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在重庆乡村,不少新农人或备战春耕,或直播带货销售土特产,或忙着为农产品开拓新市场……他们繁忙而有序,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新农人不仅要懂技术,更要将技术熟练应用于实践;既要精准研判市场走向,又得提前预料潜在风险;他们既是自己农庄的精明会计,又是田地的果敢投资人;既能通过网络敏锐捕捉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又能熟练操作各种新农机,下地干活毫不含糊。正是无数个他们的默默付出与大胆实践,绘就了巴渝大地乡村全面振兴壮美画卷
“实在不好意思,合作社的春耕订单已经排不过来了。”2月5日上午,梁平区荫平镇味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世飞接到几通预约农机服务的电话,但他只能婉拒。
当日,合作社的12名农机手全部出动,偌大合作社仅剩下一位值班人员。
“以往,我们只为农户提供种地环节中‘种’这一项服务,今年我们引入了工厂化育秧,未来我们还计划引入粮食烘干、销售等业务,可为农户种地提供全流程服务。”李世飞说。
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在重庆乡村,不少新农人或备战春耕,或直播带货销售土特产,或忙着为农产品开拓新市场……他们繁忙而有序,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建育苗工厂
打造“全能型”合作社
今年42岁的李世飞是梁平区荫平镇光华村人。10多年前,他放弃城里的工作,回到农村当起“田保姆”。目前,李世飞和团队已经手握5万余亩土地作业订单。这两天,合作社12名机手“兵分多路”前往梁平区聚奎镇、新盛镇等地进行备耕作业。
去年,李世飞报名参加了市农业农村委组织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在与同行的交流中,李世飞敏锐地意识到:“合作社能提供农机全程服务并不稀奇,由于市场不断饱和,农机作业的收益不断下滑,所以一些同行已经成为覆盖育苗、耕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全能型’合作社。”
李世飞回到梁平后,投入资金建起了合作社的第一批育苗流水线,同时引入了粮食烘干设备。
春节假期结束后,育苗流水线正式启用。增加了育秧业务,李世飞变得格外忙碌。
“有了育苗工厂,1小时可以育秧2000—3000盘,按照1亩地20盘的需求计算,1小时可以为130—150亩地育秧,比传统育秧效率高出太多了!”李世飞的育秧工厂正式运行后,立刻吸引了不少农户下订单,他们纷纷为这座工厂点赞。
直播带货
土特产在村民家门口卖出去
“欢迎来到桐槽村网上集市,我是万州区高梁镇桐槽村党支部书记牟方成,今天要给大家介绍村里的土特产。”2月5日,牟方成在家门口搭起直播间,趁着春节假期的“余温”,开始为村里的香肠、红薯粉等土特产“吆喝”。
桐槽村平均海拔超过900米,接连几场小雨让当地气温又降低了不少。
牟方成安排前来“捧场”的村民坐在镜头两侧。“这样直播效果好些,人多更热闹。”牟方成笑着说,“趁着新春佳节,我要多销售几单。”
“各位网友,买年货不要错过桐槽村的土特产……”直播开始后,牟方成依次介绍面前摆好的产品,直播两个小时,他获得了上万次点赞,卖出了十多单土特产。
直播结束后,牟方成拿出现金,一一给卖出农产品的村民现场结算货款,然后掏出账本记录销售数据。
“趁着假期的热闹劲儿,搞直播带货搞对了!”记下几笔账后,牟方成满意地说。
以往,牟方成邀请村民网上“赶集卖货”,不少村民认为网上卖货看不见摸不着,换不回“真金白银”。
为了让村民手里的土特产多卖些钱,牟方成拍着胸脯向村民承诺,如果卖不出去,就自掏腰包全部买下,不会让村民吃亏,这番承诺终于打消了村民的顾虑。
一来二去,村民见直播间真能把土货变成钱,便纷纷把家里的农产品拿到直播间售卖。桐槽村的“网上集市”直播间人气越来越旺,村民也开始每周到直播间“赶集”,“网上集市”还吸引了邻近村镇的村民前来销售土特产。
“我多卖一单,村民就多赚一笔钱。”说话间,牟方成又和村民约定了下一次直播的日期。
开拓销路
把重庆柑橘卖向全球
“滴滴——”2月5日,几辆重型货车开进了位于荣昌区清流镇马草村的重庆兆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水果基地。
基地负责人秦兆宏已在此等候多时,水果基地种植着各种柑橘,可一直采摘至4月。
2017年,秦兆宏在一次偶然中找到了柑橘出口的商机。当时,他的血橙放在电商平台售卖,高品质的血橙吸引了不少外国商人特地到基地考察,并向他表达了准备大量采购的合作意向。
然而这笔订单并没有做成——原来,水果出口需要通过严格的审查程序。
但这次经历却让秦兆宏眼前一亮:“我有近10年的种植经验,种出来的血橙品质不会差,如果血橙能卖向海外,肯定能提升附加值!”
在这之后,秦兆宏一趟又一趟往相关单位跑:水果出口需要什么资质、果园要按什么标准建设、果品要达到什么品质,他都认真地记了下来。
多方准备后,秦兆宏开始按照水果出口示范基地的要求,把陡坡改平地、“巴掌田”改集中连片田,同时按照要求安装水肥一体装置、建设现代化冷冻库和包装车间。
“出发!”两年准备下来,在2019年4月,随着秦兆宏一声令下,第一批通过100多项评测的血橙从基地出口到印度尼西亚,这也是重庆血橙第一次走出“国门”。
2021年3月,秦兆宏的果园又拿到了“全球良好农业规范”(简称“GGAP”)认证,从此便可卖向全球。截至目前,果园的血橙已经出口到泰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
今年,秦兆宏又有了新计划,联合四川资中等地,共同打造川渝优质血橙出口基地,让更多川渝地区的种植大户一起走向国际市场。
记者 刘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