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商奎(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熊明 摄)
2021重庆两会正在进行,政府工作报告引发各界关注。其中,报告中作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等部署安排。那么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如何推进科技创新?记者采访了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商奎。
一年来,西部科学城科技创新扎实起步、良好开局
“中央、市委市政府在战略上布好了局,我们就要在关键处落好子。”商奎表示,作为全市新时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西部(重庆)科学城是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抓手。一年来,重庆高新区紧扣“五个科学”“五个科技”,推动科学城科技创新扎实起步、良好开局。
在这里,创新平台正加快集聚——
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重庆中心等相继落地,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等陆续签约。此外,科学城还获批全国首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集中签约高校院所重点创新平台项目24个。
创新主体正加速引育——
一年来,引进中国电子、平安等项目超100个、总投资突破1200亿元,其中科技类占比超80%。市级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增长92.8%、42%,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数量增长34.2%,徐涛院士、李校堃院士等国家级领军团队项目落户。
创新生态正持续优化——
重庆国际创投大会签约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等金融项目15个、总金额超670亿元。合作组建西南首支21亿元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投资基金。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推动大创谷·梦花园等投运,集聚国家级孵化载体5个。
下一步,提升创新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贡献度、辐射度
展望未来,扬帆起航正当时。
商奎表示,下一步将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联动全域创新“赋能”,提升创新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贡献度、辐射度,在补齐全市创新短板、推动我市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具体来看,要在创新要素集聚上下功夫、见实效——
比如,高规格建设科学装置,加快建设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长江上游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力争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重庆中心等投入运营,强化创新策源功能。高水平打造研发平台,启动建设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加快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项目落地建设,力争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重庆医科大学国际体外诊断研究院等建成投用,提升科研集中度和竞争力。高能级引育创新主体,支持“双一流”建设,推动高校成为科学城创新创业“动力源”。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开展“一科三高” 梯度企业培育,推动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实施“金凤凰”人才政策,加快打造“人才特区”,引育一批科学家、企业家、创新者、创业者。
在创新生态优化上下功夫、见实效——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深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等改革试点,让一切创新潜能释放、各类创新活力迸发。优化创新孵化载体,推动中关村智酷等孵化平台投用,建设科学谷区域、富力城板块、西永片区等孵化集群,发展技术交易市场,让更多创新成果在科学城孵化转化。细化科技金融服务,启动金融街等规划设计,加快集聚一批股权投资机构和金融服务机构,让金融更好地为科技赋能。强化科学氛围营造,持续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策划承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让科学城成为科学精神彰显之地。
在创新成果应用上下功夫、见实效——
把科技创新体现在产业发展上,突出“金鸡蛋”装进“金篮子”导向,引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总部、百亿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设中国电子重庆信创产业示范基地、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等项目,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大健康、高技术服务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实施大数据智能化改造,打造“智造重镇”。把科技创新体现在城市建设上,加快打造科学大道、科学公园、科学会堂、科学城生态水系示范工程等功能性设施,布局智慧元素、科学要素,提升科学城的“颜值气质价值”。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融合应用为牵引,建设“智慧名城”,让科学城更聪明更智慧。把科技创新体现在营商环境上,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改革举措,最大幅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减费用,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文丨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佘振芳 周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