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重庆积极推动消费扶贫 为6300多款扶贫产品带货

  • 今日重庆网 2020-09-04 12:20

  今日重庆网讯(记者 高维微)据9月4日重庆市消费扶贫月活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的消息,今年重庆市已累计销售扶贫产品35.1亿元,疫情期间滞销农畜产品1.37亿元全部销售。

重庆积极推动消费扶贫,助力贫困群众“收成变收入”(高维微 摄)

  助力贫困群众“收成变收入”

  随着扶贫产业进入丰产期、盛产期,扶贫产品卖得出、卖得好、卖得快的压力越来越大。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开展“全国消费扶贫月”活动的安排部署,我市将用1个月左右时间,以“全民参与、‘渝’你同行”为主题,动员全社会参与购买和帮助销售扶贫产品,迅速拓宽销售渠道,让扶贫产业对接大市场,推动贫困群众“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

  重庆市扶贫办副主任黄长武介绍,“消费扶贫月”活动将开展系列线上线下活动,把扶贫产品贴近消费者身边,让消费扶贫“触手可及”。

  重庆正着手搭建消费平台,推进“三专一平台”建设。专柜方面,在全国中西部地区率先开展消费扶贫智能专柜试点,已安装投入运营310台,签约5000台,拟签约1950台。专馆方面,加快建设1.5万平方米的消费扶贫馆,着力打造中国西部消费扶贫中心,提升“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重庆馆”“武陵山片区消费扶贫专馆”,拓宽我市扶贫产品销售布局。专区方面,积极推进与永辉、重百、新世纪等大型商超对接,开设消费扶贫专区。平台方面,上线运营中国社会扶贫网消费扶贫重庆馆,注册会员50万人,入驻商家500余家,上架扶贫产品1295款,销售扶贫产品300余万元。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消费扶贫

  消费扶贫亮点多

  为促进消费扶贫,我市试点打造社会扶贫网消费扶贫重庆馆后,通过扶贫产品线上展销、在线支付、物流跟踪、数据统计、监测评价等功能,多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

  登陆社会扶贫网消费扶贫重庆馆网站或微信公众号(重庆市消费扶贫馆),消费者便可在馆内直接采购全市扶贫产品和贫困户自产产品,目前已经上架1200多款扶贫产品,计划在9月底前上架3000款,实现扶贫产品“应上尽上”,不断拓宽消费者购买扶贫产品的选择范围,解决了扶贫产品“哪里买”的问题。

  贫困群众自己生产且适合网上销售的农产品,可以通过重庆馆线上交易卖到全国各地。贫困群众自己生产但不适合网上销售的产品,可以通过重庆馆发布产品销售需求,通过线上对接、线下交易,解决贫困群众家中农产品卖难问题,拓宽了贫困户自产农产品“电商销售”的渠道,且通过“四免一优一低”降低了消费扶贫的“交易成本”。

  利用数据解控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定期研判扶贫产品哪些卖得好、卖得多、卖到哪里去了,哪些卖得贵、不好卖,通过以销定产、以销促产,为贫困地区发展扶贫产业提供大数据支撑和服务,促进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

  不仅卖产品还要创口碑

  消费扶贫一端连接着贫困户,一端连接着消费者,消费扶贫既要让贫困户卖得舒心,又要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围绕扶贫产品,重庆市精心组织认定扶贫产品,全市认定扶贫产品6300多个、供应商2400多家,带动贫困人口59.4万人。新授权使用公用品牌“巴味渝珍”产品28个,新认定“重庆名牌农产品”120个。

  黄长武介绍到,“在认定过程中,各区县扶贫、物价、市场监管部门紧密配合,严格把握价格合理、安全合格、减贫带贫‘三要素’,即扶贫产品首先质量合格、安全放心的产品,其次要在本地区同类产品、同品质产品价格最合理,不能用扶贫产品‘绑架’消费者”。

  为加强扶贫产品事中监管,重庆市设立了扶贫产品监督举报公开电话(监督举报电话:12317,023—67771700),安排专人受理来信来访,并将线索移交相关部门进行核查。

  发布会上透露,今年以来一共开展5次联合检查,对涉及33个区县的扶贫产品供应商进行抽查核查。通过聘请第三方机构评估,组织开展全市扶贫产品全覆盖自查评估,对有违法违规行为市场主体所生产的产品、出现严重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的产品、无带贫益贫机制的产品以及价格虚高并拒绝整改的企业,清理出《产品目录》并将相关市场主体纳入扶贫失信黑名单,情节严重的移交相关部门依法追究责任,进一步规范消费扶贫产品市场。

编辑:陈怡璇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