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喜林是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的一名普通员工。他和工友最想拥有的,莫过于一个温馨的家。
“从煤矿公房到福利性分房、从棚户区改造房到商业购房,随着国家的发展壮大,我们的住房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8月6日,罗喜林告诉记者,他的几次搬家,见证了煤矿工人迈向幸福生活的轨迹。
住上公房,冬冷夏热有些简易
上世纪80年代初,罗喜林出生在綦江区扶欢镇一个贫瘠的小山村。那时全家住的是解放后土改分来的泥巴房子。虽然房子地面坑坑洼洼,还时常漏雨,但毕竟能够遮风挡雨,罗喜林一家已很满足。
“第一次搬家是在1983年,因为他爸当上了矿工,我们一家人就从农村搬到了矿区。”罗喜林的母亲回忆道。
当时,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刚刚建成投产,许多人住的都是干打垒和牛毛毡工棚,生活条件极差,罗喜林一家只能住在简易的公房里。几平方米的公房要住下父母、他们兄弟几人,十分拥挤。
“在公房,煮饭是在楼道,厕所和洗澡间都是一层楼公用的。冬天冷、夏天热,做饭时油烟四起。”罗喜林的哥哥罗勇军说。
福利分房,条件好了也有不便
1985年,石壕煤矿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员工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随着矿井效益的提升,环境的改善,单位实施福利分房,罗喜林一家迎来了第二次搬家。
“父亲交了480元,分到了一套30多平方米的住房。新房虽只有一个客厅、一个卧室、一个厨房和一个小阳台,但和公房比起来,条件好太多了。能够在矿区有自己居住的房子,是令很多人羡慕的。”
可这个房子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厕所。每次上厕所,都需要步行五分钟到公厕,十分不方便。
罗喜林尴尬地说:“有一次我吃坏了肚子,跑去厕所,因为年龄小拉到了裤子里,被几个小伙伴笑话了很久。”
改造福利房,有了黑白电视机
1987年,石壕煤矿生产原煤50万吨,员工年人均收入提高到1710元。1988年,石壕煤矿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矿井水平。1989年,生产原煤90万吨,达到原设计能力。
1992年,矿区对没有厕所的房屋全部进行改造,罗喜林迎来了第三次搬家。改造后的房屋不仅有了厕所,还多了一间卧室,他们十分满足。
家里的条件好了,他的父亲把独居在农村老家的奶奶接到矿区。他父亲还自己动手,用几根钢管和木板在客厅修了一个小吊床,解决没有地方铺床的问题。
1992年,石壕煤矿年人均工资已经达到了3529元。罗喜林清晰地记得当时家里的一件大事,就是花400多元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
买套二手房,有了自己的“小天地”
1993年至1996年,煤炭行业遭遇了煤炭滞销的经营困难,石壕煤矿生产经营陷入低谷。
1998年,罗喜林接替父亲的班,成了“矿二代”,可效益不好的煤矿曾让他数次怀疑自己的选择。
2003年,煤炭行业好转,并迎来了黄金时期,但却因为安全基础不牢固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矿区急需救护队员。罗喜林参加竞聘,如愿以偿当上了救护队员。
2010年,已经成家的罗喜林,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在矿区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二手房,实现了第四次搬家。
“父亲原来在矿区的房子过于老旧,虽然我买的是二手房,但也进行了简单装修。”罗喜林说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很激动。其间,在矿区发电厂工作多年的哥哥罗勇军也在附近小区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搬了出去。
第四次搬家后,罗喜林和父母虽然分开住,但都在矿区,相隔不远。平时,一有空他就会回去看看父母,还不时叫父母过来一起吃饭。
“孩子长大了,都有能力自己买房子,我们感到很欣慰。”罗喜林父亲说。
进城买房,开启幸福生活
罗喜林的第五次搬家,是为了孩子将来,他在重庆主城购买了一套商品房。
2007年,石壕煤矿原煤产量突破100万吨,成为了重庆第二个百万吨矿井,矿井的效益逐步提升,员工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2.4万元。兜里有钱的煤矿工人,开始为子女的未来打算,一部分人到綦江城区或重庆主城添置了房产,罗喜林就是其中一员。
2013年,罗喜林搬进了位于重庆主城的新房。但由于一直在煤矿上班,罗喜林平时还是居住在矿区,偶尔周末休息才到城里的房子居住,感受一下大都市的生活。有时间,他也会带着父母到城里逛逛,享受幸福的生活。
文丨颜安 陈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