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2021全国两会

于会文代表:推进长征渠引水工程建设 为川渝腹心区“解渴”

  • 重庆发布 2021-03-07 14:38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腹心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将进一步发展,而可利用的水资源捉襟见肘。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大足区委书记于会文建议,加快长征渠引水工程推进进度,给予项目政策倾斜,及时开工建设,助推项目及早发挥效益。

  长征渠引水工程供水区处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心区域,工程的建设对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资源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设施,是重庆主城都市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范例的基础性保障工程和构架现代化水网的重要水利工程。

  供水区总幅员面积2.79万平方公里,涉及重庆市大足区、荣昌区、铜梁区等15个区和高新区、两江新区的全部或部分区域,幅员面积1.25万平方公里;涉及四川成都市、眉山市、乐山市、内江市等7市28县(区)1.54万平方公里。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大足区委书记于会文(受访者供图)

  于会文介绍,供水区内的重庆、四川区域人均水资源量分别为628立方米和581立方米,均属于“资源性”重度缺水地区,只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由于规划供水区山丘地形较多,可利用的当地水资源不大,供水区内水资源过度开发、生产生活用水严重挤占生态及农业用水的现象普遍存在,如重庆市的临江河、濑溪河、璧南河等主要河流,开发利用率分别达60%、46%、45%,超过了国际公认的40%警界线。”于会文说。

  供水区“资源性”重度缺水,但规划灌溉面积1300万亩,区域地形条件良好,土壤肥沃,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供水区工业化、城镇化将进一步加速,仅靠开发利用本区内水资源难以满足发展需求,通过外调水资源来支撑供水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十分必要。

  水资源外调,如何做?于会文建议,从雅安的青衣江飞仙关处引水,引水到资阳,再通过安岳、大足,流到荣昌等地。“这样做的有利条件很多,一方面是青衣江的水质非常好,青衣江的上游工业不多,保护良好;另一方面是长征渠这个饮水工程能够通过自流,不用通过层层提泵,就能够使水从上游引到下游。”

  “我建议国家有关部委能够关注从长征渠饮水来解决渝西地区常年缺水这样一个问题。”于会文表示,希望通过该工程,更多地把农业灌溉的用水节省出来,用于生态补偿,为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出贡献。

  文丨刘政宁 黄亚辉

编辑:陈怡璇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