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

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当示范 绿色发展当标杆

  • 重庆日报 2020-07-11 09:38

生态优先当示范 绿色发展当标杆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董建国解读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发展思路

核心提示

7月10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工作座谈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凝聚战略共识、突出战略抓手,书写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战略定位是什么,今后将会怎样发展?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董建国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对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发展思路进行解读。

万州在长江南北消落带打造了10万平方米的绚烂花海,数十种鲜花争艳,美不胜收(特约摄影 冉孟军/视觉重庆)

1 坚持一体化规划、组团式发展、协同性建设

董建国表示,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是市委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部署,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则是我市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要紧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核心关键,坚持一体化规划、组团式发展、协同性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董建国说,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向东联结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在川渝陕鄂交界地区具有重要的区域中心地位。其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生态优先当示范。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全面维系和提升长江流域特别是三峡库区的生态功能、生态价值,在三峡库区生态保护上具有示范作用,有助于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助推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

二是绿色发展当标杆。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在山水城镇格局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建设上具有标杆作用,有利于助推全市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更好发挥示范作用。

2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探索世界级大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

“今后,对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美景永存。”董建国说,渝东北地处秦巴山区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生态责任重大。三峡库区淡水资源总量超过300亿立方米,是全国最大的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影响着长江中下游地区3亿多人口的饮水安全。目前,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总体稳定在Ⅱ类水质,森林覆盖率达54%以上。

下一步,重庆将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探索世界级大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主要将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打造千里长江“一江碧水·最美岸线”。将以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跨区域跨流域自然生态保护管控和环境污染联防联治。深入推进三峡库区库岸综合整治、消落区水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并加强长江干支流沿线污水治理。

二是实施长江沿岸“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将加强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水土保持建管模式改革创新。重点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建设、湖库与湿地生态修复等大规模绿化重点工程,有效提升森林质量。综合采取监测预警、避险搬迁和工程治理等措施,整体提升库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保障能力。

三是构建山水城镇格局。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中,有许多城镇依山傍水,是山城、江城。它们风貌秀美,特色鲜明,资源独特。要顺应山水本底,营造显山露水、疏密有致的山城江城特色景观风貌,在沿江城镇规划布局一批亲水空间和观景平台,加快形成沿江城镇带。
同时,还要优化提升区县城风貌品质,提能升级市政设施。打造一批以旅游休闲、健康疗养、文化民俗、特色商贸、特色创意等为重点的特色示范镇。

3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互联互通水平

“目前,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在城乡客运、通达深度、外联衔接等方面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仍有差距,要围绕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董建国透露,下一步,将加快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高铁、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重大项目建设,统筹推进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互通水平。

首先是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规划建设与城乡结构、人口规模、产业布局、生态结构相适应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其中,要加快郑万高铁、渝西高铁、沿江高铁、城南达万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南北纵向快速通道建设,构建“四横四纵一环”区域互联互通高速路网,并加快实施万州机场扩建工程,发挥巫山机场的旅游服务和集散功能,加强机场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水运之间的高效衔接。

其次是推动建立绿色高效的水利能源保障体系。要巩固提升防洪工程设施体系,加快实施山洪灾害防治工程;新建一批大中小型水库,切实保障城乡供水安全。要构建规模合理、强简有序、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体系,提高区域电力交换和供应保障能力。要提升跨区域天然气输配通道建设水平,新布局一批城镇天然气小时调峰设施,提升城市储气调峰能力。

再次是推动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相辅相成。要推进5G、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化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开展智慧乡村建设工程,加快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促进镇域、村域经济快速发展。

4 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我们也要看到,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具有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巨大潜力。”董建国说,为了发挥出这种潜力,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要立足现有生态资源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坚持绿色发展、特色发展、集聚发展、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力构建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工业方面,要做强“三峡制造”绿色工业体系。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加工、特色轻工消费品、绿色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统筹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改造提升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要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农业方面,要做强“三峡农家”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提质增效打造柑橘、脆李全产业链,成片成带成规模建设草食牲畜、中药材、生态猪、生态渔业等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生态精品农业科技提升行动,联合制定“三峡”系列农产品地方标准,推进特色农产品品牌整合,统筹打造大三峡区域生态绿色产品公共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

同时,要积极壮大生态文旅和大健康产业。以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为重点区域,打造长江三峡黄金旅游核心带,策划建设世界级精品景区和线路。推出一批特色地域产品和品牌,做强“大三峡”世界级精品文旅品牌。利用三峡库区自然及气候资源,在高铁沿线布局一批高山避暑、生态运动、休闲养老等中高端生态康养基地项目,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大健康产业链。

5 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董建国介绍,目前,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城镇化率约为50%,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要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从5个方面重点补齐短板弱项,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一是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要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聚焦剩余贫困乡镇和贫困人口,动态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保持现有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继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要加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力度,深化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东西部扶贫协作。

二是完善教育服务保障体系。加快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大力提升学前教育、中小学办学质量,强化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推动区域内高校提档升级、跨区域合作办学,支持中职、高职、本科院校合作开展贯通培养试点。

三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体系。支持一批区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以及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甲医院,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加快西部医学中心渝东北副中心、三峡公共卫生应急医院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区域公共卫生服务网络。

四是完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推进各类养老服务设施整合,增加和保障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完善乡镇敬老院康复护理功能,引导建设农村区域性养老机构,完善村级互助性养老设施。

五是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优先保障居民就业,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重点保障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同时动态掌握低收入家庭、城乡低保户、困难群众情况,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和防汛救灾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编辑:何婷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