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是一家,这里有太多家乡的味道。今年6月,一直在宁波工作了19年的彭宗举博士正式入职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开启了他在重庆的工作和生活。
如今,他在重庆理工大学已经组建起了自己的科研团队,并形成了完整的科研梯队。彭宗举表示:他愿意为重庆市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发展尽微薄之力,相信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未来一定会收获到累累硕果。
浙江工作19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我的老家在四川省南部县。我从小在四川长大,也在四川念完研究生。” 彭宗举称,2001年,他到了浙江省宁波大学工作,一干就是19年。期间,他两次去了国外,做了访问学者。
彭宗举透露,他很喜欢雷锋的一句话,“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在宁波大学工作期间,他参与了多个项目的科研攻关和研究,经历过失败带来的彷徨,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而在不断的前进中,他也成为了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图象视频通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
近年来,彭宗举主要从事多媒体信息处理与通信技术、3D视频系统、视觉计算与应用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和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项目。
不懈的努力探求,让彭宗举收获满满。他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9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已有多项专利技术成功转让。
“家乡情结”让他选择来到重庆
谈起这次选择来重庆工作,彭宗举表示,他看中重庆对人才的重视和优惠的人才政策,并将其真正落到实处,可使科研人员能尽快安顿下来、潜心投入工作。而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乡情结。”
虽然,他的老家是四川,但在他的成长记忆中,川渝是一家,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双城经济圈”……总之,重庆有家乡太多熟悉的味道。
尽管,才来重庆4个多月,彭宗举已经适应了这里的工作和生活。彭宗举博士称,他喜欢重庆理工大学错落有致的校园,喜欢重庆层层叠叠的高楼大厦,喜欢这满城飘香的火锅。
彭宗举表示:“回家的感觉真的很好!”
彭宗举博士
研究工作已基本步入正轨,正在陆续开花结果
据悉,彭宗举已在重庆理工大学组建了一支包含2名教授、15名硕士研究生、3名博士研究生(含与宁波大学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的科研团队,并已形成完整的科研梯队。
而团队成员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项目1项;作为核心成员联合参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另外,还主持重庆市教委重点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4项。
今年,他和团队已发表SCI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研究工作已基本步入正轨。
文丨徐勤
图丨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