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巫溪县徐家镇一线天山顶处碉堡遗迹。1932年12月15日,红军在这里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防线(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3月11日,渝陕鄂交界处,鸡心岭,海拔1890米。
国务院于2008年设立的界碑格外醒目,界碑的三个棱面所对应的区域分属湖北省竹溪县、陕西省镇坪县和重庆市巫溪县。站在界碑处远眺,入眼皆是高山深谷,悬崖千仞。
“攀上鸡心岭,一脚踏三省;去时不知归,归来身失魂……”这首记载于《巫溪县志》中的民谣,描述的是清顺治元年(1644年),挑夫从巫溪大宁盐场经鸡心岭古盐道运盐至湖北、陕西的艰辛。鸡心岭的险要跃然纸上。
但鲜为人知的是,1932年12月15日,贺龙带领的红三军主力部队正是经鸡心岭,从巫盐古道进入四川省巫溪县(今重庆市巫溪县)境内。红军在巫溪历时5天,经过7个乡镇,行军700余里。他们打倒土豪劣绅,分配粮食给穷人,向老百姓宣传革命主张,在巫溪大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红军从鸡心岭进入巫溪
鸡心岭上的界碑右侧有一条羊肠小道,因为长期鲜有人走,现已消失在半人高的灌木丛中。“这是过去川人运盐入陕鄂的古盐道。”同行的巫溪县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向利华指着山坡告诉记者,当年贺龙率领的红三军右路军便是沿着这条羊肠小道,从湖北竹溪经鸡心岭进入巫溪境内。
1932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反革命“围剿”。同年10月,贺龙率湘鄂西红三军,从洪湖出发,历经湖北随州、豫西南、陕南等地,翻越大巴山,沿川鄂边南下,于1933年1月13日进驻湖南桑植县城,结束了3500多公里的长途战略大转移。
1932年12月中旬,红三军在湖北省竹溪县兵分两路。右路军由红三军军长贺龙率领,经鸡心岭进入巫溪徐家;左路军由红三军政委关向应率领,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书记夏曦随队,沿巫溪阴条岭(神农架余脉)进入巫溪双阳和兰英大峡谷。
七蟒峡一役,吓得国民党县长弃城逃跑
野猪峡,又名“一线天”,坐落在巫溪县徐家镇的一条小河沟上。一里长的峡谷,两岸壁立千仞,谷宽仅二丈左右。
因其地势险要,这里自古以来便是出入川陕鄂的咽喉要道。当年,国民党黄涛部队在一线天峡谷旁的山坡上设碉堡,居高临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向利华告诉记者,1932年12月15日清晨,红三军右路军先头部队从鸡心岭下山后,从山间小路快速穿插,奇袭一线天山顶碉堡。黄涛部队失守一线天后,纠集了保安队300余人退守七蟒峡。红军兵分三路,一路正面突击,一路从河对岸山头攻击,一路翻到后面山顶居高临下包抄,七蟒峡炮声隆隆、枪声大作,腹背受敌的敌军仓皇向县城逃窜。当时的巫溪县县长蒋登第获悉红军连克一线天、七蟒峡后,吓得弃城逃跑。
12月15日晚,红三军右路军八九千人夜宿徐家坝,并在徐家坝花屋场处决恶霸,把土豪的粮食衣服分给穷人。当地老人至今还记得,红军的部队当晚就睡在老百姓的屋檐下,对群众秋毫无犯。
“红三军留下的红色遗迹,极大丰富了徐家镇红色文化的内涵。”徐家镇党委书记冉发军介绍,目前,徐家镇着力挖掘红色资源,打造“讲红军故事,学红军精神、唱红军歌谣、吃红军饭菜、走红军道路”的红色主题旅游路线,每年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
红军与老百姓结下鱼水情
12月16日清晨,红三军右路军从徐家出发,经白鹿、双阳,从阴条岭边到兰英大峡谷顶,向巫溪通城夏布坪进发。关向应、夏曦带领的红三军左路军则从湖北竹溪的梨子坪、神农架松柏一带,沿巫溪阴条岭余脉,经兰英大峡谷谷底向夏布坪挺进。
身着单衣薄裤的红军冒着严寒,攀山谷、过冰湖,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于12月18日在夏布坪顺利会师。部队攀越兰英大峡谷一处被当地人称为“死亡山谷”的峭壁时,有红军战士和骡马不慎摔下深谷。当地人为了纪念红军,将这里叫做“摔马岩”。
巫溪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邵碧清告诉记者,红三军进入巫溪前,国民党造谣诬蔑红军是“红匪”,要“杀人放火”“拖猪宰羊”,当地老百姓被吓得躲到了山里。但红军一路军纪严明、公平买卖、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把老百姓当作自己亲人,用实际行动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在徐家镇、通城镇,至今还流传着红军把土豪的粮食分给穷人,一个铜板买一个橘子,留下棉袄、乌木筷子等物品抵饭钱等故事。红军在翻越阴条岭、兰英大峡谷时,也多亏当地老百姓的帮助,才得以在冰天雪地里走出了这段“死亡山谷”。
在通城镇,不少老人还记得当年红军“挥泪斩同胞”的故事。邵碧清介绍,红军在通城扎营时,因天气寒冷,一名红军战士烤火取暖引燃了农民彭丰相家的草房;另有红军战士为了给部队“打牙祭”,误把村民范永红家喂的肥猪当作地主家的猪拖走了。为了严肃军纪,红三军司令部作出决定,将违纪战士就地处决。
在通城,红军战士还抓住了正准备逃跑的当地土豪陈德茂,他随身携带的皮箱里装满了穷人写下的高利贷票据和地契。红军将票据和地契全数烧毁,并处决了陈德茂。对此,当地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庆。
一幅红军标语保存至今
邵碧清介绍,红军进入巫溪后,到处书写“红军打富济贫”“打倒土豪劣绅”“打土豪分田地救穷人”等标语,向群众宣传革命主张。
3月10日,记者在通城镇长红村张家大院红三军司令部旧址一间厢房的土墙上,看到了一幅落款为“红三军政治部”的标语。
张家大院是国民党还乡团团总张传松的旧宅,守护标语的老人张同如今年已80岁高龄,是张传松的曾孙,他向记者讲述了这幅标语的故事。
1932年12月18日早晨,两路红军在夏布坪会师后,贺龙将司令部设在张家大院,商讨攻打巫山大昌镇的作战计划。张家大院一楼一底,后有退堂正屋,左右两边是厢房,红军便在左右两间厢房的泥墙上书写了标语。“分配土豪的粮食和衣服给穷人”和“红军为穷人得到土地粮食和平而战”,并落款“红三军政治部,一九三二年冬,红军路过此地初次宣传。”
张同如说,红军离开后,两幅标语便一直流了下来。后来,右边厢房因几近垮塌,被居住在这里村民拆除后重建,当年的标语便只剩下了一张照片;左边厢房则一直保存下来,墙上的标语也得以保存至今。
通城镇党委书记王兵告诉记者,红三军进入通城后,整个通城坝子都住满了红军,山路上首尾相接全是红军,这条路也因此被当地老百姓称为“红路”。后来通城乡大兴村改名“红路村”,现在叫“长红村”;当地的新华小学也改名“红路小学”,校名沿用至今。王兵介绍,通城镇为纪念红军,建成红三军纪念广场、红三军司令部旧址陈列室,打造红色旅游线路,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前来重温红军历史,感受红色文化。
1932年12月19日,红三军自通城出发,向巫山挺进。在巫溪短短5天时间里,红军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他们打击土豪,纪律严明,与当地百姓结下了鱼水深情。红军离开后,当地群众自发创作了《十字红军歌》《红路》等歌曲,一直传唱至今。
记者离开通城时,偶遇几名红路小学学生放学回家。一路上,他们唱着校歌《红路》:“我们走在红色路上,红军足迹在脚下闪光;拼搏中铸造理想信念,我们播种春天的希望……”
记者 龙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