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说,夜间万州有雨夹雪,我们赶在雨雪前‘回访’地灾点。”2月2日,顶着寒风、踩着泥泞,赶在新一轮雨雪来临前,同为90后的綦江人廖学海和安徽人刘伟再次来到万州长滩镇沙滩村杨花池滑坡点,回访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并向附近群众宣传地灾避险知识。
海拔700多米的杨花池,曾因强降雨在去年7月发生滑坡,掩埋了多户房屋。幸运的是,滑坡前,市地矿局南江地质队驻守地质工程师会同区地质环境监测站、镇地质灾害防治员,进行了地灾隐患全覆盖排查,提前预警群众紧急转移避险,20户79名群众无一伤亡。
检查好地质锤、罗盘等工具,带上无人机、穿上工作服,驻守地质工程师廖学海、刘伟就驱车前往长滩镇。40多分钟后,来到沙滩村,接上地灾防治员黄传君,大家一道前往滑坡点位。
沿着山路七拐八拐,一个巨大的滑坡现场呈现在眼前。7个月前,这里26万立方米的泥石俱下,村民的房屋和道路被掩埋。从道路被掩埋的起点,大家徒步进入。“要查看是否还有滑坡隐患,具体要看顶部开裂区、边坡和底部。”廖学海拉紧了衣领,顶寒风而上。
走几步、停一下,廖学海和刘伟两人交替查看泥土裂缝。沿着滑坡堆积坡面两侧,他们手脚并用攀爬而上,用专业的眼光判断岩层裂隙及断面,丈量后一一记录。滑坡面寒风劲吹,时间久了,刘伟的鼻涕眼泪都激了出来。
他们使用无人机查看人去不到的位置,按照预定点位逐一排查。“滑坡是累积能量的释放,现在基底处已基本稳固,按照排危方案后续还会增加排水和拦挡工程。”现场,廖学海除了向黄传君传授灾后排查方法,还介绍地灾排危除险工程进展,方便他给群众讲解。
“滑坡发生后,政府协调组织几户群众搬迁。现在这是禁入区,但仍有不少人会进来种菜,我们劝说群众,他们听不进去。廖博士你是专家,你讲的大家都信。”指着远处蹒跚着走进滑坡禁区的村民,耿直的黄传君讲出了值守中遇到的难题。
沙滩村8组村民谭婆婆家因灾搬迁,但她还在附近种菜,需要穿越滑坡区。“廖博士,你又来了。我就在旁边种点菜,不碍事吧?”“谭婆婆,快过年了,这一大片山坡都属于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存在类似的滑坡风险,以后您多走几步绕一绕,不要冒险哟。”讲清楚具体隐患、说明白灾害后果,类似的对话,每到一处地灾隐患点,廖学海和同事们都要进村入户,不厌其烦向群众讲。
“简而言之,就是给山川大地把脉问诊。除驻守防区333个地灾隐患点的日常排查,我们还负责开展群测群防员培训、向周边群众宣传宣讲等。”廖学海是重庆交通大学博士,从事地灾防治工作近10年,现在是南江地质队驻守万州负责人。在他带领下,驻守当地的8名青年地质工程师,用脚丈量大地山河,以专业素养排查隐患,“问诊”山川,一次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经受了风雨考验。
去年,万州遭遇多轮强降雨天气,持续暴雨引发地质灾害险情300多起。险情中,南江地质队地灾防治专家和8名驻守地质工程师成为灾区救援及后续灾后重建的中坚力量。年关将近,他们又针对辖区隐患点,再次开展新一轮全覆盖巡查核查。
“廖博士,不能太耽搁了,今天还要赶往江东机械厂。”1991年出生的刘伟虽然毕业还不到四年,但专业科班出身的他已能独当一面,负责3个乡镇的地灾防治驻守工作。去年8月,江东机械厂危岩发生崩塌。正是在他和廖学海等人的巡查研判和预警下,当地政府果断处置,危岩影响区内70余名作业人员及时撤离,无人员伤亡。
为排查地灾隐患、及时预警,去年筹备结婚的刘伟3次推迟了婚礼。“强降雨、暴风雪最易引发地质灾害,牺牲自己的时间,为更好守护群众安全,不后悔。”眼圈红红的刘伟告诉记者,做完今年最后一次排查,他就要陪着爱人回老家过年。
下山时,远方群山飘起薄雾,新一轮雨雪即将来临。廖学海、刘伟匆匆赶往下一个地灾隐患点。
记者 王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