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红色旅游暑期人气旺——用好“活教材”,打造育人“强磁场”

  • 新重庆-重庆日报 2024-08-12 11:59

  8月9日,歌乐山麓,林木葱茏,日光如炬。

  在渣滓洞、白公馆景区,操着天南地北口音的游客排着长队,汗水虽浸湿了他们的衣背,却秩序井然。

  来自渝北区金鹏实验小学9岁的陈禹含身着醒目的红色志愿者背心,站在人群中,声情并茂地为游客讲解。她可爱认真的模样,不时引来游客阵阵掌声。

  “这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假期。”陈禹含一脸幸福地说。当天,来自西藏昌都市儿童福利院的13岁的阿旺卓嘎,参观了白公馆和渣滓洞后,同样在心里种下一颗红色种子。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

  那么,作为“英雄之城”“红色之城”的重庆,如何利用暑假黄金期,用好红色资源“活教材”,打造育人“强磁场”?连日来,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做了调查。

  “暑”你最美,烈日下的小小讲解员暖人心

  “同学们,你们知道廖承志吗?他这8张狱中漫画,描绘出了监狱中恶劣的生活条件,传递了作者泰然处之、以苦为乐的超然心态和宁死不屈的高贵品格……”

  8月9日下午3点,烈日当空,空气中裹挟着热浪。在歌乐山烈士陵园,陈禹含的声音稚嫩但十分洪亮,将那段峥嵘岁月娓娓道来。汗水沿着她的鬓角滑落,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她讲述的热情与专注。

  一大群游客围在她身边,认真聆听,眼里闪烁着光芒,仿佛在这一刻,他们与那段遥远的历史有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

  不只陈禹含,在渣滓洞景区,来自育才小学9岁的陶彦舟也是一位小小讲解员,主要讲述渣滓洞的概况、江竹筠烈士事迹及“11.27”大屠杀。

  为了参加此次活动,他不仅花了3天时间把讲解词背得滚瓜烂熟,还学习了讲解礼仪和技巧。

  第一次讲解时,面对陌生的游客,虽然有些紧张,但在游客们期待的目光中,他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并赢得热烈掌声。

  “这次活动没有让我感到累和热。通过讲述烈士的事迹,我深深地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自己能够成为这里的讲解员非常荣光。”他说。

  事实上,这个暑假,走进红岩村、渣滓洞、白公馆、桂园等重庆知名红色景点,都会看到不少身穿红色背心的小小讲解员,冒着酷暑为游客义务讲解。

  他们均是通过“弘扬红岩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少年说红岩’义务讲解活动”,遴选“上岗”的,共有近50人。

  “这是我们充分发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作为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阵地作用,构建红岩文化育人体系的创新之举。通过这个活动,不仅引导了广大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赓续红色血脉,也温暖了游客的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相关负责人称。

  “这么热的天,小朋友还来给我们义务讲解,让我感觉在山城的暑热中找到了一丝清凉。”一对来自安徽的夫妻在听了陈禹含的讲解后激动地说。

  让文物“开口说话”,观众纷纷泪目

  “敌人太残酷了,太残酷了……”8月9日下午,13岁阿旺卓嘎参观了“歌乐忠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斗争事迹展”,豆大的泪珠顺着眼角,一颗颗禁不住地往下落。

  “你怎么了?”带队老师、讲解员赶紧上前询问,原来朴实的小姑娘是被展览中的革命先烈事迹感动而落泪。

  阿旺卓嘎是第一次走出昌都,更是第一次看到如此鲜活的展览。

  她来自西藏昌都市儿童福利院,因参加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工作队、重庆市民政局与西藏昌都市民政局联合举办的“2024年渝昌民心汇团结之花‘开在身边’”活动,首次来到重庆。

  跟她一起来的,还有该福利院的另外14名小朋友。

  他们先参观了白公馆、渣滓洞景区,深入了解了革命先烈们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后又到歌乐山烈士陵园烈士墓前,举行了庄严的祭扫仪式,并参观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去年下半年才升级改陈的“歌乐忠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斗争事迹展”。

  江河万里,必有其源。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最鲜亮的底色,但要用好红色资源“活教材”,发挥其强大的育人功能,简单说教是行不通的,还需要让文物“活起来”,“开口讲话”,才能直抵人心。

  该展览就是让文物“开口说话”的典范。今年5月,该展览在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中荣获优胜奖。

  展览的展陈面积达2260平方米,展线长465米,内容以“斗争”为主线,分为狱外斗争、狱中斗争、精神传承三大版块八个部分,共计展出文物420件(套)、珍贵历史照片840余张,其中有很多是近年新征集的,全面反映了以叶挺、杨虎城、江竹筠、王朴、陈然、刘国鋕等为代表的310位歌乐英烈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程。

  走进展厅,楼梯通道两侧墙上不时出现的小窗,以及头上横梁缠绕着的铁链,让人第一时间有了一种对革命志士当年身陷囹圄的感同身受。

  “我爱花/我爱在苦难中成长的花/即使花苞被摧残了/但是更多的/更多的花在新生……”(白深富烈士遗诗《花》);“加强你的生活力量,提高你的斗争精神,不要灰心,不要自馁。我们一定贡献一切,为了光明伟大崇高的事业……”(张学云烈士写给妻子余显荣的信);“在此多变而错综复杂的社会里,假如没有正确的理论,我们哪里会有正确的行动呢?所以我们想对人类有伟大的贡献必须加倍的学习啊!”(雷震烈士在送给妻子刘毓芳的笔记本上写下的寄语)……

  “在橱窗中,我看到革命烈士这些话语,心就像被刀子割了一样,好疼……”在展览现场,记者看到,不只有阿旺卓嘎,不少观众都被感动得双目含泪。

  建设全国一流研究中心,提供育人“营养剂”

  每一个红色基因,都是党的精神标识;每一条红色血脉,都是党的力量源泉。

  用好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立德树人,既要守方向、守立场、守根本,也要因事化、因时新、因势进,在守正创新中激活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理想信念、爱国精神、革命精神、人民立场等育人元素,才能为育人提供“营养剂”。

  “我们要创新深化教育功能,构建革命文物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和育人体系,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岩思政’育人品牌,为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打造红岩样本、提供重庆经验。”上个月,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西南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在重庆红岩干部学院正式揭牌,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相关负责人掷地有声地说。

  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是由教育部、国家文物局批准设立的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平台,按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旨在发挥高校优势,整合各方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红色资源研究高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高端智库、革命文化学术交流重要平台、红色资源共建共享中心,构建多学科交叉、跨领域融合、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革命文物研究新格局,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今年3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发布《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名单的通知》(文物革发〔2024〕11号),遴选产生了20个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西南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是重庆市唯一一家入选的研究中心,也是重庆市第三个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接下来,该中心将聚焦协同共建、研究创新、立德树人三大重点任务,着力在共建共享建机制、创新创造出成果、聚优聚特汇资源、开放开拓塑格局、培根铸魂育新人等五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努力建成以红岩精神、红岩革命文物为鲜明特色,具有高辨识度、高创新性、高示范性的全国一流、国际影响的红色资源研究和活化利用高地。

  今年,该中心就将建立健全馆校协同研究体制机制,完成制定协同研究中心2025-2030建设规划;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展览展陈活动,举办“红岩革命文物进校园”“红色档案文献进校园”等巡展活动;举办“革命文物知识创新与活化利用青年论坛”“中共中央南方局与统一战线学术研讨会”“第七届中共党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学术研讨活动等重点工作。

  “除了高质量建设好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我们还将构建红岩文化育人体系,助推全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创新建好‘红岩思政’教育联盟,加强党性教育、做优思政教育、做强公众教育等,打造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红岩育人大品牌,切实建好红色文化立德树人的‘强磁场’。”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韩毅

编辑:焦茂如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