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第17场主题新闻发布会,石柱县相关负责人围绕“发挥比较优势 推动绿色崛起 打造全国生态康养胜地”作主题介绍,并回答媒体记者和网友提问。
石柱县委书记张华表示,当前石柱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发挥比较优势,全力打好乡村全面振兴、产业优化升级、城市更新治理、动能转换提升、绿色低碳转型“五大主动仗”,加快打造全国生态康养胜地。
推动“万企兴万村”
吸引1183家企业,实施“兴村”项目1296个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产业要振兴,企业是关键。近年来石柱持续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从三个方面持续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石柱县委副书记王凡鹏介绍,一是坚持主动搭台,让市场主体愿意来、留得住。
目前石柱通过各类商会以商招商、以企招商、以情招商,吸引成功人士返乡、民营企业下乡、产业项目到乡,累计吸引1183家企业投资25.3亿元、实施“兴村”项目1296个。
二是支持“企业唱戏”,让乡村产业强起来、旺起来。
比如,在桥头镇采取“龙头企业搭建骨架、链上企业补充业态”方式,推动企业抱团发展,在陶然居、天籁教育等龙头企业带动下,累计吸引38家企业参与打造农文旅融合全产业链、30家企业参与打造艺术写生全产业链、26家民宿参与打造民宿休闲全产业链、28家企业参与打造文化生态体验全产业链。
三是动员群众参与,让发展成果共分享、可持续,探索企业、群众、村集体“三方共赢”模式。
据了解,石柱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以来,274家企业扩大了公司规模,10家企业获评“万企兴万村”行动优秀民营企业;95%的村集体年收入超10万元,3.8万户群众实现户均增收1.9万元。
“凉”资源变“热”经济
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017万人次
今年6月,石柱黄水旅游度假区被认定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该景区平均海拔1500米,夏季平均气温21℃,拥有得天独厚的避暑旅游优势。
“旅游方面,我们以黄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龙头,带动全域康养,今年以来大黄水片区单日最高游客接待量近40万人次。”张华说。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凉”资源如何变身“热”经济?张华说,石柱县主要从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便捷内外交通,对外建成投用了黄水动车站,实现重庆中心城区1.5小时、成都3.5小时、武汉4.5小时直达黄水;对内开通旅游专线,提供公交车、租车包车、网约车等配套服务,让游客可以“快进漫游深体验”。
二是涵养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夏季平均气温21℃、森林覆盖率85%,以及负氧离子浓度约为中国气象行业最高标准的2.5倍等优势条件,建设生态康养胜地。
三是丰富旅游产品,立足独特自然资源和特色民族文化,打造大剧院广场同唱土家啰儿调、同跳万人摆手舞等特色品牌活动,推出森林王国体验空中漂流、丛林穿越等多种旅游产品。
四是完善配套服务,引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多家医院的专家,让游客在度假的同时也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同时石柱还完善了各类旅游惠民便民设施配套,为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旅游生活服务。
今年1—6月,石柱县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017万人次,同比增长27.04%;旅游综合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19.34%。
依托风、光、水、矿资源
打造四大产业集群做强工业支撑
“工业方面,我们依托风、光、水、矿等资源禀赋,打造清洁能源、泵阀仪器仪表、康养消费品、新型材料‘四大产业集群’,重点围绕清洁能源、泵阀仪器仪表打造两个100亿级产业链。”石柱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郭小萍表示。
在全市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方面,石柱风力资源储量达500万千瓦以上,居全市第一。该县围绕这一清洁能源的产业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运营及设施设备维修维护等配套产业。
目前,石柱风电总装机容量达46万千瓦、在建48万千瓦,已核准开工76万千瓦,开发规模居全市首位,每年可实现碳减排约106万吨标准煤。
在打造全市泵阀仪器仪表产业基地方面,石柱正加快构建“铸造泵阀—仪器仪表—自动控制”产业链,按照“今年初见效果、明年形成规模、2027年形成集群”的目标,加速集聚东部地区泵阀、仪器仪表等产业转移落户石柱,累计签约泵阀企业91家。
同时,石柱打造产业生态,打通“产供销”全流程体系,针对性补齐产业链所需工艺,联合中核西仪、重庆川仪等“头部”企业成立重庆市泵阀行业协会,搭建西部地区泵阀产业供销平台。
此外,该县提升泵阀仪器仪表产业能级,全方位解决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人才、资金等问题;大力招引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等后端企业,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促进泵阀仪器仪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预计到2027年,石柱的泵阀仪器仪表投产企业将达150家以上,年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
记者 刘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