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庆网讯(记者 杨光毅)在29日的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例行新闻通气会上,针对普遍关心的口罩问题,市经信委副主任涂兴永透露,截至1月29日12点,市内企业累计生产医用口罩41万个,落实口罩生产原料12.32吨,预计可生产医用口罩216万个。
按照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我市在医疗物资保障方面主要采取了五个方面的措施。
建立应急工作机制。我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市经济信息委随即通知机关干部迅速返岗,目前已建立综合协调组、医疗物资储备组、医用口罩生产组、消杀用品生产组、生产原料协调组、资金后勤保障组、医疗物资分配组,明确目标任务,分别由一位委领导带队,抓好相关工作的落实。
加快企业复产复工。在逐一摸清药品、防护用品、消杀用品等物资底数,详细掌握企业产品规格、可用库存、生产能力等基础上,已建立医用口罩、防护衣、消杀用品等相关生产企业清单,对市内医用口罩、防护衣、测温计等重点企业派驻工作组现场蹲守,帮助企业解决企业原材料等复产问题,现场督导企业满负荷生产。市内具备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的医用口罩、消杀用品、医疗器械等企业,目前均已复工复产,正加班加点轮班生产。截至1月29日12点,市内企业累计生产医用口罩41万个,落实口罩生产原料12.32吨,预计可生产医用口罩216万个。
加大国内采购力度。对我市不能生产的护目镜等紧缺物资,多方联络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企业,积极储备医用口罩、防护服等应急医疗物资。围绕储备目录清单产品,建立储备企业、生产企业监测预警机制,指定专人入驻,确保供需信息全面准确。
加大国际采购力度。加强与韩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应急物资生产及销售商联系,抓好医疗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紧缺物资的国际采购力度。
开通资金物流绿色通道。海关、药监、财政、口岸物流等部门开通应急医疗物资紧急采购“绿色通道”,确保应急医疗物资及时到位:药监部门开通审批绿色通道,派驻专人进驻企业,全程跟踪服务指导;海关部门开通进口防疫物资快速通关专门受理窗口和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相关物资办理通关手续;口岸物流部门备置了集装箱卡车运力80辆/天、仓储场地近10万平米。
涂兴永介绍,从1月21日至28日,我市累计收储防护服5300套;N95和外科口罩6.6万个;一次性医用口罩98万个。预计未来3天,可入库N95和医用外科口罩18.2万个;一次性医用口罩40万个。
另外的好消息是,目前,已确定的货源包括:医用防护服8.84万套,N95医用防护口罩3万个,医用外科口罩每天5万个以上,一次性医用口罩300万个,护目镜3.1万支,新型冠状病毒诊断试剂盒每天1万人份,丁腈手套40万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