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个几十亿元、“专业对口”的市场,大多数企业和研究机构,都会谋划如何提高产品竞争力,在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
位于两江新区的重庆生物智能制造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却另辟蹊径,从今年9月开始,跳出“专业对口”的骨材料市场,直奔千亿元级别的更大市场,并且已经得到了投资机构的青睐。
为何研究院敢于突破“舒适区”迅速转向?这一切,都要从改革说起。
不甘心“小有成就”,研究院大刀阔斧搞改革
2020年,研究院在两江新区挂牌成立,核心科研团队来自医疗行业,主攻运动康复。研究院掌握了一大批生物材料的原创技术、专利和相关的医疗许可。
例如,研究院开发了可降解的生物医用材料,贴上后无需专门去除,更有利于患处愈合。从整个国内市场来看,运动损伤修复市场规模大约在几十亿元。手握原创技术和产品,研究院也不愁“过日子”,那么为何要改革呢?
“因为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过日子’,也不满足于‘小有成就’。”研究院院长谢海琼介绍,一种生物材料,可以对应多种适应症,其经济价值、社会效用,也可数十倍、数百倍增长。
还是以前述的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为例,做成贴敷产品,可用于烧伤部位修复;做成心脏补片,能帮助心肌梗死部位再生;用于医美领域,则能开发出除皱效果自然、不会“肿脸”的“童颜针”。
医美市场的规模,达到了千亿元。这一机遇,必须抓住!
突破“舒适区”的决策,赶上了改革的东风——今年8月,按照两江新区对深化科技创新服务机制改革的部署,研究院召开了改革转型会议,原本60人的团队,直接缩减到了31人。“船小好调头,留下的全是精兵强将。”谢海琼说,31名员工中,23人搞研发,其中博士9人,硕士7人,严格执行“人员跟着项目走”。
曾经搞科研“全包”,现在把精力用在刀刃上
改革给研究院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打破了过去搞科研转化“全包”的模式。
什么叫“全包”?拿装修打比方,从画设计图开始,买材料、施工等全由装修公司负责,就是“全包”。在科研和转化中,“全包”就是从原创性研究开始,到初步成果转化、中试、融资、生产、营销、售后等全由研究院来负责。过去,研究院的60名员工,一半以上都负责研发之外的工作。
其实,“全包”模式并非不可行。此前,研究院已获发明专利授权12项和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还设立产业运营平台公司,孵化4家企业,推出足底快速诊断仪、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等市场青睐的智能医疗产品。
但这一模式的短板也很明显:从研发到市场转化,过去都依靠财政资金托底。核心竞争力不足的研发机构,会面临后劲不足、造血能力差的困境。
因此,今年以来,两江新区积极探索财政资金以拨投结合的方式,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改革,深化拨投结合、先投后股,打通成果端、中试端、创业端孵化链条。
研究院改革后,两江新区也给予了运营扶持资金,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前来投资。而研究院的31名员工把精力用在刀刃上,更注重原创研究、生物制造产品研发及技术服务工作,后期的商业化工作则交给了更专业的人去完成。
不仅自己搞研发,还提供全套定制研发服务
目前,已经有多家投资机构对研究院的生物医用材料表示出兴趣,谢海琼的手机常常响个不停。
研究院目前聚焦于两大生物制造方向:合成生物学平台(含生物医用材料研发)、干细胞和外泌体研发平台,并继续实施医疗器械CDMO技术服务。研发的医疗器械领域新型耐磨涂层材料、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已迈入产业化应用阶段,完成了4项关键性成果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医疗器械主文档备案工作。
另外,研究院自身的硬件和经验,也可以转化为一项很有价值的服务——“医疗器械设计开发、质量体系及注册全流程服务”的CDMO(定制研发)核心技术服务。
先说硬件,研究院位于两江新区金星科技大厦5楼,1000平方米实验区中,配有百级、万级GMP洁净间、智能装备实验区,设备完备。
再说服务,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对于医疗器械取证、专利申请等有丰富的经验,可以为成果转化提供全套的服务。
目前,研究院已承接西南医院、东南大学等单位的技术委托服务合同,与两江新区人民医院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还与一家外资投资集团签订“细胞制药科研技术服务及产业化转化”合作协议。
“我们要通过改革,发挥更大的价值。”谢海琼说,后续,研究院会视情况“招兵买马”,有针对性地扩充队伍,为两江新区生物制造行业孵化和培育“独角兽”,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聚。
记者 申晓佳 张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