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村,位于垫江县裴兴镇,是重庆的市级贫困村。作为桂花村第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王茂强靠着勤劳的双手,在荒地上种起了被当地人叫做“荒瓜”的蜜本南瓜。在奋斗的路上,王茂强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而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乡亲们在田地里种下脱贫致富的希望。
7月14日,垫江县裴兴镇桂花村四组。
在一大片南瓜地里,我们寻见了王茂强。他正俯着身子,察看南瓜的长势。
茂密的南瓜叶下,一根根南瓜藤贴地而生,相互缠绕。藤蔓上,结满了足球大小的南瓜,一道道青黄相间的纹路格外喜人。
“这种南瓜叫蜜本南瓜。”王茂强说,七月原本是收获的季节,不过因为上半年雨水多,这些南瓜还要一个月才能成熟。“等南瓜熟了,皮上的青黄纹路会变成橘色。蜜本南瓜熬的汤,不用放糖就很甜。”
王茂强是村里第一个大面积种植蜜本南瓜的,他指着对面的山坡一挥手:“从这里到前方的山头,你能看到的,都是我种的南瓜,一共两百亩。”
顺着王茂强的手势,我们看到了满坡的瓜田,碧绿青翠间点缀着灿烂的黄花。
工人正将成熟的蜜本南瓜装车(资料图)
荒地里种起荒瓜
与蜜本南瓜结缘,源自王茂强内心深处的那个田园梦。
2013年,因父亲治疗肝硬化花去了6万块钱,王茂强家成了村里的第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
那一年,王茂强24岁。年轻力壮的他可不乐意戴这顶“贫困户”的帽子。为了改变家庭的状况,王茂强来到浙江温州一家鞋厂做工。进城务工虽然比务农收入高,但他却始终难以融入那座陌生的城市,思绪常常飞回家乡那片绿水青山。
2015年,王茂强回到老家。回乡后干点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王茂强。
经朋友推荐,他开始关注蜜本南瓜的种植。可当他下定决心种南瓜时,耳边常常有一些质疑的声音——“荒瓜有啥子可种的?”“荒瓜又不值钱,为啥子不种点值钱的?”
在桂花村,南瓜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荒瓜。那是因为任何荒坡上,只要撒上种子,它就能生长,村里人都觉得南瓜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面对质疑,王茂强选择用行动回答,他开垦了村里20亩荒地,种起了蜜本南瓜。
万事开头难,开垦荒地尤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土地荒废太久,有些地里长的草,比我的个子还高。”为了赶进度,他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午饭就在田间地头简单对付,一直要干到天黑。
努力得到了回报。2015年,王茂强收获了4万多斤南瓜,收入近两万元。也是在这一年,他家实现脱贫。
茂密的南瓜叶子下结满了南瓜
贫困户变身致富带头人
如今,王茂强把家安在了裴兴镇上,但山湾里的老土房一直保留着。老房子位于半山腰,站在院子里望去,眼前一片起伏的山地,都是王茂强流转的土地。
每天早上,王茂强都会6点起床,从镇上开二十多分钟的车来到这里,把老房子里养的100只鹅和500只鸡放到山上觅食,然后下地开始一天的农活。
老房的土墙上,那块鲜红的“共产党员户”铭牌非常醒目——这是垫江县委组织部颁发的。王茂强正式提交入党申请书,是在脱贫那年,他的初衷,就是想帮其他贫困户树起脱贫信心。在王茂强看来,作为一名党员,“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6年,王茂强注册成立了重庆迪通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村集体以及农户采取了“村集体+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希望通过产业化、规范化的经营管理,把村里的南瓜产业做大做强。
除了大规模种植南瓜,王茂强还把这种模式推广到西瓜和青菜头。2017年底,王茂强收获了160余吨鲜菜头,收入8万元,为当地贫困人员增收近4000元。
同时,王茂强还吸纳当地贫困户就近务工,传授种植经验,带动他们发展产业。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每人每天不仅有60元的务工费,还能享受一顿免费的午饭和面包车接送“上下班”的待遇。
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王茂强确实带动了不少村民。
今年65岁的李合权就是其中之一。2015年,李合权因为肝胆结石手术,花去6万块钱,他家也因病致贫成为贫困户。
2016年开始,在自家的8亩地里,李合权上半年种南瓜,下半年种青菜头,当年就收入了一万五千块钱。第二年,李合权就靠着自身的努力顺利脱贫。
王茂强家的老房子如今用来养鸡、养鹅
文丨胡婷 余宏
图丨颜波 谢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