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点党史

八一南昌起义走出的五位重庆籍红军高级将领

  • 学点党史微信公众号 2021-08-25 11:25

  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

刘伯承

  刘伯承,1892年出生在四川省开县(今重庆市开州区)。他自幼勤奋好学,心怀理想,于1911年翻山越岭来到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参加了反清学生军。这年,他19岁,从此开始了戎马一生。

  1916年,刘伯承率部血战丰都,右眼受伤。在眼部手术中,为保护脑神经,他拒绝使用麻醉药而被誉为“军神”。1926年,刘伯承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了泸顺起义。1927年8月1日,他参与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任军事最高决策机关——军事参谋团的参谋长。南昌起义失败后,他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1930年7月,刘伯承秘密回国,先后担任中央军委参谋长、长江局军委书记、瑞金卫戍司令、红军总参谋长。1933年2月,他协助周恩来、朱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刘伯承首先担起殿后的重任,后勇任先遣司令,在突破乌江、智取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战役中,襄助军委,运筹帷幄,战胜强敌,屡建奇功,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在率部通过凉山彝族地区时,他与小叶丹“彝海结盟”,成为民族团结史上的一段佳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刘伯承先后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等重要领导职务。他为我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以及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都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

聂荣臻

  聂荣臻,1899年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辛亥革命后,他入新式学校就读,小学毕业后考入江津县立中学,受到民主革命思想和爱国主义的教育。五四运动中,他参加了反帝爱国斗争。1919年底,聂荣臻走上了赴法勤工俭学之路。求学期间,他于1922年8月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8月,聂荣臻回国,奉党的命令,到广州黄埔军校任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

  北伐战争开始后,聂荣臻奉命出任军委特派员;北伐军打到湖北后,任中共湖北省军委书记。1927年7月,他奉党中央之命,到九江、南昌等地传达武装起义的指示,后到张发奎的第25师策动两个多团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受命担任广东省军委负责人,协助叶挺组织指挥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他奉党的命令去香港、上海、天津等地进行了数年的秘密斗争。

  1931年12月,聂荣臻奉命到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不久改任红一军团政委。此后,他率领红一军团打下漳州战役,取得重大胜利;同年8月,率领红一军团连续攻下乐安、南非、宜黄3城,俘敌5000多人;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全歼国民党第52师,基本歼灭了第11师,重创第9师;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打胜了乌江和温坊两次较大的战斗,共歼敌7000多人。红军开始长征之后,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英勇作战,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聂荣臻在军内担任了许多要职,为我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国防尖端科技事业的贡献。1956年11月聂荣臻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科学技术工作;1959年兼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他亲自组建了火箭、原子能、飞机、舰艇、电子设备等国防科技研究院所,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对我国实行的核讹诈。1967年6月17日,我国自行研制的氢弹又获成功,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

  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因病在北京逝世。他的军事论著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著作已收入《聂荣臻军事文选》。

  红三军参谋长唐赤英

唐赤英

  唐赤英,1903年出生于四川省大足县(今重庆市大足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

  1919年唐赤英考入西南公学,1924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1925年春到武汉,不久考入黄埔军校,1926年10月4日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1927年赴苏联,进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学习,与刘伯承是同班同学,唐赤英担任中共支部书记,刘伯承为委员。他先后任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红三军参谋长、洪湖警卫师师长,参与指挥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第三、四次反“围剿”战斗。

  洪湖苏区被敌人占领后,他与军长贺龙率红三军经豫西南、陕南、川鄂边,到湘鄂边开展游击战争。1933年,因反对王明“左”倾路线,在“肃反”中被诬陷杀害。1945年,党的七大追认唐赤英为革命烈士。

  红六军军长汤慕禹

汤慕禹

  汤慕禹,1903年出生于四川巴县(今重庆市巴南区)。1925年9月,到重庆美专校街投考黄埔军校,录取后被编入黄埔军校第4期步科第1团,曾参加北伐战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7年底,由中共中央派赴苏联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学习。

  1930年,汤慕禹毕业后回国,被中共中央派到洪湖革命根据地,同年9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参谋长,11月任红六军军长,率部参加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1931年3月,任红三军教导团团长,随部转战荆(门)当(阳)远(安)一带,参与创建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同年7月,被选为中共鄂西临时分特委执行委员,后任红25师师长,兼独立第三团团长。

  1932年初,汤慕禹率部返回洪湖地区,先后任红军军事政治学校第二分校总队队长,红三军9师25团团长、师参谋长,红8师师长等职,参加了瓦庙集、张家场等战斗。同年10月,他在湖北荆门半边街战斗中不幸中弹,英勇牺牲,时年29岁。

  1945年中共七大前夕,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明确汤慕禹为革命烈士。1992年11月24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汤慕禹为革命烈士。

  红四军军委书记刘安恭

刘安恭

  刘安恭,1899年出生于四川省永川县(今重庆市永川区)。1917年,他赴德国留学,进入柏林大学电机工程系学习。在德国留学期间,结识了朱德、章伯钧等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成员,在比利时加入第三共产国际,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回国,刘安恭先后任杨森军部参谋和成都市电话局长。杨森部驻扎在万县期间,刘安恭与朱德一起在四川军阀杨森部从事兵运工作。1927年初,刘安恭在南昌第3军军官教导团任副团长(朱德任团长),并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初,他与刘伯承等赴苏联军校学习。1929年3月回国,作为中央特派员前往红四军指导工作,5月出任红四军军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成为红四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9年6月下旬,在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上,陈毅当选为前委书记,毛泽东、朱德、刘安恭等人当选为前委委员。7月上旬,刘安恭任2纵队司令员。1929年10月21日,他率部队在粤西永定与大埔交界的石下坝遭遇强敌,身负重伤而牺牲,年仅30岁。

  后来,朱德向《伟大的道路》的作者爱格尼丝·史沫特莱介绍说:“两年以前,铁军就在这里被打垮的。这一次又被19路军打败了。红四军损失了几百人,然而最大的损失之一乃是红军出色将领,受过高等教育的团长(纵队长)刘安康(恭)阵亡。”

  来源:《红岩春秋》

  作者:文俊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红岩春秋》出品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编辑:陈怡璇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