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到么?
仅用6000元
拍出了一部时长80分钟、口碑超赞的方言剧
性价比之高,令人咋舌!
钱,是如何省出来的?
戏,是怎样拍出来的?
其中有哪些辛酸苦辣?
《招兵买马》的拍摄现场,一探究竟……
演员片酬、工作人员食宿、摄制团队工钱、道具制作花销……一笔笔、一项项,在普通的剧组,那都是真金白银才能对付的。而在《招兵买马》摄制组,这一切,几乎都可以——
不花钱?!
不搭景,腰子街原汁原味出镜
万盛经开区腰子街是《招兵买马》故事的真实发生地,那里的街道是梯坎路和青石板的小巷,民房多为老式的砖木结构、瓦片盖顶,无需特意的布置与搭建,360度彰显出地道的老街风貌。当地居民听说剧组进驻,蜂拥着来看热闹,不仅没添乱,很多群众还端着土碗、拎着木条凳、抬着八仙桌、扛来老式木床当道具。一切布景来自百姓家,悉数还原解放前的腰子街,就连道具用的花生米、猪耳朵,居民们都热情地包揽了下来。大伙的想法很简单,这是我们共同的腰子街,这是我们共同的方言剧。
想上镜,演员一律自备服装
虽是临时组建的草台班子,但上戏的演员却大有来头,他们很多是当地剧团的名角或知名的民间艺人,出于对电影艺术的新奇与热爱,零报酬参演。剧组的负责同志在动员会上曾严肃认真地强调:“想拍电视剧,各人打服装哈,有服装的,才能上戏哈。”
于是乎,川剧团表演节目的戏服、老家压箱底的父母穿过的长衫、七大姑八大姨柜子里看上去有些年头的小物件统统流入剧组。因为没有交通车,演员们都是从四面八方自行乘坐公交赶来片场,将剧组生活当做快乐的周末时光。为了提升影片质量,《招兵马买》还曾前后三次重拍,竟没有因为谁迟到而耽误拍摄进度。
枪战戏,鞭炮棉纱完美伪装
枪战戏往往投资巨大,在6000元的总金额里,它又占据怎样的分量呢?
枪,是托关系从重庆川剧团借来的几只木枪,从头至尾擦得锃亮,镜头里足以乱真。但这样做有个致命的缺点——木枪无法冒火,“炸点”的问题接踵而至。最后,还是几板土鞭炮解决大问题!为了节约起见,鞭炮被严格区分为大炮和小炮,大的埋在松软的泥土里,小的抛向空中,制造弹点。剧组也没有烟饼啊,又怕引起山火,唯有把油绵纱点燃后放进报废的瓷盆里,再盖上比较湿润的树枝制造烟火,那叫一个呛啊!
波折不断,兴致更浓
《招兵马买》的账面上
虽然只是6000元的投资
但它的成功注入了所有
演职人员和当地居民的无私付出
摄影:杨 东
文章:郭浏婷
编辑:郭浏婷
审稿:陈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