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庆网讯(记者 杨玺)23日下午,2020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在渝开幕。中国多家银行及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文莱、印尼等多国的央行相关负责人发表主题演讲,共话中新金融合作新前景。
2020中新金融峰会现场(2020中新金融峰会组委会供图)
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
当前,境外疫情蔓延,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世界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金融合作。围绕本次中新金融峰会“深化金融互联互通·共建共享陆海新通道”的主题,我有三点倡议:
其一,在RCEP框架下加强联合合作,加大对关键节点、交通基础设施的金融支持力度,充分推动商业银行、投行、保险和证券等机构合作,形成良性循环。
其二,深化金融创新,提升陆海新通道的服务质效。如,结合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特征和需求,积极探索物流金融创新,为企业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克服疫情阻隔,帮助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助力更多的境外企业走进中国。
其三,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积极使用人民币,降低外汇成本。
中国建设银行党委副书记、监事长王永庆:
作为连接“一带一路”的桥梁与纽带,陆海新通道具有独特的优势,对外连通新加坡及其他东盟国家,对内引领西部区域产业布局和转型升级,开启了通道、物流、经贸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随着国际运输网络的逐步升级完善,未来陆海新通道必将在深化国际经贸合作,促进区域经济深度融合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建设银行积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通道物流畅通,先后为兰渝铁路等运输动脉、陕西国际航空物流港、兰州国际港务区等提供信贷资金200多亿元。此外,建设银行还通过产品创新,带动跨境资金互联互通,在重庆地区实现跨境直贷、跨境资产转让、跨境保理融资,保税飞机租赁等多项创新产品率先落地;通过境内外机构联动,引入境外资金近300亿元。
交通银行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行长刘珺: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非封闭发展。其核心在于对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达到科学管理的状态,发挥国内大市场需求对供给侧的推动作用,这种状态下生产不是瓶颈,需求才是瓶颈。此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还意味着更加交互的自力更生,和更加融合的自主可控。
开放、交互、融合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有与之匹配的金融服务新范式。下一步重庆与新加坡深化金融合作,要借天时地利实现新突破。天时方面,要把握RCEP签订契机,瞄准中国与其他成员的广阔服务贸易需求,加快渝新之间贸易和定价的平台建设,促进资金流与贸易流、信息流互联互通,树立陆海城市金融合作新典范。地利方面,则要充分发挥重庆独有的区位优势,为新加坡乃至东盟提供更加广阔的投资市场空间,为双方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
国家开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周学东:
东盟不但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也是重要的贸易伙伴。未来,在RECP框架下,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在支持陆海新通道建设方面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中国和其他国家可以更好地发挥本币的作用,支持陆海新通道建设。如,在推动贸易投资币种多元化方面,国家开发银行已与柬埔寨加华银行、韩国产业银行等同业机构启动了人民币的同业授信合作。下一步,我们还将发挥各方的优势,进一步健全人民币双向流动机制,推动在区域合作中更多使用人民币。
另一方面,为助推陆海新通道建设,国家开发银行还可以继续提供长期大额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在这方面,我们过去有很多成功的实践。比如,雅万高铁的建设,我们提供了绝大部分的融资。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副行长阿卜杜勒·拉希德·加富尔:
当下,东盟在金融领域,重点关注的有两个方向,一是数字化转型,二是发展绿色金融。
东盟正在着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实时支付。比如,东盟正着力完成支付政策框架制定,对二维码跨境操作进行标准化,如此一来能够大幅提高电子支付效率,优化东盟的数字经济环境,推动跨境贸易和旅游业发展。
东盟还努力构建绿色金融生态系统。比如,东盟近期出台了指导性文件,以支持东盟经济绿色发展。马来西亚也在不断推进这两个领域,比如启动了金融科技助推器计划,投资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等。未来,马来西亚希望与重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在数字化转型与绿色金融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柬埔寨国家银行副行长妮占塔娜:
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小型经济体,柬埔寨的经济活动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受到很大影响。但在疫情期间,柬埔寨和中国团结一致,共同防范重大经济损失,努力为经济复苏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2020年10月,柬埔寨和中国签署了一份自由贸易协定,两国向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又迈出了新的一步。该协定将有助于两国进一步开放彼此市场,促进经济自由化。
2019年,中柬贸易总额达到86亿美元,同比增长33.3%,中国已成为柬埔寨最大的外商投资来源国。鉴于中柬贸易关系不断深化,柬埔寨国家银行加强了与中国和整个区域的金融互联互通。同时,中国提出的陆海新通道极大促进了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这主要体现在降低成本和节约时间等方面。
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副行长多迪·瓦鲁约: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挑战。未来,我们必须加强金融合作,推动经济加快复苏。
贸易和投资要想协同增效,就需要抓住数字化、金融科技、绿色金融和支付系统创新带来的新机会。印度尼西亚银行启动了2025支付系统蓝图。这个蓝图的任务之一,就是整合数字经济和金融,以确保中央银行的指令能够充分落实。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仅要支持银行业实现数字化,同时也要关注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性之间的平衡。
中国和新加坡都是印尼的重要贸易和投资伙伴。在数字化、金融科技、支付系统等金融创新方面,中国和新加坡都起步很早,我们从两国获得了很多参考。未来,我们会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新加坡的金融合作。
老挝中央银行副行长瓦塔纳·达洛伊:
东盟正从越来越完善的海上、机场、道路和铁路基础设施中获益,这将驱动中国西部和东南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陆海新通道的建设除了中国和老挝,还将惠及整个东盟共同体。
老挝中央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始终保持着紧密合作,今年两国已成功签署了《双边本币合作协议》《基普和人民币互换协议》。今后老挝中央银行将继续升级自身的监管框架,不断加强现代化工具的使用,有效管理外汇流,尤其是外贸和投资中的外汇流,进一步推进中国和东盟成员国落实本币结算框架的要求。相信更完善的外汇管理制度以及双边货币框架的有效实施,将促进银行间市场的高效运行。
缅甸中央银行副行长吴博博捏:
中新两国支付系统取得长足进步,我们向新加坡和中国借鉴经验以发展本国的支付和金融系统,希望缅甸迎来支付系统的新时代。
一方面,缅甸中央银行正在建设自己的实时零售支付开关和二维码生成系统,这个系统将成为全国性的开关,把每一个移动钱包、区域性钱包和国内消费者连接起来,希望所有钱包和支付系统之间实现全面的互操作性,系统将在一年后投入使用。
另一方面,我们正在起草现代支付系统法案,希望它涵盖消费者保护、金融保护、数据库安全以及消费者个人数据保护等领域。我们国家发展普惠金融,扩大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同时促进市场竞争,以降低消费者的成本,这些工作将在未来12个月内取得一定成果。
菲律宾中央银行副行长达吉拉:
通过金融科技创新,金融机构能够为新兴经济体中大量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并有机会让人们以较低成本获取金融服务。
长期以来,因物理条件或成本等原因,阻碍了不少人获得传统的金融服务。目前,在新兴经济体中,仍有许多民众和企业无法获得信贷与储蓄服务。即便可获取有限的金融服务或产品,也需支付高额费用。
如果依靠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则可满足弱势群体约40%的支付需求,以及20%的信贷需求;还可以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创造更广泛的金融普惠性,促进生产力及经济增长。
当前,菲律宾中央银行正在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与数字化,我们希望借鉴其他国家央行及全球市场主体的经验,加强与国际最佳实践的政策对接,提升金融普惠性。
泰国中央银行副行长洛纳敦: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亚洲经济复苏,需要注重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泰国中央银行便着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开发了全国零售实时支付系统,让民众和企业界能够免费进行快速电子支付。今年8月,泰国电子支付使用量已跃升至每天1600万笔。这证明尽早使用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有助于经济活动的延续性。
在可持续发展上,泰国将东盟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去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工作的优先事项之一。近期,泰国也发布了《东盟可持续发展融资报告》,针对气候和环境风险管理提出建议。同时,泰国还在积极制定东盟金融业可持续发展守则。未来,泰国还期待与中国、新加坡等其他国家金融机构进一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