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日,以坡地为依托打造的中益乡华溪村脆桃产业基地,幽幽桃香随风弥漫山岗。特约摄影 钟志兵
七月十四日,石柱中益乡华溪村,谭登周、焦光润正在厨房做菜。记者 龙帆 摄
七月十四日,校园环境整治及改扩建后的石柱中益乡小学,塑胶操场已建好。记者 龙帆 摄
核心提示
4月15日至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在石柱中益乡小学看望了师生,在华溪村看望了贫困户、老党员,还召开了院坝会,随后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目前正是最吃劲的时候。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如何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确保打赢打好脱贫攻坚决战?
7月13日至14日,记者深入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贫困群众家中,走进中益乡小学、中益乡坪坝村公共服务中心、三河镇大林村卫生室、石柱县人民医院等地实地采访。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记者深深感受到当地党员干部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贯穿到了工作的方方面面,在脱贫攻坚战中,始终践行着“用干部的辛苦换群众的幸福”庄严诺言,也感受到了贫困群众“先吃黄连苦,后享蜂蜜甜”的拼搏决心。
7月14日上午,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灿烂的阳光洒向蜿蜒曲折的沥青路面,洒向一栋栋漂亮的农房,洒向瓜果飘香的田野。
田野里,荷花含苞待放、黄精长势喜人、蜂蜜在花丛舞动……其间,随处可见村民躬身忙碌的场景。
3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华溪村贫困户谭登周和贫困党员马培清的家中,细致入微地了解当地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情况。
3个月过去了,当地贫困群众的思想和生活有哪些新变化?
“我们生病干不了重活,但要把家庭环境打整好!”
踏上两边围筑着竹篱笆的弯长石梯,贫困户谭登周修整加固后的土家小楼映入记者眼帘——不料,64岁的谭登周正在院坝里和76岁的老伴焦光润拌嘴。
“你都七八十岁的人了,气都喘不赢,逞个啥子强嘛!让我来!”谭登周微微咳嗽了几声,制止老伴搬运晒在院子里的木头。
焦光润有些生气:“你也才出院几天,赶紧去坐到!”
原来,当了上门女婿的大儿子前几天回家来了,帮父母从山上搬回来一些散落的杂木堆在院坝里,准备晒干后当柴火。焦光润觉得有碍院落整洁,便想要把还没晒干的木头搬进后院码起阴干。
“记者同志,你说,我把院坝收拾干净,未必有错?”见记者一行前来,焦光润赶紧热情地搬出长条凳,笑着要大家来评评理。
谭登周老老实实地坐在长凳上连连点头:“我没说你错了!我们生病干不了重活,但要把家庭环境打整好。你看,我还不是每天把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房前屋后的几十颗梨树打整得规规矩矩。你放心,游客来了,保证我们家的环境卫生不会掉队!”
这时,华溪村驻村工作队第一副书记罗风华也来了。他是这个贫困家庭的帮扶责任人,这次顺路给谭登周带来从县城买来的中药。
焦光润患有风湿、哮喘等慢性病,谭登周去年摔伤丧失了劳动力,一家人因病致贫。如今,政府通过低保、社保、公益性岗位、土地入股等扶助政策,保障了老两口的基本生活。
前不久,两位老人身体欠佳,没有精神,罗风华便带着他们前往西南医院检查治疗。现在,老两口身体有了明显好转,但还是不能干重活。
罗风华临走时叮嘱谭登周:“你们老两口的治疗费用是15000元,享受贫困户的报销政策后,只需承担10%的费用。你们交的5000元住院押金还剩3500元,都打到你们卡上了。再有,有好的政策保障你俩的生活,千万不要逞强干重农活了。”
谭登周连连点头,目送客人远去。一转身,老伴正给他端过来一碗中药,他一饮而尽:“我们都不逞强,等下一起把木头慢慢抬进去,这样都不费劲。”
“现在生活好了,我也想为大家做点什么”
“咦!老人家上哪里去了?”临近中午,记者来到有着45年党龄的86岁老党员马培清家中,却遇铁将军把门。原来,老人家一大早就去乡里赶场了,两个儿子也出门干活了。
这是记者第二次来到马培清的家中,虽然仅隔3个月,但眼前这个农家小院变化不小:原本杂乱闲置的猪圈已修葺一新,屋前的小菜园被打理成了小花园,两边的入户道路全用竹篱笆围了起来……
正当记者兴致勃勃地参观屋旁贴好瓷砖的冲水厕所时,马培清精神抖擞地提着一个大袋子回家了。
“你看,我买了一斤瘦肉、两个玉米、一袋汤圆……”马培清向记者展示了她的赶场收获。
马培清说,以前,村里的年轻人基本外出打工了,留守老人特别是她这样的高龄老人很孤独。她忙完农活无聊时,喜欢沿着公路走一走,但经常走一两公里都遇不到几个人。
“这两年不同了,经常有干部来帮我们修沥青路、整修危房、发展产业,村里到处都是新面孔,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回来了不少。”马培清笑呵呵地说道“特别是总书记来山里看望我后,经常有游客来我家院子拍照,要我讲一讲当时的场景,我家热闹得很呦!”
说话间,马培清的两个儿子忙完农活也回来准备午饭了。马培清的两个儿子都是贫困户。大儿子陈明福未成家,因病致贫,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小儿子陈朋有两个小孩,大的在县城上高中,小的在乡里上小学,属于因学致贫。
在政府的扶贫政策帮扶下,今年马培清每月可以享受400元补助,陈明福与陈朋也得到了打扫村道的公益性工作,每月有400元工资。此外,陈明福还可到乡里打零工,每月又有2000元左右收入;陈朋则承担了5亩黄精基地的管护任务,三年后可获10000元报酬及5亩黄精20%的利润。
“我这两个儿子很孝顺,要我在家安享晚年。”马培清在记者耳边悄悄说道,“我是从旧社会走进新社会的人,现在生活好了,全靠共产党的政策好。所以,我总想为大家做点什么,不想再给党和政府添麻烦。要不是儿子们不同意,就凭我现在的精气神,可以承包管护1亩黄精。”
“您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儿子们有些不满。
马培清白了儿子一眼:“你们总要让我做点事嘛,比如,我义务打扫一下马路,宣传一下文明新风,总是可以的吧。”
前不久,有人向马培清建议,现在来她家的游客比较多,可做点卖茶水的生意。她拒绝了,“来者就是客,只要不嫌弃,我愿意天天烧茶水招待大家。这用的都是山里的柴火、山泉水,哪能收钱?”
“脱贫攻坚不获全胜,我们决不收兵”
马培清正和记者聊得起劲,门口传来一个浑厚的声音:“老人家,您的免费茶水,给我来一碗!”
一个头顶草帽、满脸汗水、满脚是泥的大汉走进院坝。马培清眯着眼睛上前迎去:“韩行长啊,你干什么去了,累得这样。快快进来休息一下。”
“韩行长”名叫韩玉川,是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巡视组调研员,被派驻中益乡做脱贫工作期间,他争取农行向华溪村捐资118.6万元,发展起100亩黄精产业。一有空闲,他就往黄精基地跑,指导村民科学管理,帮助村民干农活。
“刚刚在黄精地里忙了小半天。”韩玉川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一口气将一大碗茶水“咚咚咚”喝了个精光。
“吃个便饭嘛。”马培清有点心疼地看着他。
“不吃了,老人家,我还有事,急着走,喝碗水就好。”
“这些市县来的驻乡干部,个个有头脑、有能力、有干劲,都是拼命三郎。”陈朋感叹地对记者说,“受他们影响,前不久,我都向村里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总书记都来看我们,我们自己更要努力,不但要脱贫,还要奔小康。”
石柱县派往中益乡的驾驶员陆安洪也对驻乡工作感叹不已:“就拿我在乡里的出车里程来说,短短9个月,我的车光跑乡村道路,就跑了40000多公里!”
记者了解到,为了帮助中益乡顺利实现脱贫,当地有的干部推迟了婚期,有的干部连续几个月没回家,有的干部下村遭遇山石砸车……
“脱贫攻坚不获全胜,我们决不收兵!”驻中益乡扶贫工作队队长李建树说。
“小病不出村,大病有报销”
7月13日下午,重庆日报记者在石柱县三河镇大林村卫生室看到温馨一幕:乡村医生熊远洋在二楼理疗室忙个不停,小心翼翼为几位老人扎针灸;同为乡村医生的妻子曾晓蓉也没闲着,在一楼诊疗室为排队看病的村民打针开药。
大林村卫生室这栋建筑面积达36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是民革中央2016年捐资援建的,既有功能完善的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中西药房,还配备有治疗、抢救、康复等设备。
两位乡村医生不仅要为全村村民提供医疗服务,还肩负着28户100名贫困户的健康扶贫任务。去年,夫妻俩看治病人3000多人次,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1233份,还定期为100多名贫困户开展健康巡诊。
“熊医生,我脖子上长了一个脓包,好痛呦,你快给我看看!”记者采访过程中,村民马泽群火急火燎地来到卫生室。熊远洋带上眼镜仔细一瞧:“你这是化脓性疮痈,得赶紧处理!我先给你消毒引流,吃点抗感染的药,过几天就会好。”
一旁的诊断室内,曾晓蓉正在给村民韩伟青的幼儿开治感冒发烧的药。见记者采访,韩伟青感慨说道,“自从修建了这卫生室,我们平时看病方便多了!现在是小病不出村,大病有报销。”
“我就服熊医生。虽然他不是我们养老院的专职医生,但老人们每天都盼望他来‘查房’。”90岁老人李永淑对熊远洋的医术赞不绝口,“上个月,幸好熊医生处理及时,才让姚天义脱离生命危险!”
原来,6月29日凌晨,养老院76岁的姚天义突发疾病导致半身不遂,慌乱不已的护工拨打电话向熊远洋求助。“不好,老人很有可能是脑卒中,你这样抱着他坐着是错误的,赶紧让他平躺等待救援!”熊远洋挂断护工电话后,马上拨打了120。所幸老人送医抢救及时,出院后又坚持请熊远洋针灸理疗,现已无大碍。
“学校变美了,我好期待开学!”
7月14日下午,从县城返回家的石柱县中益乡小学三年级学生谭佳丽经过学校大门口时,惊喜地发现学校变了样:“哇……我们放暑假才十多天,水泥操场就变成了塑胶操场,还安装了这么大一块电子显示屏!学校变美了,我好期待开学!”
正在学校监督施工的校长谭顺祥摸了摸谭佳丽的头说:“下学期,学校还要建远程教室、亲情爱心小屋、泥塑工作室,你们的校园生活将更加精彩。”
中益乡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上个学期,该校有11个教学班,165名学生,其中贫困学生78人,留守儿童56人,90%以上的学生都是少数民族,另有教职员工有23人。虽是寄宿制学校,但条件有限,有寄宿需求的学生大多租住在场镇上。
今年来,中益乡小学对教学综合楼和学生宿舍进行改扩建。工程完工后,教学综合楼面积将达1200多平方米,20间带厕所的学生宿舍将投入使用,可容纳120多人的幼儿园也将开园……
“这么多项目紧张推进,我只有守在这里才放心。”虽然是暑假,但谭顺祥一有时间就“泡”在学校,督促建设方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所有工程在9月开学前如期完工。其中,他特别关心学生宿舍楼建设,目前正联系家具采购事宜,“下学期,有寄宿需求的学生,住宿问题全部都能解决了。”
令谭顺祥更为欣喜地是,下学期,县里将派5名优秀教师来支教,充实中益乡小学的师资力量。学校也将派出一名骨干教师外出“取经”,到重庆南岸区一所优秀小学跟岗学习半年。除此之外,市里不少单位还向学校抛来橄榄枝,计划派出教育专家前来办讲座。
“如今,我们学校的硬件与软件大为改观,真是太令人兴奋了!和谭佳丽一样,我也期待新学期的到来!”谭顺祥说。
(由记者汤艳娟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