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儿童应该读什么书?怎么去读书?名校是如何开展阅读活动的?8月22日,青少年共享阅读校长峰会在我市举行,来自江苏、江西、重庆等地的高校专家和全国知名中小学校长分享了书香校园建设和青少年阅读教育的经验。
阅读比做作业更重要
为什么现在的一些青少年学生不喜欢读书、读不进书、读不到好书?
教育部“全民阅读标准”项目组核心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黄伟归结原因,首先,学校教学任务太重,应试教育的内容太多,导致学生没有时间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其次,电子产品带来碎片化的观赏性阅读,对学生们沉下心来读书产生了干扰。第三,社会的功利化和家长们的心浮气躁,对孩子学习的心态产生了影响。
“事实上,阅读可能比做作业更加重要。”黄伟表示,阅读对视野的拓展,对思维的提升,对生活的认知等,都有巨大的功效。他建议,学校教育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家庭和社会要一起营造氛围和环境,鼓励他们多读书,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书香阅读风气。
阅读需要从小养成习惯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刘昕提出,阅读需要从小就养成习惯,而不是刻意地要求和规训。
刘昕表示,当前,青少年儿童阅读还存在阅读时间没有保障、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等问题。
她举例说,有一只斑鸠在校园内筑巢,学校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每天进行观察、记录、思考和探究,孩子们写出了一篇篇好文美文。引导儿童养成每天进行日常叙事的习惯,开展书面记录或口头交流,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动力。
推动家校社共读、共建、共享
“阅读应该是一种自觉。”重庆南开中学校长肖力介绍,南开中学秉承“所有场馆‘长’满人,所有场景都育人”的理念,不断创新全民阅读推广模式,构建“书香校园”多重空间,创新“书香校园”行动载体,深化“书香校园”阅读教学,走出了一条具有南开特色的书香路径。
例如,学校依托图书馆、书吧、铸陶斋、廉洁基地、学科课程基地、名师工作室、食堂、教学楼楼道等多种物质载体,构建多重阅读空间,营造出温馨、专业、舒适、多元的阅读环境,让广大师生员工“时时处处可学”。
南开中学还成立“三个学校”,即“学生的学校”“教师的学校”和“家长的学校”,引导共读、共建、共享,推动“书香校园”建设。
保持好奇心和开放心态,多读经典名著
经常和女儿一起家庭阅读的忠县香山小学校长郭春花说,阅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对世界的探索和对自我的追问。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郭春花引用鲁迅的一句名言,建议青少年要广泛阅读,拓展认知边界;要多读经典,去读大家名著,读领域开山之作,关注真正有分量的东西。要保持好奇心和开放心态,尝试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与他人分享阅读体验,让读书成为一件愉悦的事。
据悉,本次峰会还启动了青少年共享阅读活动,全国3000多家校园共享书屋将通过数字阅读交互平台,开展智慧分级阅读书目推荐、好书共享等活动。
记者 李志峰 实习生 李奕霏