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在政协第六届重庆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委员通道”上,市政协委员,市农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文明维就农业科技创新如何在发展山地特色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分享。
市政协委员,市农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文明维
文明维说,重庆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生态良好,但是大量的“巴掌田”“鸡窝地”分布在高山河谷之间,夏季高温伏旱,冬季低温寡照。独特的市情、农情和资源禀赋,决定了重庆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农业科技支撑,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山地农业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当前,全市农业科技战线围绕产业链布局科技链,紧扣关键核心技术卡点和产业发展难点,开展科技攻关,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取得累累硕果。比如,重庆市农科院培育的Q优2号水稻、渝单8号玉米等标志性品种,改变了以往重庆粮食生产用种主要依靠外地调入的历史;培育的“庆油”系列高含油油菜新品种,实现了“两碗菜籽一碗油”,推广面积全国第一;培育的“艳椒”系列辣椒品种,引领了国内单生朝天椒育种方向,推广面积累计超过1000万亩;攻克了淡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技术难题,获得了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技术水平在全国领先。
文明维表示,除了市农科院的这些科研成果以外,全市其他涉农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还有很多,这些科研成果在推进重庆千亿级特色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接下来,重庆市农科院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力军和成果供给主渠道的作用,围绕山地农业发展需求,紧扣粮油提单产、土特产培育、丘陵山区农机研发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推动农业科研和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提供更多的综合解决方案,为山地农业发展提供助力,推进一批新成果、新技术、新装备在重庆“安家落户”。
今日重庆记者 高维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