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仪式现场。
4月29日,“绵碚”签署《四川省绵阳市人民政府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双方将携手开展10大行动,其一就是开展科技创新优势互补行动。
时隔不到两周,两地科技部门就率先行动起来,组团推出协同创新“王炸”。5月13日,重庆市北碚区科学技术局和绵阳市科学技术局签署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同创新合作协议》,两地携手共同推进科技交流合作。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合作协议,两地将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如今,“绵碚”CP正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协同创新合作的“现在时”,也孕育着双方科技交流合作的“将来时”。
融合:发挥双方优势资源
随着13条合作事项敲定,“绵碚”CP在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组团推出科技创新“王炸”,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推进两地科技交流合作,发挥优势是关键。
环西南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
西南大学。
北碚坐拥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区叠加”优势,拥有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等高等院校4所,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材料研究院等科研院所6个,市级以上各类科技研发平台94个,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而绵阳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拥有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航发燃气涡轮研究院为代表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拥有西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14所,军工科技资源“家底殷实”。
如何强强联合,实现共赢?在合作协议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共同推进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共同推进科技协同创新攻关、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共同推进创新创业环境营造。
在这套协同创新“组合拳”中,第一个核心就是找准两地交叉领域和共同需求,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谋划两地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
据了解,两地科技局还将建立专家交流机制,推动信息资源互动共享以及探索两地科技创新政策互认互通,推动两地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实现两地科技政策互认互通。
“两地还将建立项目技术联合攻关机制,整合两地资源优势,推动两地在工业互联网、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核工业、航天工业、大数据区块链、农业科技等项目合作,着力打造高端的品牌化产业。”北碚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除此之外,两地科技部门将一起共同申报国、省重大科技项目,以科技项目合作促科技创新发展。支持两地企业在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人工智能等相关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项目合作。
协同:打造创新生态圈
“绵碚”CP如何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升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两地开展协同创新合作的重点在协同,而特点在创新。
站在北碚瞭望,在环西南大学约16公里市政道路范围内,画了一个创新的圈。在这个圈子内,吸引了一批院士项目、国际项目、高科技产业项目和创投基金落户,集聚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而以这个创新生态圈为载体的校地合作,把学校和地方的资源激活起来,在现代农业、智慧教育、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多领域进行合作。
如何让环西南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火”到绵阳?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风”,“绵碚”两地从推进创新创业环境营造上“使力”。
根据合作协议,两地将推动西南科技大学、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与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加强交流合作,开展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创新生态圈合作交流,鼓励孵化毕业企业优先选择在两地创新创业。
此次合作中,两地还将推动人才的输出与引进,开展双创活动交流,共同培养产业人才。同时,依托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合作峰会等平台,加强两地科技合作交流,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推动各项交流合作落实落地。
“在科研机构、成果转化平台方面,两地将共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联盟,努力打造一体化的技术交易市场,推动两地科技成果双向转移。”北碚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现有平台,将着力构建科技成果常态化对接机制,定期召开北碚、绵阳地区技术成果转化对接或产业投资需求对接活动。
同时,协议支持两地合作共建多元化、跨区域的科技金融合作,扩大科技金融创新领域,提升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发展水平。
共享:推动两地科技成果双向转移
签约仪式上,当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重庆市北碚区缙云人文科技城管理委员会、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17共享网)三方的双手紧紧相握时,“绵碚”CP搭建起了科技创新资源互通的“桥梁”。
当天,“绵碚”CP签订两项战略合作协议,两大平台项目落户北碚:一是建立“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北碚分中心”,搭建两地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北碚科技服务业发展,为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二是将引入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17共享网)建立“北碚区运营中心”,全面围绕仪器仪表创新发展需求,推进北碚区企业需求与绵阳市军工资源的匹配,实现两地科技资源的共通共用、共建共享,为两地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我们对北碚分中心的设立与运营给予全面支持,协助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做好北碚分中心的设立、运营公司的成立和运营管理等工作。”北碚区缙云人文科技城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还会落实有关北碚分中心的支持政策,包括但不限于运营支持、科技服务专项支持等,并与北碚区科技局共同委托北碚分中心运营公司承担北碚区科技服务相关工作。
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于2017年1月由四川省科技厅联合绵阳市人民政府成立,主要针对军工资源开放共享的特点,开展跨区域协同创新服务,构建了仪器共享、仪器金融、仪器研发、仪器产品、认证培训的为代表的仪器设备体系化服务功能。
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运营负责人告诉记者:“北碚区科教创新资源丰富,我们将通过设立服务中心,围绕川渝军工仪器设备资源整合、仪器设备研发、仪器金融等方面,推动两地科技资源共享共用。”双方将开展企业创新体检服务,搭建两地仪器仪表交流的平台。
新合作带来新期盼。北碚区新城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志林说:“这是对两地《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地落实,将绵阳的两个科技服务平台引入北碚区,借助环西南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的创新资源,两地强强联合,共同推进科技交流合作。”
文图|郭若雪 黄小芹 韦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