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重庆的网红IP除了洪崖洞、李子坝的“轻轨穿楼”等之外,当属重庆动物园“渝可”“渝爱”“双重喜庆”“莽灿灿”“奇三妹”等一众大熊猫明星。
“渝可”“渝爱”两周岁生日现场(摄影/张锦辉)
尤其以“渝可”“渝爱”这对双胞胎兄妹为代表,他们的相关视频全网播放量超80亿次,微博“大熊猫渝可渝爱”超话主页有1.4万帖子,3.1亿阅读量,是当仁不让的“顶流”。
长期以来,作为全国拥有圈养大熊猫数量最多的城市动物园,重庆动物园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拥有了第一只大熊猫。经过60余年发展,重庆动物园已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能独立繁育大熊猫的城市动物园之一,累计产下大熊猫32胎,其中13胎双胞胎,1胎三胞胎。
大熊猫群星荟萃,但真正成为重庆的顶级网红,却是最近两年的事。
那么,重庆大熊猫的网红之路是如何开始的呢?故事还要从重庆动物园的初代明星,“渝可”“渝爱”的太奶奶“新星”说起。
“新星”1982年8月出生于四川宝兴,1983年被救助后送往重庆动物园。1988年冬奥会期间,当时还叫“琼琼”的“新星”赴加拿大卡尔加里展出,它浑圆呆萌的外形和动感可爱的举止引发轰动,吸引了上百万人次观看。回国后,作为声名鹊起的希望之星,“琼琼”改名为“新星”。
1992年,“新星”开始繁育后代,2002年7月17日,仍以20岁高龄产下幼子“小小”。2020年,“新星”38岁时去世,成为全球最长寿的圈养大熊猫,相当于人类的110岁至140岁。除了作为寿星,她还是熊猫界的英雄祖母,其直系后代达150余只,生活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就有不少明星后代,包括二顺、莽子、好奇和他们的后代“渝可”“渝爱”“双重喜庆”、奇三妹等等。
然而,在“新星”时代,大熊猫出名却不等于出圈。多年来,熊猫馆虽然是重庆动物园游客最多的区域之一,但即使节假日也很难有如今的火爆场面。
重庆大熊猫之所以能引发全民“宠猫”热潮,成为城市网红IP,在自媒体时代另有天时地利人和。
除了大熊猫作为“国宝”在国人心中固有的特殊地位,以及其自身形象的天然治愈力,社交媒体的成长繁荣,成为助推一众大熊猫走红的重要力量。
以“渝可”“渝爱”的命名为例。为新生大熊猫征名是重庆动物园的传统,也是媒体一直关注的热点,“渝可”“渝爱”的姨妈“莽仔”就是通过全社会征集而命名的。如今的区别在于,除了传统的宣传报道方式之外,主流媒体也大量借助了社交媒体平台展开矩阵式传播,再加上自媒体和网友自发强势加入,数量级扩散,使“渝可”“渝爱”在命名之初就获得了它们的父母辈所未有的关注。
“四喜丸子”享受大餐(重庆动物园供图)
尤其是随着社交媒体内容的视频化,大熊猫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地以生动可见的视频形象呈现在人们眼前。这些日常生活片段因大熊猫特有的调皮可爱而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从而被网友们赋予人格化的解读,编织成一个个的故事情节和段子。于是,诸如“四喜丸子”围成一桌“打麻将”“吃火锅”的场景,以及“渝可”懵懂透着可爱、“渝爱”甜美与拽酷并存的形象,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吸引了更多的流量和关注,让网友们纷纷情不自禁地转粉,也使大熊猫迅速走红,成为超级IP。
在各种媒体强势曝光的同时,在线下进行有意识的人格化,则进一步塑造和强化了“渝可”“渝爱”等熊猫的网红IP和城市代言人形象。
2024年,“渝可”“渝爱”成为重庆城市节水的形象代言人,并登上系列海报,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广大考生加油助威。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开赛前夕,大赛执委会牵手重庆动物园,向“渝可”“渝爱”颁发“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迎宾大使”的证书。
“渝可”“渝爱”和妈妈在愉快地玩耍(重庆动物园供图)
大熊猫IP带来的效应是显著的。“渝可”“渝爱”的超高人气和广泛影响力,成为聚集文旅人气和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与流量密码。
2024年“五一”节假期,重庆动物园累计接待游客7万人次,创下了历史新高。以“渝可”“渝爱”两兄妹为原型的文创产品也备受追捧,供不应求。7月22日,在“渝可”“渝爱”两周岁生日庆典上,重庆动物园熊猫馆被游客围得水泄不通,而“虫动市集”上,大熊猫玩偶、冰箱贴等文创产品销售同样十分火爆,充分展现了“渝可”“渝爱”的超高人气和广泛影响力。
2024年10月25日,解放碑步行街,“盼da到了”熊猫嘉年华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拍照留念(摄影/马力)
2024年10月27日,国际熊猫日,重庆首个熊猫嘉年华盛大开启,“渝可”“渝爱”“莽灿灿”“奇三妹”“四喜丸子”等熊猫大咖,以各种方式“亮相”重庆解放碑、观音桥、杨家坪、沙坪坝三峡广场四条步行街以及川渝两地50家重百新世纪百货门店,展开了一场对熊猫IP的创新性应用和跨界营销。
借由文化与商业、“国潮”IP与新消费相互赋能,活动带动了旅游、零售、文创、交通等相关产业,带来可观经济效益,同时也完成了一次城市形象展示。而人们在活动中情绪价值拉满,深刻感受到了熊猫的魅力,提升了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
大熊猫作为世界级的“顶流”团宠,它的超级IP成长之路,也给重庆打造更多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文旅IP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而如何持续打磨好这张“顶流”牌,赋予其更强的说服力,从而进一步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重庆故事,为城市发展赋能,则还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投入,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优势,进一步跨界开发、拓展延伸,不断提升其形象、深化其内涵。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文旅IP所共同面临的课题。
文丨今日重庆记者 陈文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