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元帅次子,少将军衔。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就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历任部队指挥员、军事外交官、联合国军事观察员、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芬兰和爱沙尼亚三军武官等职。参与《刘伯承传记》的编写工作,创作过电影文学剧本《青年刘伯承》。
白墙红瓦,溢彩流光,水天一色……12月4日上午,开州汉丰湖畔,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庄严肃穆,伴随深情婉转的《献花曲》,从广州专程来渝的刘蒙迈步向前,向刘伯承铜像敬献花篮。
12月4日,刘蒙在刘伯承铜像前整理花篮缎带(朱书灵 摄)
老将军虽已年至古稀,但目光炯炯、精神矍铄,举手投足间,尽显军人本色。
当天,是刘伯承元帅诞辰132周年的日子。开州区举办以“缅怀元帅伟绩 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刘伯承元帅诞辰132周年群众性纪念活动。刘蒙作为家属代表出席活动。
“岁月流逝,对往事的记忆如海潮滚滚,冲击着我的心灵。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体会到爸爸刘伯承对我的爱是多么的深沉,对我的教育是多么深刻和重要……一想起爸爸慈祥的面孔、温和的话语,就感到一种难言的温暖和激励人心的力量。一幕幕往事旧景,历历展现在我的眼前。”此次活动之前,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赴广州对刘蒙将军进行了专访。
吴下阿蒙
循循善诱纠正“二杆子”脾气
回忆起父亲,刘蒙首先想到的是他对自己的言传身教。
刘蒙生于1952年,名字就寄托了父亲的一片厚望:“我哥叫太行,我弟叫太迟,一个未成年就夭折的姐姐叫华北,妹妹叫弥群、解先、雁翎。”刘蒙回忆称,小时候他对自己的名字很不服气,叫阿蒙,觉得最难听,后来才知道,这个名字出自“吴下阿蒙”的典故。父亲希望他像三国东吴名将吕蒙一样,奋发上进,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刘伯承全家福(受访者供图)
1967年春天,刘伯承在南京治疗眼疾,刘蒙随后也来到这个城市,跟爸爸生活在一起。
“爸爸的生活很规律,每天早上5点起床,先读一段俄文,这一习惯一直坚持到他72岁双目失明为止;然后打一套自创的操,最后便开始写毛笔字。”刘蒙回忆,这三件事做完,爸爸才开始吃饭,足见其对学习的热爱。
当时,刘伯承给他规定的两门主要功课,一是古文,一是书法。
刘伯承经常对他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所以爸爸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时,总要同时把他叫起来,让他背书、习字。
那时,刘伯承的视力已经不好了,但记忆十分准确,青少年时期读过的《古文观止》,几乎是篇篇能背。每天早饭后,刘伯承都要检查他背书,他将此叫作“晨关”。
一天早上,刘伯承指定他背《辨奸论》。他觉得文章太难,怎么也背不顺,就找了一个借口,跑到林子里去玩。结果那天的“晨关”怎么也过不去,爸爸却没有揭穿他的“鬼心眼”,只是沉静地说:“你从小就想要做个勇士,在北极阁山上跑,说要打狼。你现在大了,应该懂得勇敢就是不怕困难,勇者不惧嘛!只要你不怕困难,半个小时后,你一定能背下来。”
刘蒙3岁时与父亲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如果有什么事,别人说我不敢干,我就偏要干,有点‘二杆子’脾气。听了爸爸的鼓励,我就回到屋里,专心致志地念了半个小时,终于把《辨奸论》背得烂熟。”刘蒙说。
晚饭后陪爸爸散步,是刘蒙最喜欢的事情。每逢这时,刘伯承总是给他讲些历史人物、故事。一天傍晚散步时,刘伯承给他讲了西汉开国谋臣张良的故事:张良痛恨秦始皇,开始时想以匹夫之勇暗杀他,失败了。后来遇到黄石公。黄石公有心教他本事,但认为首先需要磨掉他少年的刚锐之气,所以几次丢鞋,让张良去捡,当黄石公认为张良学会了忍耐、是可教之人时,就传给他一套有名的谋略《三略》。后来,张良成为刘邦的主要谋臣,“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被封为“留侯”。
讲完故事的第二天,刘伯承就让刘蒙学苏东坡的《留侯论》,并一字字给他解释,重点讲解了“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忍小忿而就大谋。”
“爸爸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的‘二杆子’脾气,不是勇敢,而是鲁莽。真正的勇敢,是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畏惧它,并且能够冷静地想出办法。”
每当回想起在南京生活的那段时光,刘蒙都感觉美好又难忘。在学习古文的同时,他更学会了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深思断行’这四个字是父亲教给我的方法,希望我不管看书学习形成一个观点,还是确定一个工作方法,都应经过反复的思考。确定一个方向后,就应以坚韧的毅力完成。这也成了我后来的人生信条。”刘蒙说,在后来的工作生活中,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父亲慈祥的面孔、温和的话语时常在他的脑海里浮现,给予他一种温暖和激励人心的力量,他就会振作精神,克服困难,勇攀高峰。
功高不居
从不愿意去讲自己的功绩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内,《党性坚强、贡献卓越——刘伯承同志生平业绩展》分“立志报国 上下求索跟党走”“坚定信仰 紧要关头举战旗”“万里长征 足智多谋善用兵”“厉马太行 敌后抗战显神威”“逐鹿中原 横扫千军如卷席”“勇追穷寇 翻天覆地建西南”“金陵治校 军事理论育将才”“功高不居 鞠躬尽瘁为国是”“风范永存 千秋伟业垂青史”九个部分,展示了大量珍贵实物和文献资料,辅以沉浸式场景等手法,生动再现了刘伯承元帅光辉伟大的一生。
开州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内,展示了大量珍贵实物和文献资料,介绍了刘伯承元帅光辉伟大的一生(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我父亲活到了95岁,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身经百战,或者说身经何止百战。他一生负过9次重伤,身体有11处负伤。”刘蒙说。
回顾刘伯承的一生,他5岁读私塾,12岁开始接受新式教育。1911年,当辛亥革命的风暴席卷神州大地之际,他毅然选择了从军之路。当时,亲朋好友多不赞成此举,他却慨然作答:“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自己一身之富贵?”
1912年,刘伯承以优异成绩,考入重庆蜀军政府将校学堂,从此投笔从戎。毕业后,他被分派到熊克武部队当见习生,随后升任司务长、排长,开启了一生漫长的军旅生涯。
1923年9月,刘伯承在参加讨伐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战争中右腿负重伤。在成都疗伤期间,他得以静下心来读书和思考,他发现自己虽立精忠报国之志,经九死一生苦战,却仍旧改变不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现状。通过求索和所见所闻,他深切地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于是在1926年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了泸顺起义。
1927年8月1日,刘伯承参与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任军事最高决策机关——军事参谋团的参谋长。南昌起义失败后,他赴苏联深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刘伯承首先担起殿后的重任,后勇任先遣司令,在突破乌江、智取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战役中,襄助军委,运筹帷幄,战胜强敌,屡建奇功,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在率部通过凉山彝族地区时,他与小叶丹“彝海结盟”,被传为民族团结史上的一段佳话。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伯承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长,战斗了31000次,先后进行了夜袭阳明堡、设伏神头岭等一系列著名战役战斗,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部队从进太行山时候的9000多人,到抗战以后变成30多万人,有了刘邓大军之说。
1949年4月,刘伯承指挥渡江战役;同年11月,他与邓小平率部进军西南,在近半年的时间内共歼敌约90万人,解放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和西康省大部,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割据西南、伺机反攻的企图。
开州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游客正在参观纪念馆记者(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父亲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全部过程。他判断敌情准确,计划战斗周密,善于出奇制胜,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著称。”刘蒙称,朱德元帅曾赞誉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陈毅元帅留下过“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的名句;邓小平同志也曾写道:“伯承同志是我党我军的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国内外屈指可数。”
面对荣誉和功劳,刘伯承却谦逊地说:“我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一点点成就,那是党和毛主席的领导所给我的。离开党,像我们这些人,都不会搞出什么名堂来的……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题上‘中国布尔什维克刘伯承之墓’十二个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荣。”
“父亲是一个从来都不愿意讲自己功绩的人。”刘蒙说,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编写《大百科全书》,其中有一个条目介绍刘伯承,开头是这样写的:“刘伯承(生于1892年)四川开县人,革命军事家。”当中宣部拿着初稿去征询刘伯承本人的意见时,他拿起毛笔,毫不犹豫地把“革命军事家”后面的两个字勾掉了,并恭恭敬敬地写上了一个“人”字。这样一来,“革命军事家”就变成了“革命军人”。
1950年 6月,刘伯承更是主动请辞在西南担任的重要领导职务,去创办了我军第一所培养中高级干部的军事学院——南京军事学院。当时党中央准备调他进京出任总参谋长,他却风趣地说:“我是三参总戎幕,一败两罢官(即南昌起义时任参谋团参谋长,起义失败;两次任红军总参谋长,先被共产国际的李德撤职,后被张国焘调离),这次就不要再当了,我还是去办院校当教书先生吧!”
南京军事学院建设过程中,刘伯承提出“三化”即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的建校方针,同时他提出以联合作战牵引军队现代化建设。“我国建立国防军70多年,‘三化’基本没变,军队建设也是沿着这个路线在走。”刘蒙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刘伯承元帅还翻译了190多万字的国外资料,并写下300多万字的军事著作。其中,“游击战”这个词就是刘伯承首译。
“游击战”一词,从西班牙语翻译过来被译作“黑猩猩战”。根据军语词典里的定义:so high mobility,具有非常高的机动性,像黑猩猩一样捉不住它,但是它来打你又很突然,即sudden strike,突然性地对你实施打击。
刘伯承认为“黑猩猩战”不好理解,他在史记《李广传》里看到一句话,“李广善游击”,因为李广打匈奴时跑得快、打得快,所以说李广善游击。刘伯承认为,游就是跑,机动;击就是打击。所以他将“黑猩猩战”改为“游击战”。
帅门家风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受用终身
“我从小在革命家庭中成长,父母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也深深影响着我们这些子女,帮助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刘蒙说,父亲是“军神”也是慈父,给了他人生无限的动力。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是刘伯承元帅的座右铭,在他看来,廉洁的品行要靠平时俭朴的生活养成,只有工作上廉洁奉公,政治上才能无私无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伯承依旧保持着克勤克俭的作风。他在北京的住处,是一套老式的四合院。客厅里的陈设十分简朴,只有一套旧沙发、几把椅子、两张茶桌以及一张靠窗的小书桌。旧沙发上覆盖着的蓝色沙发套已经被洗得泛白,上面还有几块明显的大补丁。
刘伯承艰苦朴素的本色还体现在他一贯简朴的穿着上。在南京时,刘伯承一直穿着一套半旧的军服。当时出于保证领导人安全的需要,要求军队干部上街一般要穿便服。于是,警卫员张福旺提出给刘伯承做一套便服,并说道:“您身材那么魁梧,穿军装目标太大,一上街,大家都认出您来了,给我们的警卫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刘伯承知道是部队的规定,只得答应了。正当张福旺高兴地琢磨着选用什么布料做衣服时,刘伯承却告诉他:“我看,做一套蓝卡其的就蛮好了,又便宜,又结实。”张福旺很不情愿地说:“动员您大半天,就买块卡其布,您这个大首长,应该……”刘伯承打断张福旺的话,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鬼,我们要做的事情多着哩!要把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和人家比吃、比穿、比住。越是上面的干部越要带个好头,艰苦奋斗是我党的法宝,万万丢不得啊!”
“爸爸不仅自己节俭,对家人的要求同样如此。我上中学的时候,穿的还是姐姐穿过的女式旧军装。有些同学取笑我,叫我‘黄皮’。回到家里,我跟妈妈说,‘以后不穿这女式黄军装了,人家都笑话我。’妈妈看了看我,也笑起来说:‘是啊,你都大了,等这件衣服穿破了之后,就不再让你穿女式衣服了。’停了一会儿,妈妈想了想又对我说:‘你在生活上要向爸爸学习。你看他的棉鞋穿了好多年,补了好几次,不是还在穿吗?穿着干净整齐就行了。’”刘蒙回忆道。
刘蒙还记得,他家里电话旁贴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告示”,这是母亲写给孩子们的:“儿女们,电话是党和国家供你爸爸办公的,你们有什么私事绝对不许用这个电话。假公济私是国民党的作风,不许带到我们家里来。”
“就这样,俭朴之风始终贯穿在我们家中。”刘蒙说,哥哥结婚后,只住在单位分的一间9平方米的房子里;姐姐结婚时只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你们不能依靠我刘伯承的牌子过日子,凡事都得靠自己”“艰苦奋斗是我党本色”……他们都谨记父亲教诲,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哥哥太行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放弃到部队当高级指挥官的机会,一直从事科研工作;二姐弥群服役于空军部队,能吃苦耐劳,勤于钻研,曾多次立功受奖,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三姐解先、四姐雁翎从事医疗工作,弟弟太迟在军事机关工作。
全家福,后排左二为刘蒙(受访者供图)
“多年后,我更领悟到俭朴是一个人多么宝贵的品质,‘勤能补拙,俭以养廉’也成为我的座右铭,受用终身。”刘蒙说。
如今,已年过古稀的刘蒙,每天都要读书、写书法,走在传承红色基因的道路上。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优良党风涵养红色家风,以优良家风强化党性修养,作为革命后代,始终有一腔热血在胸中涌动,有一种情感在内心流淌,我更要以身作则,传承好红色基因,为新时代的中国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余力。”刘蒙说。
记者 韩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