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重庆市大部分地区出现连续高温天气过程。市委书记袁家军在检查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并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高温一线工作人员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供给侧扩容、优化需求侧管理,确保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安全平稳。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重庆蟠龙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发电(摄影/鄢江奎)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坚决落实重庆市委、市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保供工作要求,多举措保障重庆电网安全运行和全市电力可靠供应。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中国电力行业跟随国家发展的脚步,走过了一条充满挑战与辉煌的成长之路。
在新的历史使命下,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正加快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电网建设、清洁能源、新型储能等方面均已取得显著成效。
“特高压入渝”稳健推进
2024年,国家电网公司全年电网投资超过6000亿元,比去年新增711亿元。据介绍,今年新增投资主要用于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建设、加强县域电网与大电网联系、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更好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西部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送出、提升电网防灾抗灾能力、改善服务民生。其中,公司计划安排能源领域重大项目投资125亿元,重点用于补强主网结构、建设坚强配电网、服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供电质量等方面。
就在前不久,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员工完成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重庆段最后一段铁塔的登塔走线验收。这标志着作为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输电工程之一的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重庆段现场验收工作完成,为该线路今年底全线贯通和正式投运打下坚实基础。投运后,川渝两地输电能力将提升至1000万千瓦左右,推动川渝形成互济互保格局,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重庆段)线路走廊贯通(摄影/许媛媛)
特高压是能源电力行业的主战场、电力保供的主阵地,也是国家电网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面。在重庆,新疆哈密—重庆渝北的特高压直流工程也在持续推进中,工程整体预计于明年年底投运,投运后每年可向重庆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
随着室内外500千伏配电装置安装工作全面展开,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渝北±800千伏换流站目前已经全面进入电气安装阶段。
作为“疆电入渝”的受端换流站,占地超27公顷的渝北换流站是连接西部能源与重庆电力需求的“枢纽”。
“我们已逐步进入土建、电气交叉施工高峰期,已顺利完成500千伏交流场、交流滤波器场等重要节点安装交付工作。”9月14日,项目负责人李自若表示,现在各类电气设备陆续完成厂内生产试验并运抵现场安装,该换流站正按2025年迎峰度夏前投运目标加快推进。
此前,数条特高压线路从重庆过境,但没有一条落点重庆。对特高压入渝的呼吁和推动,是十余年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之一。
如今,跨入国家电网特高压建设主战场,公司将两项入渝特高压及配套工程定为公司“一号工程”,应对挑战攻坚克难,将项目持续稳健推进。这两大工程建成后,对重庆电力可靠供应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重庆探索能源破局的一个缩影。
“很快,重庆将形成以‘一交一直’双回特高压为支撑的电网格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特高压交流和直流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川渝特高压工程推进了水电消纳,而哈重特高压工程接入风、光、热等新能源1020万千瓦,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超50%。“一交一直”双回特高压,将极大地改善重庆电力以火电为主的现状,促进快速向清洁低碳转型发展。
除了增强重庆电网的供电保障能力,两个特高压工程作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对优化全国电力资源配置、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主网升级推动各级电网建设
重庆电网东联湖北,西接四川。截至2023年底,已形成“两横三纵”500千伏主网架结构。“十四五”期间,重庆将构建500千伏“双环两射”主网架雏形结构、实现电网转型升级。
6月30日,500千伏明月山—金山线路投运,让500千伏金山变电站形成“双电源”结构,大力缓解重庆渝北片区今夏电力保供压力。明金一、二线作为金山变电站的第二电源通道,是哈重特高压工程第一期配套项目中的重要部分,是500千伏“双环两射”主网架的重要通道之一。
送变电公司员工在重庆金山—明月山500千伏线路工程中组立铁塔(摄影/张弛)
7月25日,哈重特高压工程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二期)在合川正式开工,该工程投入运行后,能将新疆清洁能源合理分配在重庆主城区及北部片区,为相关500千伏变电站提供直接电力支撑,推进重庆中长期“双环两射”500千伏主网架结构建设,推动重庆主网升级发展。
铜梁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铜梁至板桥128公里线路今年8月全线贯通,预计年内投运,500千伏铜梁至圣泉线路计划2025年3月30日投运。建成后,四川丰富的水电通过1000千伏铜梁特高压变电站直接输送到重庆渝西负荷中心,保障重庆电网稳定运行。
通过一系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重庆升级形成“双环两射”目标网架雏形。
今年6月30日,重庆市级重点项目——枣子湾220千伏变电站正式投入使用。这一重点保供项目的完成,标志着该地区电力供应能力的显著提升,将极大提高涪陵高新区十余万客户的用电质量。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公司投产110千伏及以上线路和变电工程容量分别完成计划的133%、128%,超额完成目标计划。
特高压工程建设快马加鞭,各级电网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公司还在配电网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上半年,公司累计投入10.2亿元,开展配电设施升级改造,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533千米、配电台区832个,治理高故障线路192条、低电压台区1700余个。
金山线路作业人员正进行投运前消缺走线作业(摄影/陈明月)
新型储能释放澎湃动能
公司一方面加快推进电网发展,同时也积极构建新能源体系。新能源快速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对系统平衡、送出消纳、运行交易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因为一座抽水蓄能电站,綦江区中峰镇被更多人关注。
我国西南地区首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地处重庆用电负荷中心并紧邻四川水电基地,是国家实施大规模“西电东送”主通道上的中继电源。
“今年5月,国网新源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4台机组全部投运,电站调节能力达到240万千瓦。”国网新源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有限公司生产管理中心副主任韩波说,在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期间,电站持续满抽满发高强度运行,总共207次接受调度临时指令紧急启停机组,有力保障了电力可靠供应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充分发挥了抽蓄电站作为电网“调节器”“稳定器”“平衡器”的作用。
蟠龙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实现了重庆和西南电网调节性电源的新突破,对保障西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拉动重庆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电站全面投产发电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5.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8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在重庆,除了已经投运的蟠龙电站,丰都栗子湾抽水蓄能电站、云阳建全抽水蓄能电站和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均在2023年年内开工。陆续投运后,这些电站将逐步提高重庆电网的韧性,增强电网调节能力。
公司不断推动“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发展,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也在进一步提高。
重庆市合川区双槐电厂西侧,一个个白色的储能电池舱整齐排列,它就是西南片区规模最大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重庆合川双槐储能电站。
“储能电站类似一个超级充电宝,两小时就可储满48万度电,可同时满足28万户居民高峰时段用电需求。”9月23日,合川发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储能电站采用电化学储能技术,应用在电网调峰领域,通过在用电低谷时充电、用电高峰时放电,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填补重庆高温盛夏用电缺口。
据介绍,自2023年7月底投运以来,截至今年9月20日,储能电站累计充放电循环490余次,充电量2.18亿千瓦时,放电量1.81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7万吨。
目前,重庆已投运永川松溉、两江龙盛等12个集中式新型储能项目,为电网运行提供调峰、调频、备用、需求响应支撑等多种服务,成为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对于提升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绿色转型不仅要着眼电网侧,还要在供给侧、消费侧各侧发力,不断培育壮大绿色创新新兴主体。
重庆市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在全国均属于第Ⅳ类资源区。截至2024年7月,全市并网新能源装机450.7万千瓦。虽然新能源规模小,但增长速度较快,“十四五”以来,新能源装机容量较2020年的164万千瓦增长近两倍。根据规划,2025年底新能源装机达到1295万千瓦,其中风电720万千瓦、光伏575万千瓦。
充电基础设施是电动汽车与新能源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公司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为电动汽车发展提供充电保障。从2010年建成全市首个充电站以来,公司持续投入超5亿元,累计建设充电站633座、充电桩3984个,建成“三环十四射”高速公路充电服务网络,实现全市38个区县全覆盖。
澎湃动能涌动山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不断加快电网发展绿色转型,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美丽山城幸福生活描绘更加美好的新图景
文 | 记者 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