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企业进得来,还让企业留得住、长得大?1月13日,渝中“发言人”现场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
活动现场(谈书 摄)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
渝中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政府新闻发言人黄孝明介绍,2022年,渝中区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14847户,全区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1万户,全区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89户、每千人拥有企业76户,营商环境考核保持全市前列。
渝中区发展改革委主任薛俨现场送出“政策大礼包”:“目前全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出台,《措施》从促增量、稳存量、助发展等多个维度推动渝中区产业提档升级。”
“此次出台的《措施》和以往的扶持措施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在场的企业代表很期待。
薛俨举了一个例子:“对于亿元税收楼宇,我们在补助基础上提高10%,按照30%进行补助,投资越多,补助越多,上限可以达到1000万。”
也就是说,政策将更广泛也更加贴近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的需求。薛俨现场给大家信心:“稳企惠企的政策支持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在纳税服务方面,各项税惠政策落地,同样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渝中区税务局副局长龚将给出一组数据,2022年1-11月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21.2亿元,其中受理增值税留抵退税申请1726户次、退税金额8亿元,办理六税两费减免1.04亿元。
此外,渝中区政府副区长陈平表示,2022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6.6万人,同比增长34.69%;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营收超100亿元,居全市前列;出台“黄金十二条”系列人才政策,投用高端人才公寓520套,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人才支撑。
今日重庆记者 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