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碚区全力推动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加快引进科技创新资源,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创新发展的脚步越来越稳健。目前,北碚区拥有市级科技型企业1450家,数量居全市第四,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50家,3000万元规模的嘉陵创客种子基金组建投用,166家科技型企业获知识价值信用贷款2.4亿元。
科技创新激发民企活力
日前,笔者在重庆惠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工厂内看到,车间里的机械手臂正在快速运转,产品从制造到加工,整个流程几乎都是自动化完成。
“去年,经过智能化改造后,机器人和压铸机的数据可以进行联网,车间全部实现可视化,所有运营数据都能形成历史记录被保存下来,产品稳定性有了进一步保障。”重庆惠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先进说,创建数字化车间后,一个机器人可以取代两个操作工,整个铸造车间就节约了1/3以上的工人,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重庆新兴齿轮有限公司也在去年完成了车间智能化改造。负责人蒋侨华说,改造后不仅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产量也大幅提升。公司通用板块订单在去年基础上实现翻番,每天生产线都处于饱和状态,大家干劲十足。
据了解,北碚区现已推进100余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成功创建30家数字化车间……作为重庆市唯一的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北碚区以创新驱动提质量,激发民企活力,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智能化、数字化改革是现代企业转型的必经之路,科技创新为企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接下来,北碚区还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向“专精特新”转型。同时,依托西南大学、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培育一批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创新生态圈,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
建创新平台促成果转换
2020年春节期间,重庆浦洛通医学检验实验室在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正式发布后,紧急启动了病毒核酸检验及相关试剂盒的研发工作。96个小时后,一款快速检测试剂盒被成功研发出来。
“我们本来就是做基因检测工作的,看见国家检测试剂盒紧缺,就想做点什么。那时候交通不便,我们通过很多渠道回到重庆,很不容易。”重庆浦洛通医学检验实验室检验部总监张军说。
两个月后,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公布了2020年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室间质评结果报告,重庆浦洛通医学检验实验室以满分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质评。“我们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是区科技局的重点支持对象。从体系平台搭建,到与西南大学的合作,再到国内外高端人才引进,政府都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回报社会是应该的。”张军说。
近年来,在北碚区一系列人才引进、校地合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下,重庆浦洛通集团已成为中西部地区研发体系最完善、产品体系最全、医学资质与证照最多的基因医学健康领域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
截至目前,北碚区有市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50个。重庆市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市级智能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新材料)示范基地落户北碚。重庆浦洛通基因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获批重庆市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实现“零突破”。市科创板挂牌上市企业达7家,市级科普基地增至16家,总量居全市第二(含国家级科普基地2个)。
优化科创环境集聚发展动力
“十三五”时期,北碚区科技创新满意度持续提升,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2016年81.96%提高到2019年88.21%,高于全市71.73%的平均指数,居全市第四。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全渝通办”,实现政务服务“一窗式”改革区、街镇两级全覆盖,是全市唯一的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行政区,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先后获市科技系统先进集体。与此同时,北碚区科技创新开放度持续提升,110余名院士、专家为北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市、区57名科技特派员、185名专家立足基层服务科技创新。抢抓西部(重庆)科学城发展机遇,布局大科学装置、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2020年,北碚区还与市科技局开展科技工作会商,共同推进科技创新重点工作。与绵阳市签署《四川省绵阳市人民政府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国家两用技术交易中心重庆分中心、四川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重庆中心落地北碚。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初具规模,聚集科技企业及研发团队520余个,汇聚创新创业人员万余人,重庆航天科创中心、猪八戒网北碚园区建成运营。
文丨向金城 李万伟
图丨北碚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