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

百姓冷暖挂心间——邢家桥社区的知心大姐

  • 今日重庆网 2019-10-24 20:08

 

 

  今日重庆网讯 (记者游宇 高维微)谢兰是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党委书记,也是地地道道的邢家桥人。2002年,她从个体户转为社区工作者。2005年,谢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经选举,她正式成为社区干部。当社区干部十多年,辖区4000余户家庭10000多名居民,每家每户的情况,在她脑海里有个大数据。她很自豪地说,在这方面,新来的年轻人比不过她。“我有个习惯,有人来社区办事,他们在填写材料的时候,我总会跟上前瞄一眼,大概姓啥叫啥,年龄,长相等,都会记一下,这些年已经形成习惯了。”也正是这样的习惯,谢兰记忆力超好,走哪儿都能与居民百姓打成一片。
  

谢兰朋友代莉听到谢兰事迹感动得流出眼泪

  成立于1993年的邢家桥社区,占地1.3平方公里,社区常住人口由农转非居民、老街旧城拆迁安置户、购买商品房拆入户三类人群组成。虽说邢家桥社区是整个两江新区直管区内最早进行开发建设的区域,但20余年过去,由于建设标准低,这里街道狭窄、楼宇密集、活动空间局促,房屋漏水问题突出……
  

  人熟、地熟,在邢家桥社区,谢兰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不过,在社区安置房综合整治这个项目上,似乎居民们并不“买账”,很多老朋友、老邻居也没给她面子。修建于1992年的邢家桥安置房,年久失修。2017年2月,经两江新区管委会批准,邢家桥社区安置房综合整治项目成为两江新区管委会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在不少人看来,这是一件大好事,居民不花一分钱,房前屋内的居住环境能得到极大改善,但谢兰没想到,工程开展却并不顺利。“工作没得技巧,就是热脸贴冷屁股。再刚的人,心也会软下来。”为推进这项工程,谢兰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放弃晚上和周末休息时间,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各个击破。“父母解释不通就找子女,子女解释不通就找亲朋好友帮忙,实在是再解释不通,我都厚起脸皮一次又一次上门,拒绝一次,两次,三次……等个嘛,有户人家等到20次,总算稍稍松了口。”谢兰告诉记者,有位姓田的居民很“刚”,“刚”到无法沟通,对方不仅自家不整治,也不允许管道线路从他家外墙经过。“上门找他,不开门,说睡觉了,态度强硬,就是不整。我毕竟住在这里几十年,整个家庭成员也很熟悉,后来给他哥哥做工作,哥哥给他说不通,又辗转找到他嫂子……来来回回十多次,最后终于松口,但提要求必须在45天内整完。”谢兰很欣慰的是,小田还在社区去劝那些仍在“刚”起不让动工的居民,带着他们看自家样板间,以自身感受告诉大家“整了好多了,旧房变成了花园洋房”。
  

  谢兰穿着工装,挽起头发,精神干练,在社区居民眼里,她精力旺盛,干事麻利,是个“女汉子”。去年,谢兰被确认患上肺癌,她没给任何人说。“我觉得没啥,长了瘤,找时间去割了就是个嘛。”直到今年手术,医生也没见过这么“心大”的患者。
  
  “今年4月4日住进去,我原本想的手术后休息三天,刚好清明节,然后节后就能上班了。”医生建议她最好休息半年,但她很不听“招呼”,手术后14天,连线也没拆,就回社区了。就在谢兰重返社区的当天,得知有户居民因房屋漏水起了争执,赶到现场,谢兰一边语言安抚,一边上前拉住情绪激动的居民,一番苦口婆心的协调,总算化解了怨气。那时,大多数居民都还不知道谢兰刚刚做完手术,所以,看到她出现,反映问题的,提诉求的,一个问题接着一个,等谢兰回答完,回到办公室坐下,脸色煞白,发现手术伤口崩开了,立马又跑回医院处理。
  

  在别人看来,社区工作难做,很累。但在谢兰看来,如果掌握了方式方法,其实并不累,也很暖心。即便是邢家桥社区安置房综合整治项目,前期有不少居民和她“刚”,但她也很明白,居民之所以找到自己,那是因为他们对社区干部的信任,需要得到切实的帮助。谢兰说,不管哪种需求,社区干部都要站在居民的角度,为他们想办法解决实际的困难。电话24小时开机,辖区上万居民,大事小事,有时甚至半夜三更都要起床处理。社区工作太琐碎,太繁忙,不少亲朋好友劝谢兰不干了,回家带带外孙儿,养养身体。但谢兰自己还有牵挂,她希望能迎来邢家桥社区安置房的完美蝶变,亲眼看到居民们搬进改造后的房屋。

编辑:汤芮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