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暴雨过程预警准确率达到92%以上,强对流天气警报提前2小时发布
■在气象灾害防御上,将构建六级预警信息发布传播体系,让预警信息能到村到户到人
■将打造农业气象大数据精细化智能服务平台,“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覆盖80%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天气预报准不准?强对流天气能提前多久预警?这些都是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3月17日,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出台。《意见》提出,到2025年,灾害性天气监测分辨率达到5公里;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智能网格预报空间分辨率分别达到3公里和1公里,暴雨过程预警准确率达到92%以上,强对流天气警报提前2小时发布;气象灾害高风险区预警信息到村到户到人。
到2035年,重庆将建成全国智慧气象发展引领区、区域气象灾害防御示范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气象服务样板区、气候经济发展典范区。
按照该目标,重庆将重点建设智慧气象体系、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内陆开放高地气象保障体系、乡村振兴气象保障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体系。
和传统的天气监测不同,如今的气象预测已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当天,记者在市气象局大屏幕上看到,一组组天气预报的大数据实时显现。“这正是我们建设的智慧气象体系,它包括天枢·智能探测系统、天资·智能预报系统、知天·智慧服务系统和御天·智慧防灾系统。”市气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届时我市将建成“气象+大数据”平台和智能协同观测系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系统、智能预报预测系统、智慧气象服务系统、智慧气象为农服务系统、智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智能人工影响天气系统等“一平台七系统”。
不仅如此,重庆还将打造国家西部气象科技创新高地,包括建设气象科技创新中心,创建国家气候观象台,筹建“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实验室”,推动建设国家人工影响天气实验室和示范基地、金佛山综合气象观测专项试验外场等。
据该负责人介绍,在气象灾害防御上,我市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加快建立覆盖全面、信息准确、传递畅通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推进预警工作站村(社区)全覆盖,完善“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预警工作体系,构建“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户—人”六级预警信息发布传播体系,让预警信息能到村到户到人。
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方面,我市还将重点实施区域气象灾害联防、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气象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气象服务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气象服务,争取国家气象领域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在成渝地区布局落地。
“在乡村振兴上,气象保障也必不可少。”该负责人表示,我市将建设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站网,打造农业气象大数据精细化智能服务平台,“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覆盖80%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建中国(重庆)花椒产业研发中心,建设柑橘、榨菜、茶叶、设施农业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培育优质农产品气候品质品牌、气候宜居宜游乡村品牌,促进农业“接二连三”。
据悉,重庆三峡国家气象公园建设也正在推进中,将依托三峡重庆库区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两大“本底”,围绕天气气候景观、立体气候、气象历史文化、喀斯特地理地貌、气候养生五大气象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一批气象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天气景观旅游最佳观赏区、气候环境旅游体验区、喀斯特地貌科普区,建设武隆国家气候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助力重庆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记者 李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