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这堂思政课很特别,非常荣幸邀请到几位‘重庆好人’代表,为我们讲述他们的故事。”12月4日,重庆市2024年“好人进校园”暨第三季度“重庆好人”发布活动在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举行。在这堂精彩的思政课上,师生们聆听了“重庆好人”唐心一、易和平、熊金华、龚洪明、刘水廷和张登洋、张秋霞父女的故事。
生命至上
坚持就能看到希望
11岁时,唐心一的右腿发现了恶性骨肉瘤。手术后,唐心一一边放化疗一边复健,断断续续回学校上课。通过刻苦学习,唐心一考入重庆医科大学。“八年求医,八年学医,我现在是一名放射科的医生。当年我的主治医生挽救了我的生命,现在我要像他们一样,通过放射设备尽早诊断病情,及时治疗病人。”唐心一表示。
“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能看到希望。”网约车司机易和平非常感慨。
在易和平的副驾驶座上,有一名固定的“乘客”——患有脑梗的儿子小寒。为此,易和平的网约车车厢内贴了一封致歉书。“我一次次向乘客道歉,大部分客人都给予理解,有的客人还会给我‘小费’,他们的鼓励与支持支撑着我做好一个父亲。”易和平表示,只要还有一点点治愈小寒的希望,他都会拼尽全力。
铮铮誓言
守护不变的初心
今年7月,沪蓉高速万州分水段突现塌方。危急时刻,重庆高速急救维修人员熊金华下车挥舞双手,成功拦停了100多辆过路车。随后,他立即将滑坡情况上报,并协助交巡警等部门疏散滑坡体两侧滞留车辆。
“说不怕是不可能的。”熊金华说,自己在拦停过程中错过了挪车的机会,眼睁睁看着泥石将自己的车掩埋。“很多人觉得这样做不值,我不这么认为,我是退伍军人,牺牲自己的利益保护更多人的安全是我不变的承诺,值!”熊金华的话掷地有声,现场的掌声也久久不息。
“三块钱可以买什么?”江北区华新街街道桥北社区食堂创办人龚洪明揭晓了答案:在社区食堂,三块钱可以吃一碗小面。
“诚信经营,民生为本,这是我创业之初许下的承诺。”龚洪明说,他从新闻中了解到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下定决心为老年人做点实事。2018年起,他在自己的面馆以比市场价低一半的价格,为老年人提供3元小面、豆花饭,并严格做好食品安全和卫生,“做面如做人。人做好了,面才能做好。”
精神传承
“代理”爸爸与非遗父女
在巴南区一品小学,刘水廷被孩子们称为“爸爸校长”。
2006年,8岁的彭远桃因家庭意外成为一名孤儿。听说政府正在为彭远桃寻找“代理家长”,刘水廷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倾心谈话、买新衣服、陪着看电视……刘水廷和家人给予的关爱呵护温暖着彭远桃幼小的心灵。十年后,彭远桃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看到孩子们成长成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刘水廷还陆续当起其他6个孩子的“代理爸爸”,“我希望这份爱,孩子们也能传承下去,帮助社会上更多困难儿童。”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桥吹打马风派传承人,张登洋、张秋霞父女吹着唢呐,现场演绎了金桥吹打。
“我小的时候每天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去学艺,很辛苦,但我发自内心热爱这门艺术,无论生活多么烦恼,一吹唢呐心情就好了。”61岁的张登洋说。更让他欣喜的是,女儿张秋霞对金桥吹打表现出浓厚兴趣。作为一名“95后”,每当父亲登台演出,张秋霞总是蹲在舞台边,紧盯着父亲的动作。“最初接触金桥吹打时,我只是觉得有趣。后来看到父亲为这门艺术倾注了那么多心血,我感到我也有责任去传承它。”张秋霞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唢呐专业,“当时我是全市唯一选择这个专业的学生。”
“未来我和父亲将参加更多国际音乐节,与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分享金桥吹打这门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张秋霞说。
记者 崔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