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重庆各地各单位多种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重庆日报 2021-03-30 09:47

3月29日,“学党史 知党恩 永远跟党走”庆祝建党100周年暨南岸区党史学习教育在红色教育基地《挺进报》旧址举行(记者 齐岚森 通讯员 郭旭 摄/视觉重庆)

3月29日,在沙坪坝区磁器口街道磁建村社区,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讲解员张露(右)和手语翻译志愿者董琳琳(左)配合,给小区聋哑人和居民代表讲党史故事(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连日来,我市各地各单位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百年奋进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大家表示,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
  
  参观学习
  
  从革命传统教育中汲取前进力量
  
  3月29日,江北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前往重庆“三三一”惨案死难志士群葬墓地,纪念革命先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中汲取前进力量。
  
  “我们看到在整座扇形墙面上一共记载了200名烈士的名字,以及他们的年龄,牺牲的时间和怎样牺牲的……”仪式结束后,江北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走进江北区革命烈士纪念堂瞻仰英名墙,聆听了讲解员讲述那段撼人心弦的历史,感受革命先辈绝对忠诚、信念坚定、勇于牺牲、赤诚为民的崇高精神。
  
  江北区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说,要动员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强大动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近日,市委党校第40期区县部门领导干部进修班学员来到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现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大家回顾中共中央西南局在重庆的光辉历史,感悟初心、明晰使命。
  
  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位于北碚区澄江镇缙云山杉木园内,是西南局进驻重庆办公后的重要办公地点。展厅里,大量的场景设计、实物展示、微缩模型,全面详实地展示了中共中央西南局在重庆开展的工作,再现了建国初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学员们表示,通过此次现场学党史,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锤炼了党性修养。将以本次学习培训为新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工作、担当作为,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以实干实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近日,北京市八一学校的数千名师生在教室中观看了聂荣臻元帅陈列馆打造的“聂帅精神进校园”故事会视频。这是位于我市江津区的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首次推出“聂帅精神进校园”故事会视频。形式丰富、内容生动的精神食粮受到该校师生热捧。
  
  据了解,北京市八一学校始创于1947年,是由聂荣臻元帅亲手创办的荣臻子弟学校发展而来的一所历史名校。为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该校在校庆日活动期间,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组织各班同学认真观看了聂荣臻元帅陈列馆打造的“聂帅精神进校园”故事会视频。同学们还围绕本次活动开展了观后感交流、优秀学生干部事迹宣讲、学生干部领导力培训等丰富多彩的衍生活动。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馆长万金容介绍,今年2月,该馆结合各年龄段学生认知特点,精心录制了“聂帅精神进校园”大、中、小学版故事会系列视频。“聂帅精神进校园”故事会,以聂荣臻青少年时期的故事为蓝本,深入挖掘其中的“善”“孝”“智”等美德,通过情景剧、讲故事、歌曲等形式生动展现给孩子们。具有震撼视觉效果的3D影片《巍巍丰碑——纪念国防科技主帅聂荣臻》也是“聂帅精神进校园”故事会菜单中的一项,受到学生的欢迎,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基层宣讲
  
  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
  
  3月29日,在巴南区木洞镇二社区的一场党史学习教育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传承人喻良华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编入木洞山歌中,用悠扬的旋律、振奋人心的歌词,与在场群众一道“唱支山歌给党听”。
  
  近段时间以来,巴南区组织引导区内各级各类文艺专家、文艺爱好者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文艺创作,借助木洞山歌、界石儿歌、惠民谐剧,以及快板、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大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网络,坚定了该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及广大青少年学党史、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近日,重庆市乡村学校少年宫“祖国在我眼中·校园里的红色巡讲”走进荣昌区的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与同学们分享红岩英烈江竹筠、火海救人的志愿军战士吕玉久等英雄故事,感受信仰的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重庆市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办公室主办,针对全市部分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巡讲授课100场。自1月15日启动以来,已开展30余场。
  
  “红色故事巡讲以鲜明活泼的讲述和互动,把书本中的英雄人物带到同学们身边,对青少年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荣昌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区正在各中小学广泛开展“小萝卜头”红色讲解员、红色征文、红色书画、红色短视频等红色活动,希望广大青少年能够以此为契机,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当时,我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弹药、武器等军需物资顺利送达前线,一路上炮火纷飞,受伤的战友就倒在我的脚下……”3月25日,璧山区璧城街道天池村“老兵讲党史故事”现场,86岁的老兵雷志奇向当地村民讲述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故事,台下不时有人抹泪。
  
  1952年,17岁的雷志奇应征入伍,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成为某高炮部队的一名战士,主要负责保护清川江大桥运输线,保证粮食、弹药、武器等军需物资顺利送达前线。直至1953年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后,雷志奇才回到家乡。
  
  “过去只能从电影里了解战争,今天通过老兵的宣讲,感觉自己仿佛走进了70年前那段峥嵘岁月,特别有感触。”天池村党支部书记马廷超感慨道,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根基层、扎根农村,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据了解,为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璧山区积极挖掘当地红色资源,邀请辖区内的革命老兵、退役老兵、现役军属组成“老兵”宣讲团,以经历者的身份、讲故事的方式,走进基层、走进社区、走进乡村,向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史、发展史和奋斗史,歌颂党的伟大成就,传递前行的力量。
  
  璧山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组织更多老党员、创业者、乡贤等,以第一人称讲述红色故事,通过“我”的真实经历来重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以学促干
  
  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记者3月29日从南岸区获悉,该区在掀起全区学党史热潮的同时,还聚焦基层群众所需所盼所愿,以城市更新、品质提升“七个优化”重点工作为引领,积极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龙门浩街道根据老旧散居民区较集中的情况,紧盯优化提升出行环境,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优化养老服务,优化便民设施、公共空间,优化改进社区安全管理等内容,推动建设了一批民生项目。
  
  “今后,再也不用天天爬楼梯了。”今年67岁的何素贞是龙门浩街道七必居的居民,由于小区是老旧小区,每天上下楼对何素贞来说非常吃力,“没有必要的事,还真不愿天天下楼去。”
  
  今年初,龙门浩街道开始实施老旧小区电梯改造,计划在年内拿出2000多万元,为街道53幢老旧居民楼安装电梯。何素贞知道后,立即在小区内奔走相告,自愿成为电梯改造的志愿宣传者。
  
  目前,龙门浩街道老旧小区电梯改造已开始全面征求群众意见,预计在年内就能全部完成安装。
  
  据介绍,今年,南岸还将在每个镇街分批实施“七个优化”2-3个示范点,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3月26日,南川区大有镇石良村“坝坝加油站”开展了“政策微发布,为民办实事”活动,在活动现场,村民高仕强如愿办理了房屋拆旧建新相关手续。
  
  “我以前一直在外打工,家中老屋年久失修,这两年一直想拆旧建新,心想着办手续要到处跑,就一直没有去办理。”高仕强说,“‘坝坝加油站’来到家门口,实事好事真是办到老百姓心坎里了!”
  
  村民李兴也非常高兴:“目前,正是春耕春播的时节,‘坝坝加油站’里还来了区农业农村委的专家,讲解如何辨识假农药、假种子,这是‘及时雨’,好得很。”
  
  活动现场,南川区农业农村委、大有镇社保所等干部还进行了政策微发布,发布最新社保、医保政策,普及“两癌筛查”等健康知识,让群众听得清楚、听得明白。
  
  据悉,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中,南川要求全区开设的1300余个“坝坝加油站”提前梳理收集群众的需求清单,现场为群众办理实事,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温暖。
  
  近日,在西南大学师生共建样板党支部分享会上,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西南大学廖和平教授与学校青年学生党员分享了自己和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团队的故事,勉励青年大学生要在新时代有新作为,助力乡村振兴。
  
  廖和平是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党龄35年。作为承担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以及国家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她率领团队跨越内蒙古、贵州、云南、重庆等13个省市(自治区),深入走访15.8万农户。
  
  “我们从小就会唱,‘吃水不忘挖井人’,作为党员,我更不能忘记在党旗面前的誓言。”这是廖和平教授在西南大学师生共建样板党支部分享会上讲的第一句话。
  
  面对朝气蓬勃的学生党员,廖和平告诉大家,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科研工作者,“当入党宣誓时,自己就暗下决心要和团队把扶贫的路走稳、走准、走好。”
  
  秉持“走最远的路,访最穷的户”的初心,廖和平曾带领团队去到贵州省赤水市海拔1530米的牛青山组,往返步行20多公里,只为走访最边远的一户贫困户。因为只有深入到最边远地区,才能作出最精确的评估,发现最真实的问题。
  
  “广大扶贫干部用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如何培养贫困户自主脱贫意识和自力更生能力,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仍是后续值得思考的重点。”廖和平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和青年党员,一定要铭记责任担当,在新时代作出新贡献。
  
  记者 汤艳娟 陈国栋 赵迎昭 王翔 龙丹梅 张莎 李星婷

通讯员 袁治卫 杨洛 邹贻方 尹秀秀 方丽娟

编辑:胡婷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