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赶场人心中,重庆特钢厂生活区的“场”是赫赫有名的。尽管钢厂现在不少建筑已经从大地上被抹去,但这里存在了数十年的“场”依然被保留了下来。
对像丁华乾这样,生活于此的居民来说,这每周日的“场”,那是“不赶就全身痒”。每周日的赶场天里,“场”里是熙熙攘攘赶场的人群,而头顶则是呼啸而过的轻轨列车。历史与未来,就在这传统集市的喧嚣与现代交通的轰鸣声中交织在一起。
拾遗补缺的超级市场
2015年,位于特钢厂生活区中的周日场被转移到双碑。每周日的双碑,这里就迅速形成一个超级大市场。商场能购买的产品,这里大都能买到,而商场不屑于卖的针头线铆,这里同样应有尽有,这就是对商场的拾遗补缺。
在这个周日场中,每周日早上凌晨三四点,商贩们便聚集于此抢占地盘,直到下午四五点钟才散场。这是一个拥有食品、日用品等方方面面生活物资的超级大市场。各种农产品、“土货”在这里是毫无疑问的主角。从鸡、鸭、鱼、蔬菜瓜果到各种海产品,超市有的这里都不缺,并且价格还格外实惠。像耗儿鱼这类,重庆人特别热衷的海产品,在商超中的价格平均在二十元以上,但在这个周日场里,十元钱就能买上一斤耗儿鱼,对于售卖耗儿鱼的商贩来说,实行的是薄利多销的策略,一斤鱼,只赚个一两元左右。冬季来临,丁华乾最喜欢的,便是来这个周日场购买羊肉。
彼时,这里会有大量来自新疆、内蒙的羊肉贩卖,小贩们将羊的各个部分分别切片煮好,贩卖时,还会顺便送上一点汤头,购买者只需要回家一锅煮,便可上桌。据丁华乾观察,这里的百货产品也十分丰富,在商场很难看到的布料,这里依然能够看到,许多人在这里,还会扯上几尺布,让裁缝加工成床上用品、衣物、窗帘等。在这个场上,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商贩卖服装,服装档次高低都有,上至几百,下到几十,买者有足够的选择空间。这里还有许多家电、厨卫类产品可供选择,既有时下流行的商品,也有价格便宜的传统产品,比如老式天然气灶。
如果运气好,还可以买到附近农村手艺人自己手工编织的筲箕、蒸笼,有时还能买到农民手工制作的咸菜等。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许多让人想不到的商品出卖,比如有人会带一些草药来卖,也有的商贩会在这里售卖玉石古玩,十元钱一只的手镯,商贩说是玉石,不论真假,总有人贪图便宜前去购买,据说一天也能卖出个一两百只。总之,这个市场上,你能想到的,不能想到的商品都有可能出现。
老厂职工周末必去
双碑的这个周日场,原本是为特钢而生的“场”,生活在这里多年的人早习惯这里的“场”了。赶场的人,也依然以曾经的特钢厂职工家属为主。后来这个被转移到双碑的“场”,赶场天依然是人声鼎沸。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曾经拥有着上万名职工的重庆特钢厂,近四万人的生产生活需求让这里迅速聚集起了一个超级大市场。在此生活了数十年的丁华乾还记得,那时在特钢家属区,在一条长达一公里左右,大约有三车道宽的街道上,每到周日赶场天,就会被各种商贩占据。商贩们顺着蜿蜒的街道,就地将商品依次铺开。
对于特钢职工来说,赶这个周日场,是周末必不可少的活动。随着“场”中各种生产生活资料的依次铺开,特钢厂的职工和家属们就在这个场中四处闲逛,寻找自己需要的商品。而曾经是重庆最早标准足球场之一的特钢厂“球场坝”,则逐渐变成了一座露天“大茶馆”,被当地居民戏称为“亚洲第一大茶馆”,是特钢厂职工重要的休闲地。
丁华乾说,这个露天茶馆,规模最大时,可容纳上千人在这里喝茶聊天。在丁华乾印象中,这应该算是重庆最便宜的茶馆之一。自带茶叶,只需要一两元钱就能在这里坐一下午,而点一杯茶的价格也就在10元钱左右。在这里喝茶的人,常免不了感慨几句,怀念一番当年特钢厂如日中天时的日子。
一些职工在后来也成了这个周日场的商贩,丁华乾有个朋友,便在周日场卖酒。他的卖法也颇具特色,路边摆上一小坛酒做引子,喝上一口,买家决定要买,便随他去家中提酒。
商品与人情的交流
现在,在双碑赶这个周日场的人,依然是以这些特钢厂的职工和家属为主,在这样的地方,很容易遇见老熟人,因此,这里也就成了特钢厂职工们碰头交流的地方。这里货物琳琅满目,产品应有尽有,许多工厂职工仍然习惯于在此购物。
对于特钢厂职工来说,来这里赶场的目的,一方面是购买商品,也算是一个休闲方式,但更重要的是,这里已经成了大家交换信息的场所。赶场的过程中,很容易碰上熟人,从同学、同事到邻居,都有可能遇见,有时要找人,也可通过赶场的方式进行。遇见熟人,便站在路边,寒暄几句聊聊天,顺便也传递一些诸如婚丧嫁娶之类的消息。
特钢厂有不少名人,这些名人在场上遇见了也会主动与人打招呼。有时候,发现某名人突然几周都没有赶场了,就会有人问起,这时,这个人目前的状态便很容易传播开来。特钢厂有不少职工是知识分子,这些人没事喜欢看看书,因此,他们也形成了相对独特的聚集方式。有一个名叫李贞庆的卖书人,喜欢去旧货市场或通过其他渠道淘书,然后拿到场上来交流。
每次赶场,就会看到一些爱读书的人围在他的书摊前站成一圈,聊着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同时,也带些书来,进行交换。还有王余生,这个当年工厂中的笔杆子,则看中了这个周日场中可挖掘的各种故事。他会把赶场人中的一些故事、个人经历记录下来,以备今后写作之需。
文 / 高维微
图 / 刘汪洋
编辑/ 吴生林
来源: 《今日重庆·乡愁四韵》(www.jrcq.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