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巴渝论见

给重庆小面减“负”

  • 重庆瞭望 2023-04-12 09:43

  重庆人最懂得用麻辣鲜香,打开一天的味蕾。

  清晨,城市尚未苏醒,面馆里的第一锅水已经烧沸。只见师傅手中的汤匙迅疾翻飞,从十来个碗盆中,蜻蜓点水般舀起各种调料。面条在滚水中翻腾,临出锅前,不忘烫进几叶新鲜时蔬。端上桌的小面香气扑鼻,食客将裹满红油与浇头的面条送进口中,吸溜有声。

  除了果腹,小面还多了一层含义,它早已成为极具地域特色的城市符号。

  对于本地人来说,小面即生活,市内日均卖出约1260万碗面;对于奋斗在他乡的重庆人而言,小面代表着家乡,意味着乡愁;对外来游客而言,小面就是一份山城特色的见面礼。

  小面不“小”!

  这碗看似简单的面背后,关联着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但小面身上也有其“不能承受之重”——将小面产业之于重庆的重要性过分拔高,把小面的价值过度发散,对小面的期望值过高……

  是时候为小面减“负”了。

  给小面减“负”,首先要消减舆论场里的“负能量”,在标准化上形成共识,扫除“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行为,为重庆小面正名。

  狭义的小面,是指不添加任何浇头的麻辣素面;广义上,也指带有浇头(如牛肉、肥肠、豌豆、杂酱等)的面食。小面可以即煮即食,也能做成预包装食品。

  平心而论,围绕在它身上的“负能量”声音不少:口感参差不齐、市场认可度飘忽、强品牌认知度缺乏……

  易产生“杂音”的一个点,是小面能否走标准化的道路。

  支持者认为,标准化有利于做大做强;反对方则表示,小面的特色在于一店一味,标准化不符合饮食特点。

  以预包装食品为例。2022年,柳州预包装螺蛳粉的销售收入,达到了182亿,而重庆预包装小面的市内产值,尚不足其十分之一。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标准缺位,部分低劣产品无序涌入,损耗了重庆小面的“IP”形象。

  预包装小面市场本应大有可为——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来到重庆,在实体店品尝一碗地道的小面。但长期以来,“买不到正宗的预制小面”,成为困扰消费者的一道难题。

  前不久,《重庆小面生产技术规范》出台。需指出,《规范》不是要让小面做成“千碗一味”,而是规范生产环节,为提升品质创造条件。

  对于最核心的面条,《规范》提出要使用添加了食用碱的碱面。常有人在网上“吐槽”,说自己网购的小面没有店里的好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面饼,普通面饼不比碱面有嚼劲。风味还原度低,自然会影响口感,而口感不佳,消费者就不会有复购欲。

  没有标准,难成体系。有人担心,标准化会抹杀小面的“个性”。恰恰相反,标准化能让真正用心做好面的厂家,在更加公平的平台上,同场竞技、赛马比拼,做出一碗既传承传统技艺,又具有时代创新精神的小面。

  给小面减“负”,也要善于减轻资本带给小面的“负重”,尊重行业自身的规律,让从业者能够充分打造差异化、实现个性化。

  美食是有个性的。片面地套用工业化思维来量化小面生产,同样不可取。

  前几年,中式粉面赛道备受资本青睐。在“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的时代背景下,小面行业存在过热的现象。工业流水线般生产的同质化产品,虚高的品牌溢价,都为小面套上了沉重的枷锁。

  小面需要“放松”。小面超400亿元的年产值,来自堂食。去藏在老社区、小巷子里的面馆吃碗面,和老板吹几句“空龙门阵”,与来“打卡”的外地游客交流品评,随意轻松,构成了重庆最具烟火气的城市底色。

  烟火气的魅力,很多时候体现在“法无定法”。小面身上的“无定法”,并不是“乱劈柴(不讲章法)”,而是每家有每家的做法,各家有各家的特色。

  比如小面的灵魂——油辣子,就是每个面馆的“镇宅”法宝。辣椒的品种与配比,辛香料的选择,炼制的方法等,都是秘方,没有定式。若要强行拟定一条标准,既不现实,也无实施的可能。

  标准化与差异化并不相悖。标准化旨在强调食材安全与操作规范,是差异化的门槛;差异化侧重于突出味型、品牌的特点,能够成为标准化的延展。

  在口味上,要勇于减“贪多求全”的“负”,强化味型特点,凸显品类优势。小面行业易上手、门槛低,必然会带来高度“内卷”。与其“摊大饼”,不如花心思做好几个拳头产品,这样才能留住既定客群,吸引潜在客户。

  在营销方式上,要敢于减同质化的“负”。例如,在满大街真假难辨的“重庆小面XX强”中,一家专做煳辣特色的社区老面馆,直接在自家招牌上打出了“重庆小面最后一名”的口号,自谦也好,搞噱头也罢,这种差异化的品牌表述,至少在营销方式上让人眼前一亮。

  给小面减“负”,还要减轻它身上的“负载”,修剪掉影响小面健康生长的“旁枝侧叶”,让小面回归小面本身。

  小面的根本定位,是大众化平民餐饮,无需承载过多的包袱。

  把一些“莫须有”的历史事件,穿凿附会地添加在小面身上,看似增加了人文厚度,实则令人发笑;将小面产业的重要性,无节制地拔高到“高处不胜寒”的地步,也脱离了实际。

  小面打动人心的点,正在于它的日常性、在地化,以及松弛感。它以简单组合的碳水化合物,日复一日地为这座城市输送能量;它将原本不产于此地的辣椒,玩转为独特的味觉体验,用以抵抗山城的闷热潮湿;在它面前人人平等,无须正襟危坐,大快朵颐后一句“巴适(不错)”,就是对它最高的礼赞。

  给小面减“负”,并不容易。目前,市内小面全产业链从业人员已逾50万人,每销售1亿元小面,就能直接带动辣椒、花椒、菜籽油等原材料销量超2000吨。这碗面关系到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也牵涉诸多利益攸关方。

  需要明确的是,给小面减“负”,核心目的是“去肥增肌”,促进小面行业朝着良性、有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而不是要打击从业者的信心,更不是要人为地建立所谓的“行业壁垒”,与民争利。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考察时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段话,也可为重庆小面的发展锚定方向。

  纪录片《嘿!小面》里有一段旁白:“一碗小面,它的麻辣鲜香里,搅拌着一座城市的生活作料;它的热气腾腾里,上演着无数重庆人跌宕起伏的一生。”

  小面联结了重庆的过去与现在,也必将贯穿于未来。它把家乡的味道深深地根植在每个人的舌尖记忆里,值得我们走进面馆,高声地喊上一句:

  “老板,来二两干溜小面,加蛋!”

  文丨郑钰潇

编辑:焦茂如
Copyright © 2012-2025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