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月28日,重庆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举行,提出打造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便捷之城、宜居之城、生态之城、智慧之城、人文之城,为主城都市区发展明确全新定位,指明奋斗目标。今日重庆记者通过新春走基层,深入主城“两江四岸”范围调查采访,通过7个案例,揭示打造“7个城”的重要含义和广阔前景。
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南岸区文管所供图)
2月17日,重庆南滨路春意盎然。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门前,一棵盛放的银叶金合欢把身后古朴的建筑群装点得充满生机。
这里曾是安达森洋行旧址——1891年重庆开埠后,瑞典商人安达森在此修建商行与仓储建筑。抗战时期,南迁疏散至重庆的故宫文物,有3694箱保存在这里的4个大仓库。为了纪念那段让人感佩的历史,重庆市文旅委、南岸区文旅委、故宫博物院共同打造了这座集展示、教育、体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纪念馆。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李野 摄)
前临浩浩长江,背依狮子山,作为重庆市两江四岸核心文旅项目之一,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现存单体建筑8栋,其中4栋文物建筑、1栋历史优秀建筑、3栋传统风貌建筑、1座缆车遗址。
沿着条石铺就的石梯拾阶而上,记者见到不少观光打卡的游人:有的在角楼咖啡店落地窗前悠然啜饮,有的在故宫书吧精心挑选文创产品,有的在纪念馆参观那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史……
故宫文物南迁路线图(李野 摄)
游客在纪念馆里认真欣赏文物(李野 摄)
游客在纪念馆里认真欣赏文物(李野 摄)
我们见到李静时,她正在为游客讲解故宫文物曾存放于此的故事。“安达森洋行仓库面积大、空间高,水运交通十分便利。同时,瑞典是二战期间的中立国,不易遭受日军轰炸……”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在2021年6月21日正式开馆以来,李静就成为了这里的讲解员,她对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了感情。
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仅仅是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底蕴深厚的南滨路上的一颗明珠。
南滨路,下浩里老街(李野 摄)
南滨路,下浩里老街(李野 摄)
这里还有夫(呼)归石、弹(诞)子石、望耳(儿)楼,一代代讲述着远古大禹的传说;这里还有字水宵灯、海棠烟雨、龙门浩月、黄桷晚渡,古巴渝十二景中最具特色的四幅画卷;这里还有20世纪初的重庆海关,中西合璧的法国水师兵营,见证百年通商历史的英国盐务管理所,述说着百年前重庆“十里洋场”的繁华……大禹文化、巴渝文化、开埠文化等历史元素与现代艺术多元共生。
随着我市提出建设“人文之城”,重庆市南滨路建设发展中心也将通过全面整合开埠历史遗址公园、龙门里、龙门浩老街、米市街、慈云老街、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等文旅地标的景观、业态、交通、功能、资源等要素,建设构成里巷子和外巷子两条街巷空间,往返约7.5公里,占地约20万平方米的“开放式历史文化博物馆”。
下浩里老街,武昌中华大学旧址(李野 摄)
今日重庆记者 陈科龙 陈文越 李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