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庆讯(记者 高维微)7月13日,“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看西部”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铜梁。
“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看西部”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铜梁(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方秀 摄)
铜梁的乡村里,随处可见忙碌的年轻人。据了解,近年来铜梁出台引导政策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到农村投资兴业,持续推进“三支一扶”大学生计划、“本土人才”回引等基层人才项目,加大返乡、入乡人才引进。随着各类人才在铜梁乡间聚集,村民的居住环境变好了,基础设施完善了,产业发展起来了,大家的精气神也更足了。
在铜梁区土桥镇六赢村、庆林村,村里的老百姓都会提起一个名字——95后创业青年唐韵秋,她是庆林村本土人才。
2015年,从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唐韵秋放弃主城工作机会,回乡担任本土人才。
在担任土桥镇庆林村综合服务专干时,唐韵秋带领村民利用闲置农房发展集体经济“原乡慢食”“原乡藕寓”餐饮民宿产业,年收入达180余万元。
西来村玫瑰岛(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方秀 摄)
在南城街道西来村,26岁的西来村综合服务专干蔡婷在玫瑰园里介绍着园中美景。蔡婷大学毕业后来到西南村,成为了村中“不走的人才”。
西来村打造的玫瑰岛占地面积16亩,主要种植有粉扇、仙境、金凤凰、彩云等多种玫瑰名贵珍品,以“美丽·浪漫·爱”为主题,以五彩缤纷的玫瑰花为载体,打造集玫瑰种植、展示、销售、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景观,成为游客浪漫之旅的理想之地,并成为了网红打卡景点、婚纱拍摄基地。
在铜梁乡间,不仅聚集了一批有想法、有闯进的年轻人,还聚集了一批本土技术人才。56岁的重庆成王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贵虎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成王果业瞄准国内大市场,积极引进和推广物联网大棚、智慧灌溉、降解地膜等先进科学育苗技术,年出果苗600余万株。目前公司还计划新建设200亩品种研发基地,主要用于研究开发果树新品种、新技术,建立无病毒采穗圃、脱毒中心。
玉皇村龙灯彩扎基地(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方秀 摄)
除了科技人才,铜梁还将手艺人引入到乡间的车间里。在巴川街道玉皇村乡村振兴展览馆底楼的玉皇村龙灯彩扎厂车间,满眼是五颜六色的灯笼、黄红相间的威严巨龙。
为了将龙文化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将技艺传承、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铜梁区龙文化传媒公司张斌在玉皇村办起了这个龙灯彩扎厂车间,不仅为村庄带来了手艺人,还积极培育当地村民的龙灯彩扎手艺,让村民在农闲时可以在车间务工。这里生产制作的龙灯产品不仅满足铜梁本地需要,还远销广东等其他省市。
铜梁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铜梁通过统筹招聘、统筹培训、统筹管理,大力回引大学生到农村挂职,担任本土人才,推出给待遇、给政策、给出路的“三给”政策包,让他们安心留在农村干事创业。
同时,铜梁通过深入开展“把老乡留在老家”行动,对回引的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等本土人才实行镇领导、驻村干部、支部书记“3+1”帮带,每月开展片区集中交流活动,促进能力提升。
玉皇村乡村振兴展览馆(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方秀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