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抽样设备每隔4小时就自动抽样一次,在线监测水质情况;地面,河道视频监控可追溯过去7天场景,实时掌握异常情况;天上,携带光谱相机的无人机从空中监控流域污染分布……在永川区临江河,一套“空天地一体”流域感知治理网络,正全天候守护着河流健康。
▲1月8日,永川区高洞河流域,一体化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当地水厂下方与临江河交汇处,严密监控进入临江河的水质情况。(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陈磊是永川临江河PPP项目水质监测设备运维组组长。1月8日一大早,记者随他来到临江河支流高洞河流域的一体化水质自动监测站。只见距离河边大约10米远的地方,一台一米多高的一体化水质自动监测设备正在运行。
▲1月8日,永川区临江河支流高洞河流域一体化水质自动监测站,工作人员正在记录设备数据。(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潜在水下的设备每4个小时就抽样一次,以便我们实时监测水中各项指标。”顺着陈磊手指着的方向望去,一台抽样设备正将河水抽取到自动监测设备中,一体化水质自动监测设备立即对样本的高锰酸钾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溶解氧等指标进行在线分析,并将结果同步反馈至流域数据监控平台。
据了解,在88公里长的临江河永川段,一共有69个这样的水质自动监测站,每天全天候监测河流健康状态。
▲1月8日,永川区临江河支流高洞河流域,一体化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取水设备安置在河流中间。(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对河面出现油污、树枝等异常漂浮物,以及偷排漏排、非法倾倒等人为污染行为,临江河智慧流域又是如何在线监测并及时报警?
“这种情况下,河道视频监控系统就派上了用场。”重庆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河道视频监控可以追溯过去7天的现场活动情况,掌握河道出现的所有异常情况。视频监控点位既可查看实时画面、回放监控画面,了解河道现场状况,还可以对视频画面进行AI监控,通过图像识别、行为分析等,实现对水面、岸线和设施的实时监控,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将自动报警至流域数据监控平台。
▲1月8日,永川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调取区内河流实时监测数据。(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为了精准排查难以涉足区域的隐蔽污染源,临江河智慧流域还用上了无人机、光谱分析仪等“黑科技”,从天上将污染情况尽收眼底。
“通过无人机光谱反演结果可以明显看到,颜色较深的位置水质相对较差,颜色较浅的位置水质相对较好。”在永川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该负责人指着全区流域数据监控系统上的一幅画面告诉记者,每到汛期,九龙河周边的城镇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都会对水质产生影响较大。去年以来,他们通过无人机搭载光谱相机和可见光相机进行巡河,动态采集到重要河段的水质光谱数据,不但从面上可查看河道两岸的污染分布情况,还掌握了河道污染团的分布范围,从而为相关部门制定污染防控措施提供强有力支撑。
记者 | 刘翰书 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