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明景和,漫天飞絮,行走在距酉阳县城80公里的偏柏乡鱼水村,不时能见到一辆辆载满砂石、水泥的货车。
鱼水村河岸,一个叫三家田的地方,一辆挖掘机轰隆隆的声音,打破了村子往日的宁静。站在一旁的白亚林,裤腿、衣袖满是泥,不停地催促挖掘机加快进度。
村民在打捞虾塘里的杂物 (摄影 冉川)
“这是我今年新挖的虾塘。”见我们停下脚步,白亚林侧过身子,“我的小龙虾供不应求,去年卖了8000多斤,今年还要再挖几个虾塘,扩大到100亩。”
今年33岁的白亚林,白白净净的,似乎与这片土地的“调性”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的确,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白亚林,并非传统意义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高中毕业后,他就离开了鱼水村,一直在温州打工,直到2013年返乡。回到鱼水村后,白亚林总想着干点事,不仅为自己的小家庭,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家乡父老做点实事。
在温州打工期间,白亚林见到当地很多养殖小龙虾的。他便想着把这门产业引回老家,家乡的青山绿水定能养出肉质肥美的小龙虾。
说干就干,他多次前往江苏,在一些成熟的小龙虾养殖基地考察学习,跟当地养殖户讨了不少养殖经验。2017年学成后,他回乡带头成立了水产养殖合作社,专门养殖小龙虾。
青山绿水里养出的肉质肥美的小龙虾 (摄影 冉川)
透过虾塘里的水,我们依稀能见到不少幼虾在池底挪动。白亚林拿来一个篓子,从虾塘里捞出几只小龙虾,披着一身大红衣裳的小龙虾,挥舞着大钳子张牙舞爪,“现在天气暖和了,小龙虾长得也快,一年能收三次。”
“三家田这个地方,水田多,水质也好,非常适合发展水产养殖。我们都不喂饲料,给小龙虾吃的都是猪心肺和豆腐渣,能够保证肉质的鲜美。”白亚林说,“虽说去年才刚起步,但80亩虾塘的小龙虾还是卖了二十四万,县城里的餐馆、夜市大排档都抢着要我的虾。”
小龙虾养殖这个行当,除草、饲养、收获、销售都需要人手,当地村民除了通过土地流转或入股获得固定收益,还可在小龙虾基地就业。“一天一百块钱,亚林去年给我开了一万多块工钱。”摘掉“贫困帽”不久的白进选告诉我们,他去年在这里打了100多天工。
青山绿水里养出的肉质肥美的小龙虾 (摄影 冉川)
“鱼水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515户3000多人,如果小龙虾能大规模发展起来,就能够解决很多村民的实际问题。”同行的鱼水村党支部书记满鸿说,脱贫攻坚,发展产业是硬道理,年轻一代如白亚林,试点先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村里不少人正摩拳擦掌,准备搞小龙虾养殖。
鱼水村返乡的年轻人自然不仅仅一个白亚林。同样是返乡,35岁的张安化,在一片撂荒坡上种了200亩红心柚……
鱼水村现有贫困户140户638人,已经脱贫的有135户614人,还没脱贫的有5户24人。当然,单单依靠100亩小龙虾和200亩红心柚,肯定远远不够。满鸿告诉我们,鱼水村还谋划了不少新的发展路子——2000亩油茶、500亩青花椒、1050亩脐橙、400亩套种中药材(玄参、桑果、栀子)、1100亩有机大米等特色种植业,以及麻旺鸭、肉牛等养殖业。
“你们看见那些进进出出的大货车了吧,几条产业路正在加紧施工中。”满鸿说,基础设施建设的陆续推进,村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今日重庆记者 陈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