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过一个炎热而漫长的夏天,是重庆人长久以来一直在应对的一个课题,在“凉快”与“好耍”之间,人们努力寻找着一种平衡。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一课题也有了越来越多的答案。从重庆人越来越多元的消夏方式中,我们也发现了生活的各种变迁。
在南山吃火锅,既享美食又能纳凉,还能远望渝中美景(摄影/龙帆)
避暑市场在细分
据国内旅游互联网平台的预测,国内旅游需求有望在今年暑期得到修复,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避暑游。
作为重庆人消夏避暑的主流方式之一,避暑旅游已经发展出高山避暑、森林避暑、滨水避暑、乡村避暑等不同旅游类别。
“重庆人消夏避暑以家庭出游为主要形式,以本地和周边为主要目的地,老年人和学生群体是避暑旅游的主力军。”重庆市文旅委党委书记、主任刘旗同时也发现了近年来重庆避暑市场的新特点——消费人群逐渐年轻化、消费方式逐渐数字化。顺应这样的市场变化,消夏避暑产业也在朝着更加细分、多元的道路发展,不少新的夏季消费选择出现在市民和游客面前。
内容与温度同样重要
“避暑旅游目的地的培育固然需要以温度、湿度、降水量等本底气象资源为依托,美丽风景和凉爽气候固不可少。同时,完善而便利的公共文化空间、休闲场所和商业环境都可能成为游客选择避暑目的地的影响因子,而且其权重系数日渐升高。”在刘旗看来,外地游客不惜在盛夏来重庆“蹭热度”,意味着与温度相比,独特的体验和风景对游客更具吸引力。
同样,对于寻求避暑的人群,“凉快”也不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正因如此,近年来,以石柱黄水、武隆仙女山、万盛黑山谷为代表的避暑目的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以此来留住避暑人群。
小朋友经过《漫无边界》中国航天文创官方艺术特展的巨大太阳
家长在为孩子挑选避暑产品的同时,都希望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这也使得暑期研学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21年,“渝东南喀斯特地学”科普研学线路入选“成渝地区十佳科普研学线路”。这条线路以渝东南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基础,将南川金佛山、武隆白马山、武隆芙蓉洞、武隆仙女山、武隆天生三桥串联了起来,整合了线路上的地理、生物、历史、人文等多学科知识,深受青少年和家长的喜爱。
在追求凉快的同时,有体验感、获得感的内容是人们对消夏避暑的新需求。
“搬”到民宿去办公
对于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远避山林的城里人而言,主城周边的郊野公园、文化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主题乐园和度假区、特色小镇、乡村民宿等旅游空间,正成为避暑休闲的热门选项。
今年6月,北碚区发布了4条消夏采摘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邀市民走进充满夏日气息的田园生活,品原滋原味的特色美食,感受淳朴豪爽的田园乡音,享受北碚的山水美景。其中的“寻味碚城江畔”线路,以星空露营及漫步老街为主;“慢享古镇柔情”线路,则以水果采摘和景区游览为主……近年来,农文旅融合发展催生了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一批特色乡村旅游新业态,改变了传统的乡村旅游方式,开始由“食宿、观光”为主向“休闲、度假”转变。
这种转变让原本不具气候优势的近郊乡村成为热门避暑地。乡村民宿瞄准夏日商机,在为游客提供食宿服务的同时,还提供新型乡野生活方式,绿意盎然,清净自然,自带一股清凉感。以至有远程办公人群将办公室“搬”到了乡间民宿,白天在笔记本电脑前忙碌,早晚则漫步田间,工作、休闲两不误。
避暑时空在延展
“避暑旅游不仅是人们逃离高温城市的休闲度假方式,也是人们寻求陪伴和新奇的重要途径。”刘旗说,近年来重庆大健康类、文娱类的避暑方式正悄然兴起,温泉、康养、亲水、夜间游、反季滑雪、驻场演艺、文艺演出、马戏表演等新的选择越来越多。
消费需求升级使得避暑游“时空”得以延展。
2018年8月17日,位于两江新区的重庆际华园室内滑雪馆正式开馆,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在城市中提供了冰雪世界。“今年暑期到际华园来滑雪的客流量达到了去年的3至4倍,高峰期集中在下午两三点。”际华园企划部部长王静介绍。
2020年9月26日正式开放的重庆融创文旅城,为重庆人带来又一个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雪世界”,同时,文旅城的“水世界”“海世界”在夏天也备受欢迎。
暑假来临,家长带着孩子到重庆融创文旅城雪世界滑雪(摄影/齐岚森)
避暑游“时空”的延展,也为年轻人消夏避暑提供了“空间”方案,让年轻人在“室内”有了更多新耍事,“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全季节”娱乐活动快速发展,在室外温度不太适宜的夏季更受青睐,相关市场主体也迎来持续高速增长。
夜游,则提供了一种“时间”方案。夜间文化活动、夜间美食体验、夜间购物等夜经济到了夏天尤其红火。“不夜生活节”从7月持续到9月,贯穿整个夏天。
一直以来,重庆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拥有较高的活跃度和知名度。去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重庆有包括渝中区解放—洪崖洞街区在内的六个集聚区上榜。当前,更是以集聚区为阵地形成了“夜游、夜景、夜秀、夜读、夜市、夜娱、夜养”等“七个夜”的丰富产品体系。
回归日常生活
高温下的夏日重庆,城市生活依然精彩。
能够去气候凉爽、风景宜人、服务和设施完善的地方旅游固然好,但是旅游不可能也不应该是避暑的全部。
两个小观众在悦来美术馆交流
“传统的消夏避暑本是平常人家的寻常生活,相对于因地制宜的休闲,旅游只是后来者。”刘旗表示,从概念上讲,避暑经济是依托气候资源,以避暑旅游活动为目的,把避暑旅游活动和与此相关的经济行为融合在一起而开展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具体而言,避暑旅游活动需要与度假、疗养、医疗保健、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等方方面面发生经济联系。只有回归到日常生活场景,避暑产业的市场基础才会真正变得厚重起来,才可能承载创业创新和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在构建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美好生活空间发展格局的过程中,重庆正在努力拓展越来越多贴合日常生活的消夏避暑场景。
今日重庆首席记者 刘晓娜
今日重庆摄影记者 李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