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三日,游客在南岸区放牛村观赏杜鹃花。连日来,当地漫山杜鹃花绽放,村庄变成花的海洋,吸引不少游客赏花踏春带火了乡村旅游(特约摄影 郭旭\视觉重庆)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开发布。《意见》提出到2025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脱贫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
重庆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23日,记者采访了市农业农村委、市扶贫办和相关区县负责人。
稳字当头
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意见》首先明确,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是这5年内的重点。
连日来,南川区扶贫办工作人员奔走在田间地头,为所有脱贫户统一购买和办理“巩固脱贫保”。“巩固脱贫保”主要险种包括小额意外保险、大病补充保险、疾病身故保险、贫困学生重大疾病保险、农房保险等五大类,可以增强脱贫户防御风险的能力,帮助脱贫户筑起防止返贫的“防火墙”。
奉节县平安乡天台村探索建立起发现预警、动态监测、精准帮扶、正向激励“四位一体”防返贫机制。以精准帮扶为例,该村将46户建卡贫困户按照劳动能力进行分类,具备劳动能力、符合用工需求的,辖区内6家企业优先考虑用工,并签订代养协议、搭建销售渠道等,以有效措施防止贫困户返贫。
“这些都属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中的一部分。”市扶贫办主任刘贵忠表示,我市将严格按照中央要求设立过渡期,过渡期内继续落实“四个不摘”,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确保投入力度不减、帮扶队伍不撤。尤其是在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方面,把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人口纳入监测范围,并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一旦出现返贫和新致贫,及时纳入建档立卡,实施精准帮扶,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响应、动态清零。
重点推进
产业、就业、基础设施一系列工作已有安排
《意见》指出,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注重产业后续长期培育,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和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公共服务水平。
“过去资源主要聚集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上,现在关注的对象范围不一样了,要求标准也不一样了。”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要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产业发展,重点补上科技、设施、营销等短板,推动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助推脱贫地区农产品品牌打造和市场销售,巩固提升脱贫产业,防范化解经营风险。
与此同时,我市还要构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村“三变”改革向具备条件的脱贫乡镇、脱贫村延伸,大力推进合股联营,使更多低收入农民成为股东。
在就业方面,记者注意到,市扶贫办联合市人社局、市经信委等13个市级部门,研究制定出十条硬措施,保持就业扶贫现有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的稳定,优先支持外出,优先稳岗就业,优先兜底帮扶,优先资金保障,确保脱贫人口务工输出总体规模不低于76万人。
而在基础设施方面,我市也将提档升级“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农村电网和电气化巩固提升工程。
民生托底
对农村低收入人口进行分层分类地常态化帮扶
尽管累计动态识别的19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但是社会的低收入群体始终存在。因此我市根据《意见》精神,提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实行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
“健全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措施,重点关注农村低保户、农村特困人员、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者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切实兜住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底线。”刘贵忠表示。
在巴南区东温泉镇黄金林村,常态化帮扶政策已开始惠及这里的低收入群体。50岁的边缘易致贫户谭勇,因为一场脑梗丧失了劳动力,于是,低保托底、产业到户奖补等一系列政策都落实到了家里。此外,针对像谭勇这样的边缘易致贫户和因病致贫家庭存在的返贫风险,镇上将对家庭自付医疗费超过3000元的部分再次兜底。
做大“蛋糕”
着力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
《意见》指出,确定一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从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集中支持,增强其区域发展能力。
市级层面,我市将对接落实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扶持政策,确定一批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县、乡镇,支持区县选择部分乡镇、村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对象,建立市级集团帮扶有关区县乡村振兴机制。
区县层面,着力提升区(县)域相对薄弱农村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我们将协助完善市级帮扶集团工作机制,接续把平安乡培育成为示范样板,建立完善‘先行示范、重点帮扶、平稳推进’分类帮扶机制。”奉节县扶贫办主任向城钢表示,同时对接落实山东省滨州市协作任务,纵深推动区域性全面合作,吸引山东省产业、企业向奉节梯度转移。对接落实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定点帮扶任务,加快推进“菜籽坝抽水蓄能”等十件大事,推动实施“风光水储”一体化项目。
政策衔接
把脱贫攻坚的好做法延续到乡村振兴中去
围绕乡村振兴需要的“人、地、钱”,《意见》强调,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认为,两项工作的衔接,其主要特点就是延续脱贫攻坚的好做法。
去年,我市在潼南区、武隆区和云阳县以及18个市级深度贫困乡镇、18个贫困村开展了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试点工作,在循序渐进的探索中得出了一些经验。
“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更大,范围更广,要求更高。”丰都县三建乡有关负责人表示,该乡已储备村级后备干部25名,回引本土人才8名到村挂职,发展优秀年轻党员28名,储备入党积极分子27名、入党申请人30名,使乡村振兴队伍不断壮大。
武隆区开展“塔基”助推行动,并在全市率先出台《农村实用人才认定和管理办法》,去年培育高素质农民900人,培训乡村建筑工匠480人,储备后备人才533人。
“我们将认真总结推广3个区县、18个深度贫困乡镇、18个贫困村的衔接试点经验做法。”刘贵忠说,将有序抓好政策衔接、规划衔接、产业帮扶衔接、就业帮扶衔接、基础设施建设衔接、公共服务提升衔接、重点县衔接、考核衔接等。清单式全面梳理市级脱贫攻坚政策,建立乡村振兴重点支持机制,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记者 颜安 赵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