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巴渝论见

渝西,渝西,迎来大好时机

  • 重庆瞭望 2023-05-17 09:43

  渝西,渝西,正乘势兮。

  5月15日,市委主要领导前往江津区、永川区调研并主持召开渝西地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加快推进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这次会上,明确提出了“两区一极”功能定位,即把渝西地区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现代化城市群协同发展样板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的增长极

  各种迹象表明,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已经从政策信号变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01

  为什么是渝西?

  今年3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总体方案》,方案涉及的川南渝西地区包括四川省的自贡市、泸州市、内江市、宜宾市和重庆市的江津区、永川区、綦江区(含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足区、铜梁区、荣昌区,总面积4.66万平方公里,2021年末常住人口2019.1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42万亿元。

  从“账面”看,渝西地区的实力和优势非常明显,被定位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新空间”

  区位优势。从区位条件来看,渝西与川南毗邻,该地区可以说是除重庆、成都双核外,川渝两地优势最明显、承载能力最强、产业基础最好的区域。

  相较而言,重庆中心城区发展相对成熟,增长空间有限。而渝西地区则恰好相反,凭借紧邻中心城区的位置,以及在土地、城市、人口、资源、产业等各方面的后发优势,渝西可谓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交通优越。渝西地区位于成渝北线、中线和南线综合运输通道之上,地形条件好,交通四通八达,是重庆西进的重要门户,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点,也是成渝地区除重庆中心城区和成都外交通区位优势最明显的地区。相比渝东北和渝东南区县远离中心城区,渝西地区是“近水楼台”,交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更加明显。

  产业扎实。渝西地区产业基础扎实,产业门类丰富,汽车、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高端交通设备、生物医药、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渝西地区还是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顶梁柱”,被称为重庆汽车产业的“天龙八部”。未来,渝西地区将向新能源系统、智能网联系统、传统系统三方面发力。预计到2027年,渝西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实现倍增,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产值超过4000亿元。

  功能平台完备。重庆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明确提出围绕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布局建设功能平台。这一功能平台形成了一批具有重要示范作用的阶段性成果,为成渝地区加快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提供了有力支撑。

  发展动能强劲。渝西地区,是推动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是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的先行区,是提升全市经济能级的新引擎,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

  今年一季度,重庆GDP实际增速4.7%,渝西八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以璧山区为例,GDP同比增长6.9%,增速居全市第2位。

  02

  如何一体化?

  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高级形态。这就意味着,在推进渝西地区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统筹规划、打破壁垒,避免“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

  形成“一体化”思维。要统一思想,统一目标,找准突破点:在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城市发展能级、促进开放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强化“一体化”管理。各级党政“一把手”要扛起主体责任,牵头抓总;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查,形成工作闭环,推动渝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及时落地、落实、落细。

  做好“一体化”规划。要强化规划引领,树牢“一家亲”意识、“一盘棋”理念、“一体化”思维,要“多规合一”“九九归一”,确保一张图管全域、管到底,不搞“内卷”、不许“内耗”、不低水平重复规划,高起点、高水平统筹做好各类规划工作,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能。

  坚持“一体化”推进。要强化项目支撑,做到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发挥重大项目的牵引带动作用,更好实现叠加效应。强化政策协同,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精准出台政策措施,完善政策体系,帮助渝西地区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更要协同作战。

  实现“一体化”突破。要充分发挥改革的先导和突破作用,谋划实施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打通各类堵点、卡点,激发渝西地区发展的动力活力。

  03

  渝西地区高质量发展承载着重庆全面深化改革的使命。

  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敬教授认为,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要将其置身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乃至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场景中来认识,来把握。

  李敬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内生动力,源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在这一方面,渝西地区已经跑在了前列,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比如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在渝西地区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重庆发展较快的地区,也主要是在渝西地区,比如江津、璧山等地的发展就备受关注。这些都是在城镇化工业化的主战场主引擎作用下释放出来的动力,在当前形势下,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释放新的动能。

  渝西地区要充当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敢啃硬骨头、敢闯深水区,抓住关键环节,激发首创精神,破立并举,不断创新,积累先进经验,共享改革成果,带动全市其他区县赛马比拼,齐头并进,共谋高质量发展大计。

  渝西,渝西,迎来好时机。从这个意义上讲,对重庆而言,渝西活,全盘活;渝西稳,全局稳;渝西兴,则全域兴。

  被各方寄予厚望的渝西地区,尤其是渝西地区“一把手”,要找准自己的历史方位,要聚焦“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加大改革谋划推进力度,强化互学互鉴、互促互补,形成“一体两核多点”协同发力良好局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版图中凸显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勇担使命,唯实争先,久久为功,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当好排头兵,努力交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分报表。

  文丨冉苗俊

编辑:陈怡璇
Copyright © 2012-2025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