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山,四面环山。虽深处江津南部山区,一线的古老庄园却多达30多座。是何种力量推动着这些庄园的繁花似锦,又是何种力量在造就它们的过往辉煌,这其中又藏匿着什么样的传奇故事?
我们在一步步叩问之中,发现这一切,与一条川黔古道密切相关。可以说,这是一条财富之路,支撑了江津的贸易往来。
根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白沙镇设立水运站,清中晚期开始成为川东的一大水路要津,是川黔驿道的重要集镇,也是川黔区域性的物资集散地,清光绪年间,官运盐局、江津盐岸总店均设于白沙。来自富顺自流井的盐经泸州转运至白沙,行销江津各地。因此白沙也被重庆文史专家认定为江津境内川黔交通路线的起点。会龙庄就处于白沙、李市到贵州出省的中转古道上。
“从白沙码头,一路南走,经李市到中山,再到四面山南部山区。”在江津区文管所王世俭的描述中,一张宏大的古道路网图跳出想象:白沙镇→慈云场→李市场→龙门场→蔡家场→傅家场→柏林场→东胜场→两路口→寨坝场(贵州)→大坡场(贵州)温水(贵州),旧时的江津川黔古道,瞬间变成了一段可以触摸的历史。
这条商贸通道,不仅连通起四川与贵州的重要商贸水陆中转通道 , 从古道主通道四散开来的马帮道路,还连通着南部山区,甚至整个江津的各个场镇。经过考古专家的实地勘察,仅仅是会龙庄周边就盘绕着 6 条古道。古道的形成与庄园的崛起,基本处于同一个时间轴上。自江津会龙庄雏形已显之时,围绕庄园周边的这几条古道,便是棕片、桐油、木材和其他土产的主要运输通道。而输入的物资包括盐巴、铁矿、布匹、洋货,则由白沙经此地输入南部山区。从贵州运至四川自贡盐场的活牛,也从会龙庄一带直达李市。
枣子坪庄园与“盐店头”
光绪十年(1884年),年过六旬的宦茂明,已经过上了在庄园里日日种花赏鱼的日子。自祖父辈随着湖广填四川来到江津起,宦氏一族就与盐打上了交道。盐业生意越做越大,修建起了枣子坪这座硕大的庄园。
枣子坪庄园占地约2744平方米,清朝末年才得以落成。这座复合式的四合院由大朝门、二大侧门和四个天井组成,端庄而沉稳,宏大的气势无不彰显宦氏“盐巴大王”的威名。离大门不远,又设了一道“六合门”,即进入内院花厅的大门,门坎又高又长,阔绰气派,结实无比。凡有贵客将至,平常紧闭的大门和六合门大大敞开,宦茂明的贴身佣人必然会在此躬身等候,彰显家族待客礼仪。
从枣子坪到中山老街上,不足一里路,宦茂明偶会选择步行去街上巡铺。专营盐巴的店铺,在这条老街上一开就是几代人的时光。泥泞的道路行来并不容易,为了方便买卖,宦家出资将店铺外的街道重新修整。青石板铺设的老街路,就从那时开始落了一个“盐店头”的名号。
“洪顺祥号”与“江津帮”
早在清朝初年,自贡的江津烧盐工越来越多,“江津帮”由此而生。同为苦难人出身的邓石泉,12岁离家到江津朱氏钱庄做学徒。出师后做小贩,往来于白沙、江津、重庆,口碑颇佳。因此,石龙门庄园的陈家,吸收他为股东,打理陈家盐店。
1849年,掌握盐业渠道销售的邓石泉,在江津白沙开设“洪顺祥”盐号。十年后,太平军攻克武昌、南京诸城,使供应湖南、湖北的东盐西运受阻,清廷下令川盐东运,供应两湖。此时邓石泉恰好在自贡以低价赊销购进了大批滞销食盐,于是顺江东下,运至汉口,高价出售,“洪顺祥”就此名声大振。需要“带头大哥”的“江津帮”,顺势推举邓石泉成了行会的带头人,快速发展成为控制四川盐业的主力行会之一。
川盐经水路,可走白沙转运陆路。江津虽不产盐,但转运分销,将川盐销往贵州等地,清光绪三年(1877年)在此设官运盐务分局,管理川黔两省临近县的盐业运销。来自富顺自流井的盐经泸州转运至白沙,行销江津各地。而会龙庄就处于白沙、李市到贵州出省的中转古道上。
此时盐业官管民运,邓石泉的运盐大队,每天穿梭于江津数条盐茶古道上。沿途豪绅世家均以盐业分销为产业,迅速积累起富甲一方的财富。
豪绅巨富与“背二哥”
背二哥的中转站——中山古镇
从会龙庄、石龙门到枣子坪,再到民国初期西洋建筑风格的马家洋楼,如此众多的庄园密布于江津,盐运是极其重要的财富来源。尽管这些庄园多数都是经历上百年几代人的营建,但真正的兴旺似乎都发生在清道光年间。
道光十二年(1832年),清政府在两淮地区取消特许专商制度,任何人只要纳税,就可以领盐贩运,且所贩盐可以在指定地段自由销售。这样的制度在后期推广时,为本不产盐的江津带来了盐运兴商的契机。
与江津毗邻的贵州不产盐,所需基本靠四川、湖南等周边省份,而尤以川盐入黔最为直接,而长江上游的江津,成为川盐入黔最为主要的大通道。陈宝善、邓石泉等通过把控水陆盐运,迅速积累财富,以盐业为基础的盐锅制造,也使得马家洋楼的马氏成为后起之秀。会龙庄王氏,更是占得商路先机,瓜分盐业分销的蛋糕,从白沙码头转运盐巴,再组织商队走陆路肩挑背扛,运往贵州和周边乡镇。
从白沙来的背二哥,一队几十上百人,走到柏林场,也就是会龙庄这个中转站时,将主要的盐巴卸货后,由赶往贵州的背夫队伍继续赶路。穷苦人家的娃儿,十多岁就开始当背夫。马帮一匹马要驮200斤,人就要背上至少100斤。在中山镇一条偏僻的古道石板上,现在还留有背夫们用木杖杵出来的坑。“可以说,会龙庄的财富,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背二哥背出来的。”世代居住在白沙码头的老人赵长真至今还记得祖辈背盐入黔的经历。
文/董 茜
图/游 宇
编辑/吴生林
来源: 《今日重庆·乡愁四韵》(www.jrcq.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