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

走出一条产业扶贫全新路子

  • 重庆日报 2019-07-17 09:42

  七月十四日,石柱黄水镇,村民在黄连地里除草。近年来,石柱黄连种植业发展迅速,带动了当地大批村民增收。本组图片特约摄影 钟志兵

  七月十三日,石柱电商产业园,某电商员工正将特色农产品打包,准备发快递。

  七月十四日,石柱县黄水镇万胜坝村,村民在采摘莼菜。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产业扶贫。

  在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中,我市聚焦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力,大抓特抓山地农业、生态旅游和农村电商,推动农业“接二连三”,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7月13日至14日,记者再次来到石柱,走进电商产业园、三红辣椒专业合作社,以及黄精、脆桃、莼菜、黄连等特色产业基地,欣喜地发现,这里已走出了产业扶贫全新路子。

  电商产业园助力,特色农产品触网

  直播卖腊肉 贫困户摇身变“主播”

  “大家好,这是我们石柱农村的老腊肉和天麻,绝对绿色生态,口味更是不消说……”7月13日,石柱电商产业园一间直播室里,贫困户罗武江穿上土家族特色服装,拿起自家网店销售的土腊肉,有板有眼地开始了网络视频直播。

  恐怕很少有人会想到,如今网店经营小有成就的罗武江,就在去年上半年,还是个经济条件十分困难的贫困户。

  发现新门路,现实很“骨感”

  罗武江是石柱自治县马武镇前锋村的贫困户,因长期患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一直都没能找到合适的脱贫路子。

  2018年,在当地干部劝说下,他参加石柱县的电商培训,发现了一个脱贫致富的新路子:石柱这么多绿色生态的特色农产品,开一家网店,销路肯定不会差!

  2018年5月,罗武江在家开起了名为“嘴巴铺子”的淘宝网店,还聘请了两个年轻人帮忙处理订单、发货等事务。但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订单一直不多,有时一天下来还要“打白板”。

  “他店铺里的产品是很好的,但在营销、管理上存在问题。”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当地帮扶干部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罗武江的网店销售状况不好,和产品、店铺缺乏知名度有关,但其背后的核心问题则是缺乏专业的营销和技术支持。

  进入产业园,鸟枪换了炮

  今年上半年,石柱电商产业园正式投入使用。

  作为石柱电商的孵化器,电商产业园集大数据分析、产品展示、电商公共服务、网货加工等众多功能于一体,可以为具备发展潜力的电商企业提供全程专业服务。

  帮扶干部合计一番后,与电商产业园进行沟通。最终,“嘴巴铺子”得以入驻电商产业园,开启了其快速成长之旅。

  “你们看,这直播间就是园区免费提供给入园企业使用的,添置这些设备起码得几十万元,我们自己可没这实力。为了帮助大家做好网络直播,产业园还对大家进行培训,怎样突出自身产品特色、怎样进行产品展示、怎样着装和说话最合适,这些事情都有老师指导。”罗武江介绍。

  罗武江显得很是兴奋,这是因为,当天的这场直播,观众达数千人,短短半个多小时店铺就接到了200多个订单,这在以前简直不可想象。

  一个大订单,赚了3万元

  入驻产业园的好处远不止于此。记者在“嘴巴铺子”的办公室看到,几张摆放整齐的办公桌旁,客服人员正在认真处理订单;订单从一旁的打印机中打出来,整齐叠放在一起,整个流程高效又规范。

  “这是园区为我们提供的办公场所,外面大厅内还设置有一个展厅,展示入园企业所销售产品。”罗武江告诉记者,更重要的是,园区引进了很多电商服务类企业,帮助他们切实解决了专业营销和硬件技术支持缺乏的问题。

  今年“6·18”期间,他们就依托园区服务企业所提供的营销策划、活动设计,收入30余万元。

  依托产业园这个电商聚集地,入园企业时常互通信息,开展合作,解决了很多网店过去所面临的商品种类匮乏难题。“今年6月份,园区的‘念椒食品’就帮我代销了8000斤腊肉和腊排骨,仅此一单,我就赚了3万元。”罗武江说。

  “触网”农产品,越来越多了

  在电商产业园的扶持下,如今,罗武江已经实现了脱贫增收的梦想,“嘴巴铺子”网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月均销售额达到了10万元,其中腊肉销售纯利润就在1万元左右。

  更引人注目的是,借助这一平台,越来越多的网店正在涌现,越来越多的石柱特色农产品开始“触网”。

  据悉,2019年石柱电商产业园预计将培育孵化电商网店1万个、电商带头人250名以上,实现网络零售额5亿元,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6500万元以上,带动1.2万贫困户实现增收。

  成立合作社 石柱辣椒“跳”往全国

  去年全县种植辣椒30万亩,椒农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辣椒快要红了,我们得赶紧加工完库存的辣椒。”7月13日,在石柱县三红辣椒专业合作社的加工厂房里,工人们一边清理辣椒烘干机,一边忙着将冻库里的干辣椒运上生产线,制作成辣椒系列产品。

  技术研发,让红辣椒“跳”起来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针对历年来农产品市场波动较大的问题,石柱县从良种培育、精深加工等方面着手,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使辣椒等特色产业经受住了市场波动的考验,从而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户搭上产业发展快车。

  三红辣椒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谭建兰取出一颗辣椒说道,过去,石柱的辣椒品种没现在好,“别人的辣椒皮厚、弹性好,品质高,丢在地上会‘跳’。我们的辣椒皮薄、弹性不好,‘跳’不起来。”

  为了提高石柱辣椒的品质,石柱县成立了辣椒研究中心,自主研发出石辣1号、5号杂交品种,以及辣椒专用肥、专用种植技术,并注册了“石柱红”集体商标。

  从此,石柱辣椒也“跳”了起来,成为全国辣椒市场上公认颜色好、味道香、辣度高的高品质辣椒。

  精深加工,让市场风险降下来

  光有好的品质不行,还得有完整的产业链,农业产业才能最大程度抵御市场风险。鉴于此,石柱县积极鼓励全县各个辣椒合作社建设精深加工厂。

  “在政府支持下,三红辣椒合作社建起了加工厂。加工厂共有8套烘干设备,每天可以处理160吨鲜辣椒,还有一个大型冻库可以储存1000吨辣椒。”谭建兰说。正是因为有了精深加工厂,这10多年来,该合作社的辣椒每年都实现了“应收尽收”,将市场波动给椒农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

  张庭树原是石柱县六塘乡山坪村贫困户,为了尽快脱贫,发展起了蔬菜种植,但时好时坏的市场行情,让他始终在脱贫线上下“挣扎”。

  2017年,张庭树加入三红辣椒专业合作社,规模栽种新品种辣椒。按照协议,合作社还按高于市场价保底收购辣椒,使他当年就收入10多万元。

  助农增收,完整产业链建起来

  如今,石柱辣椒产业已形成了一个完整产业链,加工企业数量达20多家,2018年全县种植辣椒30万亩,椒农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除辣椒外,石柱莼菜、黄连等,也成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特色产业。

  其中,全县莼菜种植面积达1.4万亩,种植户超过4000户,带动274户贫困户种植莼菜706亩,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在该县黄水镇万胜坝村,当地就引入精深加工企业,建立起莼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1780亩,带动了32户贫困户脱贫。

  华溪村“三变”改革构建利益联结机制

  有钱大家一起赚 种下黄精变“黄金”

  “这些黄精可是宝贝疙瘩,得好好管护,累点没啥。”7月13日下午,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一片黄精地里,贫困户陈朋正忙着锄草,挥汗如雨。

  陈朋这么“拼”的背后,是华溪村“三变”改革后构建起广受认可的利益联结机制,“这片黄精虽是公司的,但如今返包给我管护,黄精上市之后我可以分到20%的收益。”

  “三变”改革后,黄精种了200亩

  华溪村位于半山腰上,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多年来产业发展滞后,村民多以传统种养谋生,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302人,其中8户19人还没有脱贫。

  “如何发展产业,是我们最为头痛的问题。”华溪村支部书记王祥生介绍,为了改变落后的产业发展状况,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深度调整产业结构。2017年底,经过村民大会表决,华溪村“三变”改革正式启动,在有序开展清产核资、界定成员、量化确权基础上,组建合作社。

  合作社运用产业资金,与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出资成立公司,通过合作社有效组织农户,通过公司有效对接市场。

  改革后,农户以土地入股,公司对全村1200亩在耕地和可利用闲置地统一生产经营,使得华溪村所有土地均因地制宜布局了中药材、水果、辣椒等优势种植产业。“华溪村气候、土壤适合黄精生长,山上就有不少野生黄精,加上黄精的市场行情较好,所以公司就规模化种植了200亩黄精,这成为华溪村特色产业之一。”王祥生说。

  构建利益联结机制,黄精变“黄金”

  公司进行规模化生产,那么,农户怎样获利?

  王祥生告诉记者,改革后,农户以土地入股享受保底分红(田500元/亩、土400元/亩),公司还会将每年60%的收益拿来分红;平日里,有劳动力的农户可通过务工获得收入。

  “在这些做法的基础上,黄精还实行返包,由45户农户管护——其中贫困户23户,约定收益分成,让参与管护的农户多一份收益,激发了农户的积极性。”王祥生说。

  “黄精返包,一亩地管三年有2000块钱管护费,5亩地三年下来有1万块钱。”陈朋说,黄精管护的活儿并不多,具体怎么管护也有专人指导,平时主要就是注意锄草和排水。

  他最期待的还是这些宝贝疙瘩上市后的分成。按照返包协议,黄精上市之后,管护农户可以分到20%的收益。产量好的情况下,一亩地产量有1万斤,保守按照6000斤计算,3年下来5亩地总产量有3万斤。

  以往,黄精市场售价通常在5元/斤上下,3年下来陈朋可拿到3万元分成。加上管护3年共1万元的劳务收入,黄精上市后他可有4万元的总收入。

  “今年市场价是八块五一斤。”陈朋说,黄精种植经济效益高,已成为村民眼中带动增收致富的“黄金”。

  公益性岗位,让贫困户稳定就业

  黄精种植只是华溪村如今众多特色产业中的一个。站在华溪村山坡上,视力所及,一层层梯田里全是各类经济作物,有辣椒、木瓜、西瓜、有机稻,风景如画。

  目前,华溪村发展了脆红李、脆桃等经果400亩,木瓜、黄精等木本药材550亩,马铃薯、辣椒等短期作物650亩,菊花、牡丹等观赏经济作物700亩,养殖中蜂1000群,初步形成中坪脆桃观光采摘园、王子坪脆红李生态采摘园、蛮王坪牡丹露营体验区和金溪沟蜜蜂谷“三坪一谷”农旅产业发展格局。在中坪的脆桃基地,乡村旅游开始起步。记者看到,在基地旁名为“桃园人家”的农家乐里,前来避暑、采摘瓜果的游客不少,人气很旺。

  “来村里旅游的人多起来了,村里专门设置了公益性的保洁岗位,现在我每个月都能稳定收入1400元。”正在这里打扫清洁的贫困户秦庭会高兴地说道。

编辑:汤芮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