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看“牛展”,“牛展”带您走近牛文化。
时下正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的“新春文化系列展——牛气冲天”,通过100余件与牛相关的展品,用“物大为牛”“服箱耕田”“以受多福”3个单元,分别讲述牛作为家畜,从古至今在中国社会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商代甲骨残片 牛被用于祭祀
展柜中,一片片大小不一的甲骨残片上契刻有“牛”与“牢”字,虽不显眼,但却静静诉说着3000年前牛在商朝的作用。
考古材料表明,家牛一经出现便被用作祭祀的“牺牲”。在古汉语中,“牲”指整牛,“牺”指毛色纯一的牛。在先秦时期,供祭祀的牺牲经占卜确定后,要关在特定的畜圈里养至膘肥体洁,才能宰杀。这种畜圈被称为“牢”,甲骨文中也用“牢”代指牺牲。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艾露露说,祭祀与战争在古代社会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牛耕尚未普及的时期,大量的牛被用于祭祀活动,其肉、骨、角都被赋予了特殊意义。
战国铜犁铧 牛成为主要畜力
九龙坡冬笋坝出土的这件战国铜犁铧长8.7厘米、宽10厘米,看上去貌不惊人,却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讲述着牛被用于耕田的悠久历史。艾露露称,铜犁铧是平整土地的重要农具,它从新石器时代的石犁发展而来,与耒、耜等工具相比,其翻土深度更浅,但速度要快得多。
艾露露介绍,牛作为畜力的历史,在交通中,最早可追溯到黄帝与商代;在农业生产中,大多观点认为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在交通、农业生产中使用牛作为主要畜力,改变了农业生产状况,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交通贸易往来。
《桃林百牛图卷》 牛具有深厚人文内涵
4.34米长的《桃林百牛图卷》上,100头牛在桃林掩映下或走或卧,盎然春意扑面而来。
这幅国画的作者是阎松父(1902-1985),他擅画牛、虎,人称“多牛翁”。创作于1939年的《桃林百牛图卷》,表现了牧童于溪边桃林放牛的景象。
“以牛为题材的绘画有很多,表达当时人们的人文意趣。”艾露露说,在画家笔下,牛情态悠然,或低头食草,或呼唤乳犊,这体现了人们对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淡定从容、田园牧歌生活的追求。
文|赵迎昭 实习生 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