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开展后,双龙镇安静村通了公路,村民们纷纷建起了小洋楼(新华网 耿骏宇 摄)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坐拥天时地利,看着“金饭碗”,却吃着“三大坨”(洋芋、红薯、玉米),这曾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巫山县双龙镇的真实写照。
2017年,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双龙镇巧用各项扶贫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脱贫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做好“实”字文章,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7756元提高到2020年的11085元。2020年,双龙镇1803户6654人稳定脱贫。
脱贫摘帽后,如何巩固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双龙镇正在积极探索。
巧用政策盘活资源 让产业发展支撑全面乡村振兴
在双龙镇安静村的一家红叶雕刻工作室内,村民刘忠梅正熟练地在一片红叶上进行雕刻。由于平时需在家照顾两个小孩,这份在家门口找到的工作让她十分满意。
每年深秋时节,双龙镇红叶似火、层林尽染。约200种植物的树叶会变成红色,主要包括黄栌、乌相、枫树等。以前,远近闻名的巫山红叶树,经常被村民砍来当柴烧。
2018年,在安静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王涛、堰兴剪纸传承人黄继琳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村里办起了叶雕工艺培训班。通过学习,村民掌握了选叶、清洗、描画、雕刻等工艺,把一片片普通的巫山红叶变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由于山水阻隔,过去这里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在村里只能务农。现在一个月下来平均工资在1500-2000元之间,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刘忠梅说。
村民刘忠梅正在进行红叶雕刻(新华网 耿俊宇 摄)
双龙镇党委书记易前聪介绍,为帮助当地老百姓实现长效增收,双龙镇优化了镇域产业结构,将产业方向聚焦在了生态旅游、电商物流、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推动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并以分红、公益岗位就业、扶贫车间务工等形式带动1790户贫困户脱贫。
“以前村民们都外出务工,很多土地荒废了,地里的荒草比人还高。现在通过脆李、橙子、红心蜜柚、葡萄、核桃等的种植,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了,荒地变成果园,不仅吸纳百余名村民就地务工,一些年轻人也纷纷返乡,实现了‘空心村’到‘实心村’的转变。”易前聪说。
双龙镇还通过积极争取巫山县光伏扶贫发电项目,先后在10个贫困村建成分布式光伏电站20个且全部并网发电,累计收益350多万元。“通过贫困村+非贫困村带动模式,并按7:3对收益进行分配,20个行政村首次实现了集体经济全覆盖。” 易前聪说。
此外,双龙镇还进一步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三变”改革路径,采取资金变股金方式,组织20个村出资65万元,引入社会资本35万元组建双龙福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并开办双龙福农业公司,其中村集体占股65%。
如今,公司注册的“双龙福”商标旗下,已有农副产品策划、包装、销售和文创产品研发等板块,并开发“辣椒酱”“福字钥匙链”“福字冰箱贴”“小福栗板栗” “红叶雕刻画框”等20个福文化系列产品,累计收入650多万元。
“在集体经济的助力下,双龙镇正在加快实现农村变景区、农舍变宾馆、农民变股东的转变。” 双龙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抢抓小三峡旅游提档升级机遇,丰富农特、文创产品种类,把更多游客引到双龙、留在双龙。
双龙镇安静村的光伏发电站(新华网 耿骏宇 摄)
兴文化强干劲 建设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要想长效致富,实现乡村振兴,还必须拥有一支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人才队伍。 在重庆市委宣传部扶贫集团协助下,双龙镇通过实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家庭发展等“五福”行动,打造“双龙福镇”,激发当地干部群众的精气神。
如今,双龙镇每个村都配备1名文化专干,还建成了镇文化活动广场和6个具有辐射功能的村文化活动阵地,有村文化志愿者20多人,并以此为基础举办趣味运动会、评选“双龙福星”、举办乡村赛歌会,为村民带来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让大家干劲十足。“村里有了一支带不走的‘文化+’工作队,现在,我们正在推广幸福议事会,实行三级议事机制,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度。还将持续开展‘身边的脱贫故事’微访谈、山里孩子有梦想、感恩惜福梦想课堂等主题活动,传承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易前聪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易前聪表示,接下来,双龙镇将继续创建特色生态产业示范镇、乡村治理创新示范镇、乡村文化建设示范镇,持续聚焦临界人员和致贫诱因,多管齐下防止非正常情况返贫,以产业发展支撑全面乡村振兴。
双龙镇安静村一角(新华网 耿骏宇 摄)
记者 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