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

巫溪:以“李”为媒 通城更“靓”

  • 今日重庆 2021-08-05 16:08

  近日,巫溪县政务中心派驻云台村驻村干部谭经美用后备箱装满大户周祖东家的最后一批精品李子,从海拔1400米左右的山上到县城及周边为下单者“送李上门”,标志着该镇挂果的1.3万亩中熟李基本售完。

  “把保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聚智聚力防灾减灾,这一件民生实事贵在抢先一步,赢在同心同行。”该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詹祖斌介绍,在特殊关键时期,驻镇、驻村工作队与镇村社协同“护李”,与暴雨抢速度、拼强度,实现了销售450吨、收入近300万元的目标。

  李子熟了,干群合力“护李”

  “每年六七月就要下连雨,就像下的刀子戳在心上,搞不好万多斤又要裂口……”清泉村种李大户张能彩跟本村几十户种李村民每到这个时节就睡不着觉了:“愁技术跟不上果子数量质量不行,愁大风大雨一夜之间毁坏就要到手的李子,愁熬过风吹雨打的李子变不成钱,愁遍山的李子卖不上好价钱。”

  “防病虫一刻不敢松懈,防灾减灾广泛动员,县农业农村委在村里实施简易避雨设施项目,天热要揭开,下雨又遮上,跟大户们一起劳动才知道每一个李子都来之不易,成熟期只有3—5天,也是预报中将连续降雨的那几天。急上加急!”为此,重庆移动公司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吴国生看在眼里记急在心里,也陷入焦虑之中。

  带着焦虑,吴国生走进市政府派驻通城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江有林、副队长余淳珍当即发出指令:“全体行动,争分夺秒跟暴雨拼速度,尽最大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以最快速度把果子卖出去”。两天后,一场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主办的“5G助推乡村振兴 公益助农直播专场”在巫溪县通城镇消费振兴馆举行。来自巫溪县通城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江有林、副队长余淳珍、县农业农村委、通城镇、重庆移动巫溪分公司、驻村第一书记代表、种植大户等7位嘉宾走进直播间,为通城镇青脆李代言,线下帮扶集单位参与助销。吸引近4000人参与,线上带货500多单,值近8万元,线下预售10万元。

  通城的李子熟了,在暴雨到来前销售出去了,因暴雨灾害损失的青脆李产量从去年的60%下降到30%。

  “去年收入2.5万元,今年已销售1.5万斤,收入超8万元,比去年多了一倍。”张能彩等果农由愁变喜了,吴国生提着的心也放下了,他说清泉村现有青脆李1700亩,800亩投产挂果,卢万玖、卢德英等困难群众的李子销售收入也已超过1万元。

  据驻镇工作队队员胡维鹏统计,市、县、乡、村、社共 有2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到这场“护李”行动之中。通城的李子熟了,并在暴雨到来前销售出去,损失从去年的60%下降到30%。此外,县农业农村委还在该镇实施了3000亩青脆保险项目,目前已进入理赔程序,按损失轻重每亩赔付100至300元不等。

  汗水湿透大地,李花开满山谷

  “今年已经卖了7000多斤中熟李,树上3000来斤晚熟李也被提前预定下单,收入比去年更好,日子比往年更美了。”长桂村谌祖学望着他家的脆李园乐呵呵的说道。

  “2013年我脑壳长瘤子开刀回家时,哪里想得到现在年年李子更卖上七八万。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这个家越来越好”。谌祖学妻子江志明回忆几年前她因病手术后,返家的窘境,脸上满是唏嘘。

  2013年,谌祖学家200多株李子树刚刚种下一年,正是管护期,大儿子正在上高一,小的才读小学,正是用钱的时候,真是每过一天都非常难。谌祖学对妻子说,酒泉村一斤李子要值一筐洋芋的钱,有搞头,既找得到钱又还得清账。让她安心养病,自己在果园里套种蔬菜,早晨下城卖菜,我们的日子会有好盼头的。

  谌祖学说每天都在果园、市场上忙,反而没有时间想苦不苦、累不累。2013年他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随即申请了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又养殖几十头生态猪。2016年李子开始变现,日子由苦变甜了,2017年光荣脱贫。

  2018年8月底,几十株从谌祖学老屋搬下来的李子挂果销售时,县农委经作站站长李相进发现这些李子成熟晚,果型口感特别好,初步判定应该是新品种。紧接着市农委的专家团队现场品鉴,与李相进的判断基本吻合。为此,市、县两级立即启动品种审定和保护工作,建立了母本园。2020年,“巫溪晚脆李”品种审定,并在全县中高海拔试种。

  青梅村李子发展到3000亩,1200亩挂果,蔡毓彪是村里的大忙人和主心骨。卖完自家李子,稳当收入8万多元后,他要到湖北省去挣300元到500元一天的技术钱。镇上得知后,立刻联合村里聘请他当李子产业技术顾问,他说:“李子不能望天收,要苦干,更要巧干,巧就是技术。只要乡邻有需求从来不保留,力气和技术用了还在,帮助家家种出好李子卖出好价钱才是真本事”。

  李芳荣今年开始对果园的李子树进行品种改良,高换嫁接,这些年的摸爬滚打让他坚信,好品种、好品质才是最强的保险,才有好市场、好价钱。

  “我们通城有李子大户30户,这些能手在石头缝里填土植树,让荒山变绿林,咬着牙坚持三五年下来,小李苗变成了摇钱树,给身边的乡亲起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通城镇主要负责人介绍,该镇的李子在地达2.2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3万亩,今年已销售李果300吨左右,收入180万元,增强了群众的发展信心,为产业振兴奠定了好的基础,李花开满山谷,李果压弯枝头,小小李果成为致富果。

  从果园李飘香到农民口袋满

  “与‘李’相约,要‘李’约我,今年云台村最后一批李子下树了,下单的朋友注意收货哟。”这是通城镇云台村第一书记游斌杰7月29日的朋友圈信息。据他统计,截至当天,该村30万余斤李子已经被分成“精品、中、小”三级售罄变现,107.5万余元现金装进果农口袋,比去年增加32.5万余元,价格上涨43%,销售时间缩短8%。

  村支部书记龚德洪说,渝东名寺云台寺下的云台村海拔立体,阳光充足,很适合种李子,基地达3000余亩,年产可达40-50万斤。在今年雨季来临之际,看着即将成熟的果子挂在村头,村支两委及驻村工作队与全村群众非常担心一年的努力打水漂。

  “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坐下来想办法,把李子保产和促销当成群众的重点民生实事,把微信朋友圈和抖音变成营销平台,把云台的果园不断展示给消费者看,帮扶单位市畜科院、巫溪县政务中心全员参与预售推广,在6月底就拿到了4000多斤的订单。”谭经美介绍,线上朋友圈持续推介每个种植大户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力求让李子直接从果园到果盘;线下科学防灾减灾,严把安全质量关,与不利天气比速度,力求李子味美有爱;摘、选、装、运、售五个环节都遵循诚信的宗旨,坏果劣果及时赔付。在线下,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成员的后备箱每天傍晚都被李子挤满,下班后他们忙着为县城和周边的消费者送果上门。

  “云台的李子真甜,能不能把明年的也预订上?”网友“田田”给谭经美写下这样的留言。

  种植大户曾祥虎说:“今年李子卖了5万多斤,15万元装进口袋。7月初,我们还在火烧眉毛,现在心里石头落了地。党员干部这回的实事硬是帮到急难处,扶在点子上。对今年雨灾,我们自己吸取教训,不等不靠,天气凉了就开始秋管清园,争取各人想办法防病虫和灾害,提前避雨防旱,让云台的李子更好吃更好卖,家家挣大钱。”

  农民富、产业兴、乡村美的路上你我同行

  “2005年,通城镇从第一轮退耕还林项目实施起发展经济李果林,此后经历了2015年、2018年的两轮规模种植,现在地2.3万亩左右。2021年,通城被确定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全镇规划新栽7000亩晚脆李,对现有果园实行提质改造。”通城镇主要负责人介绍说。

  “晚熟李是在我们长桂村发现的,这可是个宝贝。全村的李子也不少了,但管的有好有差,有的找到了钱,也有没找到钱的。”该村支部书记熊良军带头种李子。他说,村里的大户不多,标准化管护程度低,50%的果园管护不到位,产量质量不高,因此果农的信心不足,大部分农民缺技术、缺劳动力,应对病虫害和极端天气的主动性和能力不足,同时通城没有"三品一标“李子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这些都是发展青脆李遇到的“牛脑壳”。

  该县农业农村委经作站站长李相进建议,尽早推进落实1000万在地李子后续管护社会化服务项目,以社会化服务边干边带果农“长本领”,让全镇李子提质上档,努力实现产业标准化、产业景观化的目标。要提前安排明天的防灾减灾工作,每个村都培养本土专家。他还建议要对销售、加工及应急及早形成前瞻性的方案,虽然今年通城李子好卖,不能代表明天销路畅通,李干、李子“白兰地”等产业产品是最后一道防线。

  “李子树下套种药材、蔬菜,春天以李花为请柬,夏天以李果为好礼,把外边的人请进住下来,让孩子们亲手采撷最新鲜的李果,把果园的果子卖到国内外。”新入职通城镇的选调生高杨对脆李产业寄予无限的向往。

  文丨陈永建 余明芳

  图丨巫溪县委宣传部

编辑:陈怡璇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