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对话初心

陈愚生,重庆马克思主义思想“播种人”

  • 今日重庆 2021-05-31 15:34

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的社会主义的原故
  
(1921年10月24日)
  
陈愚生

  文化运动,也可以说是改进人生的运动。人生是向上进化的,文化运动,就是推送人生,向那愈进化的路上走起去的一种运动。
  
  现时文化运动的内容,最重要的,可以分作,(一)科学化,(二)社会化,(三)美感化,(四)意识化四项来说明。
  
  人类知识的进化,大概可以分做三个时代,(1)神异时代,(2)思辨时代,(3)证实时代。要向进化的路走去,就不能不认科学是第一致用的工具了。就是理论上的东西,社会主义,本不是马克思才有这种理想,何以今马克思独享盛名,读到社会主义,莫不是推为鼻祖呢?这是因为前此倡社会主义的,只是一种理想,到了马克思才用科学的方法来证明,才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的社会主义的原故。
  
  资料来源:《友声》第一卷第一号,1921年10月24日

  这段文字源于1921年陈愚生在重庆联中自治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他阐释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到了马克思才用科学的方法来证明,才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的社会主义的原故。
  
  这次讲话,是陈愚生践行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的有力例证。而这样的例证还有很多,贯穿着他短暂的一生。但在学界,对陈愚生的研究并不多见,关于他的档案文献和口述资料也都较少。这是与他作为新文化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播火人”所不相符的。可以说,这位五四精英应当被所有人熟知、铭记。
  
  陈愚生,四川泸州人,早年毕业于前清特别法政英文专科学校。1911年参加四川保路运动。民国初年赴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经济。回国后,于1918年6月和李大钊等人在北京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任执行部主任。
  
  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所有社团中,存在时间最久、会员数量最多、会员分布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社团。会员们都是当时的青年才俊,包括李大钊、王光祈、周太玄、陈愚生、毛泽东、恽代英、张闻天、田汉、卢作孚等,这些人是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科技等领域的佼佼者,可谓占尽时代风流。
  
  其中,陈愚生是学会的七个发起人之一,也是“七人组”能得以成立的重要纽带。1918年6月30日,已有共同理想的陈愚生、王光祈、曾琦、张尚龄、周太玄、雷宝菁六人在北京南横街岳云别墅张文达祠,商议发起少年中国学会。李大钊后于7月21日参与进来。先前的六个人都是四川人,有着老乡和同窗的情谊,而陈愚生与李大钊是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时的校友,在留学期间已成为好友。正是通过陈愚生,李大钊后与王光祈和周太玄结识,“他们很快把他当成一个知心的老大哥,真是相见恨晚”。随后,经过一年的筹备,少年中国学会于1919年7月1日上午在陈愚生北京的家中正式宣告成立,并以“奋斗、实践、坚忍、俭朴”作为信条,在传播进步思想和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次年,陈愚生开始了与重庆的渊源,并作为领头人为川渝马克思主义传播和新文化运动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时,他接受东川道尹叶炳臣推荐,到重庆任川东道尹公署教育科科长。重庆教育界成为陈愚生改造社会实践第一站。
  
  当时的重庆,教育界如一潭死水。陈愚生一方面大刀阔斧地撤换了重庆几所主要学校的校长,把具有新思想的熊浚、张方谷、沈懋德等人分别委派到重庆联中、川东师范、巴县中学等校任校长,另一方面,他还将一批深受新思潮影响的青年引进教育界。这批人到来后,将新风气、新方法带入到具体的课程教学、学生活动中。
  
  此外,陈愚生还借助外部力量为身处偏隅的重庆青年带来先进思想的洗礼。1921年暑假,在陈愚生、刘泗英的提议和促成下,高一涵、陈启修、陶孟、邓中夏、黄日葵等来自北京、南京的学者和少年中国学会会员们,在重庆总商会和巴县中学向青年们介绍了五四运动的情况,并宣传男女平等、社交公开、教育革新。这次讲学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重庆青年中激起了强烈反响,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通过一系列措施,在陈愚生的带领和倡导下,重庆教育界成为重庆新文化运动中最活跃和最有生气的领域。
  
  1921年2月1日,陈愚生在重庆白象街创办了《新蜀报》并任社长。以“新文化,交流新知识”为宗旨的《新蜀报》开始“猛向最顽固、最腐臭的旧社会作不断的攻袭”,成为当时重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之一,不少热血青年、知识分子正是通过该报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逐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2年,刚刚留法归国的陈毅被陈愚生聘为《新蜀报》主笔。陈毅以犀利的笔法,发表了一系列思想激进的诗文,受到青年学生的追捧和热爱。1923年,萧楚女任主笔,开始系统地向广大青年介绍革命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无情地抨击时弊,解答青年所关心的一些社会问题,受到青年学生的热情欢迎,报纸发行量由原来的500份猛增到10000份,影响广泛深远。
  
  在教育界积极作为和办《新蜀报》的同时,陈愚生在其他领域也一直进行着改造社会的实践。1922年,他与周钦岳等人发起重庆裁兵运动,以学生、工人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主体,反抗军阀混乱时局。1923年,他担任新创办的富川储蓄银行协理,着手为实现“开发大西北”的计划积蓄力量……
  
  可遗憾的是,就在1923年6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走了陈愚生年轻的生命。而就在两年前的1921年,他年轻的妻子在刚刚北京离世。陈愚生的妻子金绮是他在日本时一位金姓同学的妹妹,金绮的父亲曾是清朝的一个税官,此前对这门亲事颇不赞成。但她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与主张革新的新潮派人物陈愚生结婚,并生下了小女儿陈白颀。
  
  陈愚生的过早离世,造成对于他的研究较少,留存下的文献档案资料也偏少。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对新文化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不容忽视、更不能被尘封的。恽代英、萧楚女、邓中夏等对重庆马克思主义运动起着重要作用的人物,都是由他直接或者间接介绍入川的。可以说,他们都是在陈愚生的影响下,做着他未尽的事业、完成他未尽的理想。
  
  陈愚生,是重庆名副其实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播种人”和开拓者。
  
  文| 罗辑

编辑:胡婷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