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2025新春走基层

彭水两江广场规范管理点亮夜市烟火气——46个摊位里的民生温度

  • 新重庆-重庆日报 2025-02-05 09:38

  2月3日,正月初六,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绍庆街道滨江社区,小雨淅淅沥沥。

  当日下午5点左右,整理好锅碗瓢盆、一次性碗筷,以及必备的饭、面、粉条、蔬菜等食材后,张红驾着三轮车驶向离家不远的两江广场。

  尽管细雨纷飞,两江广场却已停放了不少三轮车,每辆车旁都有人忙碌着:撑开雨棚、在地上铺上吸油毡、摆放桌椅……

  每天下午5点,是两江广场夜市出摊的时间。一辆三轮车就是一个摊位,大家各自忙碌却秩序井然。

  “以前可不这样,谁都想抢占好的位置,大清早就要去占位置。”张红一边将三轮车上的桌椅在摊位旁摆放整齐,一边和记者聊着,“两江广场是城里最繁华的地段,广场上佳惠超市入口处又是客流量最大的地方,谁都想抢那个位置,经常就会有人因此打架、吵架,混乱不堪。”

  曾经的混乱不堪,如何变成如今的井然有序?

  抢占摊位

  让两江广场脏乱不堪

  “广场上的游摊,最多的时候有50多家。炒饭、炒面、烧烤、麻辣烫……主要以吃的为主,还有套圈、游乐设施等。”滨江社区第八网格网格员张敏在两江广场一门面经营鲜花生意十余年,对过往两江广场拥挤混乱的情形记忆犹新,“早上7点,就会有摊贩来占位置。占位置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砖头、麻袋、凳子,甚至有人直接用油漆在地上画圈圈。”

  2024年5月的一天,正在店里忙碌的张敏突然听到一阵喧闹声,出门一看,只见佳惠超市门口围着一群人,还不断有打骂声传来。

  “原来是两个摊位抢位置打起来了。”因抢位置而打架、吵架,在张敏的印象中不计其数。

  摊贩挤占位置,也让佳惠超市苦不堪言。

  “佳惠超市门口、通道,经常被挤得水泄不通,想买点东西都挤不进去。”听记者和张红聊着,正在旁边摊位上购买梅干菜扣肉饼的冉女士搭话,“听说佳惠超市向县里一些部门反映过多次,还经常打市政电话投诉。”

  不仅如此,每当深夜,摊贩和人群散去,两江广场就会留下一地狼藉。

  “各种垃圾、油污、用过的一次性碗筷,到处都是,又脏又乱。”在两江广场摆摊多年的梅干菜扣肉饼摊位经营者娄洪均一说起就摇头叹息。

  疏堵结合

  对摊位进行规范化管理

  对两江广场摊贩的整治势在必行,可该如何整治?

  2024年6月15日,一场特别的会议在绍庆街道办事处举行。

  “今天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怎么解决两江广场摊贩带来的各种问题。”绍庆街道党工委书记廖燕峰的开场白简单明了。

  “干脆一禁了之,不准摆摊,这样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有人建议。

  “这样最简单,不会打架、吵架、广场也干净了。”有人赞成。

  “禁了是简单,可很多人一家子都靠这个摊位吃饭。不能摆摊了,他们怎么生活。”

  “不准摆摊肯定不行,搞不好会引发更大的矛盾,造成群体性事件。”

  “这些摊贩弥补了两江广场配套的不足,特别是对上夜班的人来说,在这里吃上一口热饭菜还是很重要。”

  ……

  反对“一禁了之”的声音占了上风。

  “大家听我说两句。”绍庆街道政法委员刘华川站了起来,“两江广场的情况不是一天两天,群众的意见很大,也给出一些建议。我梳理了一下,总体的建议是‘疏’‘堵’结合:对群众口碑好、经营规范的摊贩进行规范化管理,对群众意见大、管理不善的摊贩进行引导、限期改正,实在不行再取缔。”

  “刘委员的意见我赞成,接下来我们商量下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在廖燕峰牵头下,一份管理办法逐渐成形:在两江广场适宜区域规划摊位并编号,每个摊位3—5平方米;建立一个微信群,所有符合条件的摊位经营者入群参与摊位抽签,每周抽签一次;抽签后,所有摊位按抽到的摊位编号摆摊经营;当天经营结束后,每个摊位负责做好摊位周边的清洁工作,每个月每个摊位对经营区域进行一次深度清洁。

  规范经营

  摊位摆出人间烟火气

  2024年6月20日至29日,绍庆街道对两江广场的摊贩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同时结合两江广场的区域情况划分了46个摊位。2024年6月30日进行了第一次抽签。

  2月3日夜里,时间临近11点,张红已卖出100多份炒饭、炒面、炒粉,“每份8块钱,今天生意好,毛收入快1000块钱了。总体来说,平均每天500多块钱是有的。”

  每天平均500多块钱的毛收入,是张红一家5口人主要的收入来源。

  这天夜里,娄洪均也卖出了200多个梅干菜扣肉饼,“和平时差不多,收入千把块钱,要养活一家7口人。3个娃娃读书也主要靠这个摊摊。”

  对于如今的经营状况,张红、娄洪均等摊贩都非常满意,“一开始是一周抽一次,后来我们提出一周一次太麻烦,最后抽一次就基本固定了,大家都没什么意见。”

  有了固定经营摊位,摊贩们不用再清早就抢占位置,佳惠超市门口也不再水泄不通。

  “你看,我们每个摊位底下都铺了吸油毡,油污就直接被吸收了。垃圾我们也收在垃圾袋里,收摊顺手就带走了。”临近午夜,细雨停歇,两江广场依旧人来人往。张红收拾着行当,准备结束一天的摆摊,“还有客,不过我准备的材料没得了,今天只有收摊了。”

  哼着不知名的小调,张红驾着三轮车缓缓驶离两江广场。他的身后,两江广场每个摊位前依旧热热闹闹、烟火升腾……

  记者 陈维灯

编辑:陈怡璇
Copyright © 2012-2025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