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四川省眉山天府新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工作人员在展示新医疗器械(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川渝已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61项,共享大型仪器设备1.3万余台(套),时速400公里高速列车节能辅助驾驶系统等一批创新成果实现应用,重大装备制造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国产大飞机的机头在这里制造,“华龙一号”等核电技术在这里研发,“翼龙”“双尾蝎”等工业无人机在这里形成完整产业链,北斗芯片等空天信息产业表现强劲
“想象一下,四川天府新区的某企业负责人打开电脑,进入成都科创生态岛公共服务平台,不仅本地区域企业信息应有尽有,还可以查询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企业的详尽资料。如果对某家企业感兴趣,一个电话就能联系对方,免去来回奔波的烦恼。”2024年12月25日上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实施五周年川渝主流媒体联合采访团走进成都科创生态岛。记者采访时,成都科创生态岛运营公司负责人阎妍介绍,成都科创生态岛于2023年10月底试运营,并与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明月湖联动,实现了科创资源共享。
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发力、科创资源共用共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的动力之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合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围绕协同建设创新基地和平台,成渝两地正相向而行——双方共同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协同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加速布局,推动建设国家实验室、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26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3家,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个,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打破物理壁垒 助力成果转化
不久前,一台名为“贡嘎一号”的人形机器人在位于成都科创生态岛的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发,其重量仅25公斤,能独立完成思考、推理,能自主控制肢体,准确完成任务。
“在高校院所实验室、概念验证中心、教育养老、应急安全等方面,超轻量级人形机器人未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贡嘎一号”的诞生地,成都科创生态岛是成都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承载地,投入运营一年多来已聚集超1000家注册企业、发布科技成果500余项。该岛立足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建圈强链,致力于打造培育新质生产力孵化未来产业的前沿平台、西部(成都)科学城创新转化的核心引擎、成渝地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示范样板和“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支点。
“我们和明月湖在定位、目的上有很多是一致的。”阎妍介绍,双方曾进行过多次沟通交流,都认为应该打破物理壁垒,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共享。为此,双方开展云端合作,打通线上平台。通过App,成渝两地的企业、投资者就能了解到各自的科创资源,从而助力其成果转化。
去年11月,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联建会议第三次会议通过了《重庆成都双核联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方案(送审稿)》,该方案从共建重大创新平台、共建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强资源互联互通、赋能新兴产业发展4个方面提出18项具体举措,力争到2027年,成渝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持续提升,两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额增至1800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8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200亿元。
目前,成渝地区已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61项,共享大型仪器设备1.3万余台(套),时速400公里高速列车节能辅助驾驶系统等一批创新成果实现应用,重大装备制造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国产大飞机的机头在这里制造,“华龙一号”等核电技术在这里研发,“翼龙”“双尾蝎”等工业无人机在这里形成完整产业链,北斗芯片等空天信息产业表现强劲。
共享科研资源 共建重点实验室
“代谢性血管疾病,一般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其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卒中、糖尿病、肾病等。”2024年12月25日下午,川渝主流媒体联合采访团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天府新区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代谢性血管疾病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蒋宗哲介绍,该实验室重点针对冠心病、原醛症、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足病四大方向开展各项研究,其诊疗方式逐渐成为业内标准,其研究数据、病理样本、研究人才等均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一院)资源共享。
代谢性血管疾病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的建立,源于一次偶然。
2021年9月,一名泸州的原醛(原发性醛固酮)患者带着一份检查报告,来到重医附一院求医,引起该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启富的注意。
据介绍,原醛增加是引起代谢性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而川渝人群因高油高盐饮食习惯,长期被这枚“隐形炸弹”威胁。但原醛定位诊断属于有创检查,费用高、技术难度大,此前国内只有极少数三甲医院在探索,临床诊断缺乏相关标准。
看到病人的检查报告出自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启富马上拨通了该院负责人的电话。
素未谋面的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推动成立“代谢性血管疾病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共享研究数据、病理样本、研究人才等科研资源。今年初,该实验室被正式认定为首批3个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之一。
目前,双方主要开展四个方面的业务合作:非编码RNA调控代谢性血管疾病的分子机制与临床转化,基于免疫—炎症信号的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防治策略,基于核医学和分子影像的原醛症精准分型与靶向治疗,基于“医工结合”“内外科深度融合”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和糖尿病足病防治体系。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代谢性血管疾病基础研究平台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临床转化平台是重庆市高校重大代谢性疾病转化医学实验室。双方合作建立的代谢性血管疾病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通过两个代谢性血管疾病队列的资源共享,将产出更多的研究成果。”蒋宗哲介绍,2023年初,双方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国际医学期刊JAMA子刊上,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68Ga-Pentixafor PET/CT对原醛患者的诊断效能与判断标准,“目前重医附一院、湘雅医院等已陆续开展应用,有望成为未来原醛定位诊断的主要手段。”
结合优势力量 实现医疗创新
2024年12月30日,当川渝主流媒体联合采访团来到凤栖湖畔的西部(重庆)科学城金凤实验室时,这里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科研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忙个不停。
自2022年6月25日揭牌运行以来,仅两年多时间,金凤实验室已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医疗创新的重要引擎。
“聚焦‘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诊断’,将川渝优势力量结合起来,去做‘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诊断’,是我们最有基础和最具特色的地方。”金凤实验室副主任徐辉告诉记者,成渝地区的病理学科起步较早,合作基础也较为深厚:以四川的华西医院病理科为例,在临床病理诊断方面一直处于全国前列;重庆地区病理学科也处在全国领先水平,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已跃升至全国第四位。
在2024年11月的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联建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金凤实验室与四川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目前,两家实验室正开展密切合作,共同承办学术论坛,为两地专家学者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同月,四川省人民医院、西南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凤实验室共同申报“病理检验诊断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组建多学科交叉团队,开展创新理论与诊断技术研究,进一步深化了两地的合作关系。
在金凤实验室,采访团记者见到了四川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的主任医师许川,他同时也是金凤实验室团队的一员,正带领团队围绕靶点发现、耐药复发机制等关键问题展开攻关,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金凤实验室为我提供了充足的科研经费和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可以让我和团队专注于肺癌领域的研究。”许川说。
金凤实验室还联合川渝病理、临床、检验、影像等多学科顶级专家,聚焦“疑难”和“创新”,致力于打造国际顶级的诊断平台——金凤病理精准诊断中心,开展MDT远程会诊、创新诊断技术服务、诊断质量控制服务三大业务,加速“重大疾病下一代诊断技术”成果转化。
不仅如此,金凤实验室正加速推进重大疾病标准化病理资源库建设。该资源库采取“湿”库、“干”库、“活”库“三库合一”的模式研究并制定病理样本及数据资源的全生命周期标准,已联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开展“数字病理数据集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共同制定高质量标准数据集。
记者 陈维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