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传播体系,将国际传播与城市发展相结合,聚焦平台迭代升级、优化内容供给和国际传播体系创新,积极探索地方传媒集团助力城市国际传播的方向和路径。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从“国际传播能力”到“国际传播效能”“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对地方综合性传媒集团做好国际传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简称“重报集团”)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将国际传播与城市发展相结合,从平台、内容、体系三个维度精准发力,为提升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做出了有益探索。
平台迭代升级 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平台建设是关键。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重庆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工作,从顶层设计上不断完善国际传播基本理念、目标效能、职责任务。作为重庆国际传播工作的主力军,重报集团建立重庆国际传播中心,并深度参与西部国际传播中心、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园区建设,以平台迭代升级赋能国际传播能力提升。
立足重庆,成立全国首个省级国际传播专业机构。2018年6月,重报集团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国际传播专业机构——重庆国际传播中心,举全集团之力在资金、政策、人才引进上加以扶持,使其成为重庆国际传播工作的主阵地。同年,重庆国际传播中心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上线iChongqing英文网站以及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系列账号,成为重庆开展对外传播的主平台和外国人了解重庆的信息主渠道。
迭代升级,打造西部国际传播中心。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在推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重庆高水平对外开放也对国际传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1年,重庆将建设西部国际传播中心纳入“十四五”重大项目, 推动形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国际传播能力。为此,重报集团积极推动重庆国际传播中心迭代升级。2023年8月,由重庆市委宣传部主管、重报集团主办的西部国际传播中心(以下简称“西部国传中心”)正式成立,对外宣传与对外开放相融合,国际传播与城市发展相融合,打造服务重庆对外开放的综合文化枢纽平台。经过6年发展,西部国传中心海外用户量已突破1920万。2024年西部国传中心发展步入快车道。
重报集团推出一批多语种国际传播“爆款”作品
建圈强链,聚合国际传播产业生态。重报集团进一步聚合产业生态、打造国际传播功能集群,服务重庆对外开放。2024年2月,全国首个国际传播产业生态园区——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园区成立。西部国传中心等23家文化和传媒机构入驻园区,形成上下游共生的产业链。当前,园区正提升聚合功能,打造“两中心两平台一基地”,即西部视听译制出海中心、陆海青少年文化交流中心,“老外in重庆”资讯服务平台、陆海财经产业出海服务平台以及外籍网红MCN运营基地。未来,园区将实现国际传播、人文交流、文化创意、智库研究等多业态融合发展。
优化内容供给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讲好中国故事,不但要讲得出、让人听得懂,更要传得开。重报集团通过海外舆情大数据分析,实时了解全球媒体热点话题,在选题流程、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上创新话语实践,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定制外向型选题生产流程,将中国故事讲出去。国际传播是双向的,是从叙述到倾听的统一,不能自说自话,闭门造车。重报集团在国际传播选题设置上坚持“出口定制”,即利用海外舆情大数据,分析海外网民特点和对中国的关注热点并进行会商选题,由具有海外经历的采编人员或外籍专家生产外文产品、审核文法,用国际化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围绕文旅、财经、时政等海外关注领域,重报集团打造的《山水之城 中国桥都》《轨道上的都市区》《三峡高铁》等作品,一经推出便成为国际传播“爆款”,全球总播放量超10亿。
构建内容联合生产机制,让中国故事听得懂。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重报集团向西部国传中心开放旗下媒体资源库,从选题联动到采编协同,构建优化国际传播内容的联合生产机制,通过一体化策划、分众化推广生产契合海外读者需求的多元化传播内容,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2022年8月,重庆多地突发山火引发社会关注。面对这一重大事件,重报集团调度旗下媒体,结合自身定位进行多元化内容生产。重庆日报评论《致敬重庆 致敬人民》、华龙网新闻专题《重庆山火突发,他们逆行而上——人民的英雄,英雄的人民!》均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组报道通过国际传播,从多个角度塑造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拓宽“多声部”内容传播方式,让中国故事传得开。移动互联网时代,重报集团充分利用社交化、视频化、智能化传播方式,持续产出海外受众喜欢的、适合移动端阅读的高质量内容产品,让中国声音从过去的“单声部”变成“多声部”“立体声”。
比如,西部国传中心打造了重庆首档全英文国际传播融媒栏目《Let's Meet(渝见)》,在重庆卫视和海外平台同步播出,目前已播出57期,平均每期海外网观看量达2万。接下来《Let's Meet》还将升级推出24小时直播流,以优质丰富的影视剧、微短剧等视听内容为核心产品,打造国际视频共享平台。
同时,重报集团以视频化叙事打破文化隔阂,使理论宣讲更具“国际范儿”。重庆日报理论视频栏目“理响青年”联合高校探索“多语种+Z世代”“多语种+理论宣传”高校国际传播模式,让青年群体作为叙事主体讲好重庆故事、中国故事。2024年,“理响青年”走出国门,在英国大英博物馆拍摄推出了《如果流失海外的文物会“说话”》等视频, 10月1日又推出《国庆特别策划:27个青年22种语言表白中国》,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用22种语言对新中国75周年华诞表达了由衷的生日祝福,将中国元素进行国际表达。
探索体系创新 向世界讲好现代化新重庆的开放故事
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性举措。重报集团统筹旗下媒体,充分发挥传播平台的协同作用,通过健全传播渠道、壮大媒体合作、打造城市品牌IP,不断探索国际传播体系创新的地方经验,向世界讲好现代化新重庆的开放故事。
双向发力,健全国际传播渠道建设。适应海外舆论环境的变化,重报集团坚持“造船出海”与“借船出海”双向发力,让中国声音精准直达海外受众。
加大自主渠道终端建设和推广力度,西部国传中心重点打造了“一网一端”,即以文旅资讯服务为重点的iChongqing英文网站,以财经内容为重点的Bridging News陆海财经英文客户端。目前,iChongqing英文网站已进入谷歌新闻搜索引擎,成为谷歌认证的新闻稿源媒体;Bridging News陆海财经英文客户端已在178个国家上线,海外下载量达24.5万,下一步将打造为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移动门户。
讲好中国故事,既要以我为主,又要借力发力。在用好现有渠道的同时,西部国传中心布局具有较强海外影响力的传统和新兴社交媒体平台,构建了“3+N海媒账号”传播矩阵。截至目前,中心全媒体矩阵累计推出图文产品超10万条、原创视频产品3万余条,海外平台影响力位居省级国际传播媒体前列。
壮大“朋友圈”,构建多层次媒体合作体系。深化拓展媒体合作,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重报集团聚合“朋友圈”,形成“外媒+央媒+省级国传+区县媒体”多层次媒体合作体系,凝聚起协同出海的对外传播合力。
向外,发挥海外媒体社交属性,重报集团深化与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RT)、日本经济新闻社、德国《莱茵邮报》、新加坡《联合早报》、韩国《中央日报》等外媒合作, 把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传播到世界各地。比如,西部国传中心不定期参与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RT)滚动新闻评述直播栏目,围绕台海局势、中美关系、实时新闻热点谈论观点,共参与超20次直播,最多一次直播触达超7亿观众。
向上,通过与新华社、中国日报、CGTN、中新社等央媒共享媒体平台和传播资源,重报集团不断拓展在美、德、英和东盟等地的国际传播,提升地方城市国际形象。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重庆国际传播中心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Why do we love Chongqing(我们为什么爱重庆)》5集英文短视频;与CGTN组成联合直播团队,完成大型主题报道“沿着高速看中国”重庆段直播报道;2023年,还与新华社重庆分社合作推出《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现代化》。
横向,重报集团加强与四川、广西、贵州、海南、甘肃等地方国际传播媒体的合作,在重要活动和节点共同策划执行融媒体报道。2023年8月,陆海国际传播媒体年会成立,17个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参与“一路向南”跨境联合采访;12月,重庆又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等10个西部省份联合开展“生态中国·西部颜值”10省区市海媒联动活动。
向下,重报集团聚合区县融媒体中心力量,2023年全年重庆各区县账号共发布2400条海外推文,收获海外传播量超1245万。
打造城市品牌IP,提升国际影响力。服务重庆对外开放,重报集团积极参与“机遇中国·品牌重庆”全球宣传推广行动,打造悦来国际传播论坛、亚洲企业大会、陆海财经论坛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合作传播活动品牌IP,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奔赴,提升重庆城市国际影响力。
为服务全球媒体记者采访报道重庆,西部国传中心建设运营了重庆国际新闻中心,注册记者超1700名;承担了西洽会、智博会、“一带一路”科技大会、“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等大型活动的执行服务和新闻中心运维服务。2024年10月,“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首次在重庆召开,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中外新闻记者参访交流,论坛在重庆设立“一带一路”记者驿站,让世界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在重庆的生动实践。
重报集团将国内政策与海外读者关注的问题相结合,主动引导议程,提升国际舆论的主导权。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举办,西部国传中心为美国彭博社、俄罗斯全国广播电视公司、奥地利《新闻报》、日本每日新闻社等13家外国媒体设置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采访主题,以重庆为“麻雀”,解剖中国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的成就,这组外媒报道形式多元,在海外传播度广、关注度高,使现代化新重庆形象在海外传播更加立体多元。
以文化交流为纽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海”。当前,各大城市都在借助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彰显城市精神底色。相较于经贸合作,开展国际文化合作与人文交流更具亲和力。为此,西部国传中心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人文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西部国传中心推出的《重庆@国际友城》双城直播,实现中华文化、经济、科技发展成果的跨国展示;打造的“重庆有匠人”英文视频栏目,由外籍记者出镜,走访、体验、讲解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当前,地方传媒集团推进城市国际传播需要更多创新,重报集团将继续深挖重庆本土特色元素,精准对接海外受众需求,继续拓宽传播渠道,助力新重庆陆海之城、活力之城、山水之城、人文之城的多元形象展示,让重庆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作者系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