,餐饮美食的丰富多彩,也是城市活力、经济发展的生动体现。跟着“网红”探店的足迹来一场美食之旅,和打卡“网红”景点一样,也是重庆城市生活的探索之旅。
今日重庆首席记者 刘晓娜 实习生 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