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 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

  • 重庆日报 2019-10-23 10:09

——市有关负责人解读《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行动计划》

 

沙坪坝区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内一片繁忙景象。(资料图片) 通讯员 何超 喻庆 摄

核心提示

10月22日,重庆市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推进大会召开,大会印发了我市《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

印发《行动计划》的背景是什么?在起草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故事?《行动计划》包括哪些内容?全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商务委主任张智奎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的专访。

新时代的重庆承担着中央赋予的重大使命

记者:此次发布《行动计划》的背景是什么?

张智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西部地区和重庆开放开发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而重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还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和任务。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指出,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要求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强调,希望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重庆,要求重庆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努力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因此,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既是重庆的机遇,又是重庆的责任。

对此,我市高度重视。市委五届三次全会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纳入“八项行动计划”,作为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的具体举措。

市委书记陈敏尔多次调研,强调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要聚焦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聚焦各类开放平台,聚焦优势产业产品,聚焦市场主体培育,聚焦营商环境改善,努力实现带头开放,带动开放,服务全局,发展自己。

市长唐良智多次专题研究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部署。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牵头开展了专题调研。市政协主席王炯率市政协常委进行了重点视察。

市委、市政府还成立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领导小组。

按照市委部署,从2017年11月开始,市商务委就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成立了起草小组,着手《行动计划》的起草工作。

《行动计划》做到了五个结合

记者:在起草《行动计划》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张智奎:《行动计划》在起草过程中,我们先后5次组织专题研究、6次征求市级部门、区县政府以及中央在渝单位修改意见,并报市司法局进行了合法性审查。

2018年2月22日,市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了《行动计划(送审稿)》,起草组按常务会议意见进行了修改,并结合市人大调研成果和市政协常委视察意见再次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优化。

之后,我们又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口博览会上的讲话、对自贸试验区建设作出的重要批示等精神,以及我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要求,再次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呈请市委常委会议审定的送审稿。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和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重要讲话精神,再次对《行动计划》进行了修改完善。

记者:起草《行动计划》时,我们的导向是什么,有哪些方面是特别要注意的?

张智奎:在起草过程中,我们坚持战略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责任导向,注重发挥重庆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体制优势,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全方位开放,加快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做到了五个结合:

一是注重服务全局和发展自己相结合,把重庆的开放发展放在国家对内对外开发开放战略中去思考、去谋划,紧扣“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发挥“三个作用”,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二是注重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将改革创新贯穿《行动计划》始终,提出了创新物流金融服务、探索构建陆上贸易规则等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举措;

三是注重全面开放和重点突破相结合,针对通道、平台、口岸、主体和环境五大开放要素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努力实现全面开放。同时,紧紧围绕“两点”优势,部署一批具有突破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和重点改革举措,力求实现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四是注重求稳务实和积极进取相结合,《行动计划》立足重庆开放型经济发展基础及发展趋势,与全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衔接协调,注重保持平稳增长。同时,突出优化开放型经济结构,提高质量效益,增强发展后劲,体现稳中求进总基调;

五是注重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既立足当前发展,提出实现一批标志性目标,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引进一批重点企业,升级一批产业园,又注重为未来发展打基础,强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培养一批专业团队,进一步完善涉外保障体系,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行动计划》的重点是实施“五大行动”

记者:《行动计划》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目标是什么?

张智奎:《行动计划》主要围绕市委《关于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的决定》中提出的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五大要素进行布局,共分为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第二部分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准确把握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总体要求。

第三到第七部分是实施“五大行动”,共提出64项工作举措。包括,实施开放通道拓展行动,打造互联互通大枢纽,全方位推进出市、出海、出境通道建设,构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支撑;实施开放平台提升行动,打造内陆开发开放主战场,增强平台集聚辐射能力,继续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开展首创性、差异化的改革探索;实施开放口岸完善行动,打造贸易畅通集散地,建设“口岸体系全、功能配套齐、通关效率高、服务环境优、集聚辐射强”的口岸高地;实施开放主体培育行动,打造产业集聚新高地,引进和培育一批特色突出、规模较大、外向度较高的市场主体;实施开放环境优化行动,打造投资者安心顺心新家园,全面优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居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第八部分是构建对外开放保障体系,确保行动计划落地见效。

在基本原则方面,《行动计划》注重五个坚持,即坚持战略引领、坚持改革推动、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统筹推进和坚持辐射带动。

目标是到2022年,我市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的支撑作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带动作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凸显,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初步建成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开放型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投资贸易、产业发展、功能配套、集聚辐射等居中西部前列,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进入新阶段。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外贸依存度保持25%左右,服务贸易总额达到350亿美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每年保持在100亿美元左右。

此外,《行动计划》还在各个部分分别提出了一系列分项目标。

记者:如何确保目标任务的如期实现?

张智奎:我们紧紧围绕巩固和扩大重庆“支点”“联结点”优势,突出支撑、带动、示范作用,在《行动计划》中部署了中欧班列(重庆)境内外集采平台、多式联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智慧口岸、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为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提供具体支撑和工作抓手。

同时,我们在《行动计划》中设置了15个专栏,列出了部分重点举措、重点项目的牵头单位、建设内容、时间进度等内容,作为正文的细化、补充和说明,使行动计划更具操作性。

发展目标》》

到2022年,我市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的支撑作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带动作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凸显,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初步建成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开放型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投资贸易、产业发展、功能配套、集聚辐射等居中西部前列,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进入新阶段。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外贸依存度保持25%左右,服务贸易总额达到350亿美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每年保持在100亿美元左右。

——开放通道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开放通道进一步拓展,功能进一步完善,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国际多式联运体系初步形成,国际国内物流聚合效应充分发挥;构建起“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在重庆贯通融合的格局,初步建成内陆国际物流枢纽。

——开放平台集聚辐射作用明显增强。开放平台布局更加完善,协同发展机制全面构建;高端产业快速成长,创新驱动发展成果显著;功能要素更加齐备,改革系统集成作用充分体现;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提升,成为全市开放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开放口岸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口岸布局不断优化,口岸体系更加健全;口岸功能不断延伸,口岸类型更加丰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进出通关更加便利,综合服务环境更加优良。

——开放型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开放主体培育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取得显著成效,各类优强开放型经济主体充分汇聚,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基本形成。

——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务实高效、市场环境开明开放、法治环境公平公正、人居环境和谐美丽,市场主体获得感显著提升,初步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化现代城市。

数据》》

2019年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主要业务申报覆盖率达到100%。

到2020年

■力争实现省际直联城市36个,建成并投运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

■初步建成重庆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

■智能制造关联产业力争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

到2022年

■力争国际物流总量突破12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万标箱。

■市外货物占重庆港口货物吞吐量比重达到50%以上;

■中欧班列(重庆)各项主要指标保持全国前列;

■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重庆)、长江水道有机连接,形成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国际物流枢纽;

■国际航线总量达到110条左右。江北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5500万人次,年国际旅客吞吐量达到600万人次,年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60万吨;

■全市高速公路省际出口通道达到27个;

■力争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至12.5%左右;

■开放平台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比重分别达到80%;

■形成现代金融、航空制造、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集群,新增注册市场主体达到4.5万家,跨国公司入驻超过300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占全市比重达到60%;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保持中西部前列;

■初步建成“口岸体系全、功能配套齐、通关效率高、服务环境优、集聚辐射强”的口岸高地,力争全市开放口岸达到5个;

■力争口岸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压缩一半以上;

■在渝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超过300家,全市境外上市公司达到30家;

■一般贸易进出口达到2000亿元,全市外贸进出口占全国份额稳步上升;

■全市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额达到30亿美元;

■培育年贸易额50亿元以上的总部贸易转口贸易企业8家左右,全市总部贸易转口贸易总额超过1000亿元;

■年签订利用内资正式合同额达到12000亿元;

■全市对外投资合作企业达到450家;

■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水平国内领先,通用航空产业实现产值150亿元;

■全市每年力争落户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

■培育5家左右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

■全市对“一带一路”外贸进出口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比重达到30%,国际友好城市超过50对;

■初步建成功能更加齐备、发展更加均衡的内陆国际会展名城,全市会展业直接收入达到270亿元及以上。

(数据来源:《行动计划》)

编辑:汤芮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